2020新浪教育盛典访谈:零度线教育陈刚

新浪教育
11月26日,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庆典在北京盛大举行。本届盛典以“教育的力量2020”为主题,聚焦在线教育、国际教育、K12教育、教育公益等教育众多热点话题,汇集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导者、教育投资人、跨界明星等,通过演讲、论坛等不同形式与各界同仁共议特殊时期教育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变革与发展,为实现教育资源联动创新寻求更多机遇。

零度线教育创始人兼校长 陈刚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嘉宾陈刚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目前您正在关注的是“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的节目现场。本时段为大家邀请到的是零度线教育创始人兼校长陈刚,陈校长您好。
陈刚: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恭喜贵机构在本次活动当中斩获了“2020年度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这个奖项,那么在如此众多的机构当中我们能够脱颖而出肯定是有我们自己优势的,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陈刚:感谢新浪教育邀请我们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天我也非常高兴,因为我们获得了年度品牌影响力这个殊荣。要说起获奖的原因,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从我们的学习成果上来说的话,我们对我们孩子的学习表现还是非常自豪的。虽然我们是从事学龄前早教为主,但是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他们在学校要表现出来的成绩都能够脱颖而出,让我们感觉到非常欣慰。另外一点,我想突出强调的是,特别是像今年这么一个特殊的情况。众所周知,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孩子都不能够去外面参加学习班学习,甚至很多家长都只能够在家里,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怎么样能够让家长不焦虑,孩子也能够持续地学习,这就体现出我们的优势来了。我们这种在家里头指导家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天陪孩子学习的这种模式,可以说越来越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同时我们也得到社会上很大的关注,包括像央视二套的消费主张过来给我们做节目,包括北京电视台邀请我去做节目,就是想要推广这种理念,就是说让家庭参与,让家长来共同参与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说我们这次获奖无论是从学习成果,从家长、客户的认可,以及社会对我们的关注这几个方面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主持人:谢谢陈校长的分享,其实在后疫情时期更多考验的是机构的一个运营管理以及它的核心优势,我们是如何规划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核心优势的?
陈刚:刚才在前面我也提到了,我们的这种学习模式是家长带着孩子在家里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的,这样的话就有效地突破了时间、地点的一些限制。我们一说起创新,很多人第一印象首先想到的是利用一些现代的科技或者说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可以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教育模式、比较大众的也是往这个方面发力的,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网络教学、线上教学。在我们看来,我们这样的体系,其实也是在创新方面有了一个很深层次的思考,因为我们意识到,比如说孩子到外面去报班上课,面对十几个孩子,老师面对的是不同孩子,其实他们的接受能力、他们自身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怎么样利用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个性,要学好的话,我们觉得其实我们在家庭里头由爸爸妈妈来做老师,更能够发挥孩子的激情、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因为毕竟家长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个性的。
另外一种,我们觉得我们的这个体系是一个全科式的多学科的体系,什么意思?比如说孩子到外头去报班,可能我学一种技能,去学识字阅读,去学英语,他就是报一门课,即便是学英语他可能也分得很细,或者是去学口语,或者是去学个自然拼读、认单词,但是在我们看来孩子真正要取得好的成绩的话,他的好多能力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比如说一个孩子如果语言能力不强,英语就不见得能够取得好成绩;一个孩子记忆力不好,他可能学英语学了就忘,或者说这个孩子他的自信心不够,比较内向,学英语不敢说,也会对他有一些制约。所以说,我们要让孩子学好英语,可能想要这几方面能力的话,都要把他给提高上去,所以我们认为学英语不仅仅是学英语的事情,可能他的语言能力要提高,他的记忆力也要提高,他的自信心也要提高,所以我们用现在的这种多学科、这种全科式的多元化的学习,能够真正发现孩子的一些个性,然后能够真正促进孩子把自己的潜能给发挥出来,这个也是我们在我们这个体系中间的一个创新。
要说到我们对今后发展的规划的话,我们目前来说是在全国的绝大部分省都已经有我们的会员,甚至在国外也有不少会员,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欧洲其他一些国家,我希望我们今后的业务模式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也会让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这种在家里头陪着孩子一块学习的优势,能够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的这种优势,也希望我们的零度线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主持人:在2020年,教培行业面临大考,在如此考验之下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机遇,您觉得零度线教育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我们又做了哪些探索和突破?
陈刚:对于后面的发展,我们如何对未来进行一个前瞻性的思考,并且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这里分成两层意思,一个是对我们公司前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思考,另外一个可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个思考。我更愿意来探讨,就是我们这个教育今后要往哪方面走。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其实有两种意见,他们都是占有主流。一种可能觉得孩子保护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非常重要。还有一种,觉得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孩子就应该好好地学习,上了学以后的话,家长们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关键在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家长,但其实在他们身上,在不同的阶段都反映出来了,很多家长在早期阶段希望孩子自由,但是在上了学以后又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周末都没有时间来休息。
那么这里的矛盾、问题在哪儿?我觉得是家长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一个迷茫,因为家长们觉得教育能够改变人生,所以说他在应试教育上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上好的学校,但是他又希望自己的孩子素质各方面都能够很好,多才多艺,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发现很难统一,所以他可能在早期几年是这样,后期几年又改变了初衷,又变成那样了。所以我觉得一个理想的教育,我们来看教育改革走向何方?我们教育的未来和出路在哪里?我觉得必须能够有效地结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因为任何一个早期教育如果说他做了以后,今后不能够让孩子在上学以后成绩优秀、脱颖而出,那我们说我们早期教育都不成功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这方面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话,我们觉得这也是不成功的。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现在打造的这样一个教育模式,就是希望首先让孩子认为学习和快乐不是对立的,他能够有效地协调起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享受快乐,同时经过上学以后,又能够很从容、轻松的,在班里成绩也不错,然后他还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比如去做阅读,比如做一些运动。所以说,这个就需要我们在做教育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家长在做早期教育的时候就要对他们有规划。在教育给他们传递这些内容的时候,它既是能够让孩子获得知识,又能够让孩子培养习惯,又能够让孩子塑造他的性格。
所以说如果去展望教育的未来,一定是在这两个之间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统一,因为教育本身从终极目标来说并不是说完全是说上好的学校、上名校,最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教育本身就是说让你的人生变得更美好,所以说你完全可以把读书的兴趣和爱好,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跟分数能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目前也是按这个方向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我相信我们零度线的模式,全科式的内容,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然后又让家长共同来参与的这么一个方式,今后会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为我们跟国家提倡的、跟社会提倡的方向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希望每一个家长今后再也不用纠结我们到底是做素质教育,还是做应试教育,因为我们做的教育就是一样,就是让孩子今后的人生变得更美好。
谢谢。
主持人:最后也非常感谢陈校长带给我们的分享。好的,以上就是本时段带来的所有内容,稍后我们会有更多嘉宾进行分享。
陈刚: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