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浪教育盛典访谈:Amerigo Linda Hu(胡青龄)

新浪教育
11月26日,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庆典在北京盛大举行。本届盛典以“教育的力量2020”为主题,聚焦在线教育、国际教育、K12教育、教育公益等教育众多热点话题,汇集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导者、教育投资人、跨界明星等,通过演讲、论坛等不同形式与各界同仁共议特殊时期教育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变革与发展,为实现教育资源联动创新寻求更多机遇。

Amerigo中国区域总监 Linda Hu(胡青龄)
以下是Amerigo中国区域总监 Linda Hu(胡青龄)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首先恭喜Amerigo Education斩获新浪教育盛典2020年品牌实力教育集团奖项,此刻在这里,您有什么话想跟广大网友说呢?跟我们分享一下2020年的收获吧!
嘉宾:感谢新浪平台更感谢每位信任我们的朋友和网友们的支持。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对教育行业更是充满了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学会珍惜时间,学会重新审视人生,懂得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拥有全局观,脚踏实地做好当下。虽然2020年被录取的学生大部分因疫情而被迫留在了国内,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这些学生。相反,国内的教学中心点的设立,无时差的上课时间,中美校区的实时联动深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我们会秉承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主持人: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开设网课成为常态化,您认为线上与线下该如何更好结合?
嘉宾: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学校授课形式的多元化势必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经过这次疫情的挑战,相信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今后会采用这种OMO模式,即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认为线上教学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授课,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果能够利用网课形式把因时间差异、地区差异而得不到的全真国外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同时结合线下已有的丰富教学设备、师资、项目实践的安排,给学生营造真正的学习和校园氛围,那将会是非常理想的OMO模式。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国际化教育的,在择校和规划上您会给到家长什么样的建议呢?
嘉宾:做国际教育的人一直做的就是“走出去”、“拿进来”的工作。“走出去”是带着问题、带着自己国家教育经验出去,去学习也是去分享,“拿进来”是主动引入适合自身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因地制宜地实施。所有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的不只是有利于某个国家发展的人才,而是整个国际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个是我多年来从事国际教育一直秉持的一个看法。
关于择校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多关注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现在社会对于教育问题一直很焦虑,如果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和特性而只是盲目去选择所谓流行的择校之路,这我是不建议的。这也是我想讲的第二点,把“择校”的选择权更多地归还给孩子。我发现中国家长习惯包办,或者他们不认可孩子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会让孩子产生“惰性”,忽视思考的重要性,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在和学生沟通或面试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来这里,或者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学生,要知道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家长要习惯让孩子自己去做思考,比如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教育适合自己,而这种思考能力是孩子未来人生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
今年疫情对于留学生学习方式还有签证旅行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但我们与此同时也看到,整个国际教育界都在积极做着应对,我们Amerigo也是。所有学校做这些的初衷都是一样的,疫情会改变很多既有的轨道,但唯有学习是不能按下暂停键的。所以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让选择回归初心,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坚定自己所想探求的。抛开一切客观因素的变化,坚持、坚定。
主持人: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贵集团是如何成功运营的吗?在新的一年有什么新规划?
嘉宾:Amerigo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社会的接触与理解。一方面,在学校,国际学生和美国本土学生可以充分交流,互相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另一方面,在宿舍,我们的国际学生要学会和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这对青少年来说,是个很有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培养他们未来在面对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中,怎么去跨文化沟通,怎么在分歧中找到可行之路。
Amerigo希望通过创造一个安全无忧且绝佳学习氛围的环境,帮助到美就学的国际学生快速融入当地文化,并且为升入美国顶尖高校做好充足的准备。Amerigo注重以最优质全面的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在高中、大学乃至今后的人生中取得成功。目前我们旗下校区毕业的两届国际学生都被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平均每位学生收到了4所大学的录取,今年有一位中国学生被排名22的南加州大学录取。
此外,非常令人期待的是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开启加拿大校区,并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设立美国分校区和长期教学点,提供学生更多元化的国际教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