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基础教育最有优势”的国际化学校 用数学破解难题

新浪教育

关注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脱胎于北京老牌的数学教育机构——北京顺天府学教育中心(原北京市奥林匹克学校)。从1985年就已经从事奥数培训工作,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奥数培训体系。新府学的创始人卢振虎校长,曾担任全国第七届“华罗庚金杯赛”北京队主教练,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会委员,是北京市著名的奥数金牌教练。

而北大毕业的学校教学校长姚宇堃不但自己是数学竞赛出身,还曾任北京理科集训队总领队、国际数学竞赛北京队教练。

然而,如果你觉得这个学校只是奥数强,那就错了。在对姚校长深入采访后,我才知道,数学教育只是这个学校的冰山一角。而依托着数学教育的经验,他们解开了体制内外“两条腿”走路的难题,这在国内的国际化学校里也算首创。

01 为什么好学校都那么看重数学?

△老师正带着孩子进行数学探索活动,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数学兴趣的培养比会做题更重要

奥数对于思维培养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以最简单的计算为例,有人说“都有计算器了,为什么还那么重视计算?计算快又不能当饭吃。”

实际上,计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想算得快、算得准需要什么?你得会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信息整合,然后挑选最合适的方法一步步算。善于观察、思维敏捷、思考有条理,这些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都是必须的。

小小的计算都有那么多门道,可见奥数对于思维培养有多么大的价值。只不过现在的“偏难怪”和“全民奥数”让奥数跑偏了,真正的奥数其实是个大宝藏。

有人觉得数学能力是天赋决定的,其实它和智商并不完全等价。首先智商里其实涉及到很多细化维度,其次除了智商,习惯、性格也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因此数学能力也完全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

基于数学教育与思维培养的关系,新府学建立了一套和常规考试不同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就拿新府学的入学测试来说吧,入学时,老师会观察孩子做数学游戏的表现:

•当孩子遇到了一个没接触过的游戏,他能不能理解规则,需要花多少时间?

•在理解不了的时候,他会不会及时提问,提问时能否准确地表达出他想了解的信息?

•当规则发生变化时,能不能及时调整、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所以,两个孩子可能现在的结果一样,但未来的学习水平会很不一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能测评孩子当前的水平,甚至能预测孩子的未来的潜力。

新府学所说的“数学优势”,不仅仅是数学成绩好、更不是掐尖儿打竞赛,而是通过数学这个载体,将思维、习惯的根基打牢固,这正是中国基础教育最善长,也是最具优势的地方。

新府学这些国内最顶尖的数学老师之所以强,他们的带队成绩只是“果”,真正的“因”在于他们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将奥数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了出来。

02  真正牛的学校,能让基础训练都变得有趣味

继续说“计算”,我记得我小时候每天早上吃早饭家里还要给我出计算题,边吃边算。好处是后来学校里的24点大赛我所向披靡,坏处是从此不爱吃早饭了。。。。

其实如果反过来,是用24点的方式练计算,也许当时根本不会觉得是在训练,而是在玩一个游戏。

所以,中国基础教育中,像口算这样的内容肯定是有价值的,问题在于用什么方法实施。

利用从数学教育中得到的经验,新府学总结出两个妙招:

▷横纵结合的“数学+”课程

新府学设计了一套独有的“数学+”课程,让不同能力、不同需求的孩子都能吸取数学中的营养,在学习中建立成就感。

学校将分为A班和A Plus班,对于A Plus班的孩子,数学将成为他的优势学科,让他从更高难度的挑战中获得成就感;而对于A班的孩子,数学也不会成为他的弱势学科,让他们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

同时,“数学+”课程也会采用横纵结合的方式,告别传统刷题式的数学学习。

◆横向:别只盯着数学,尝试跨学科学习

也许很多孩子的兴趣并不是数学本身,而是物理、计算机,包括人文社科等学科。然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可以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甚至是现代艺术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数学的身影。

因此,“数学+”课程的横向价值,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跨学科的思维,培养学生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和创造力,为孩子以后从事各个领域打好基础。

◆纵向:数学的美,深入挖掘才能体会

数学好的人别的不说,哪怕做个简单的报告也总是结构清晰、有理有据、图文并茂。其实正是因为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分类、转化、对应、数形结合、建模等等已经渗透进了他的脑子里,成为了他的习惯。

“数学+”课程的纵向价值,在于让孩子深入理解数学概念,通过“概念驱动”,体会数学背后的思想方法,挖掘数学中的深层次规律,让那些热爱数学的孩子能走得更远。

▷让学习“看得见摸得着”

很多孩子喜欢数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数学就是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我们曾经深入研究过游戏,因为游戏的设计往往正是基于孩子们的成就感。

在新府学,曾经有个老师设计了一个类似卡牌桌游的课程,其中有资源卡、工具卡等好玩的元素。孩子们需要按照规则,用“劳动”去积累资源,升级工具,发展自己的村庄,甚至互相发动战争。最后在N个回合后,谁的资源多谁获胜。

这样,不需要去读《国富论》,亚当斯密书中“无形的手”、“等价交换”、“分工”等枯燥的概念,孩子们都可以通过实际模拟去体会,从中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

这种教学方式在新府学叫“可触摸式教学”,主要针对社科领域的学习。因为和理科相比,社科没有实验课,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的学习更直观。

▷成就驱动,多元评价

新府学虽然是数学特色,但学校并不是以数学水平来衡量学生的,而是提供各种机会鼓励孩子有多元化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就驱动”。

△学校有一个孩子喜欢做服装设计,在当年的Winter Show活动中,学校给她设计一个“时装秀”,请了学生、老师、甚至校长给她当模特。

从创校的第一年开始,我们就鼓励每一个孩子都登台,有些孩子不是表演不了,只是有些害羞,其实经历过后你就会发现Ta有所成长。但是这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03 基础扎实,K12的路线转换不再发愁

早些年的国际化教育,更多锚定在了“全人教育”上,因为这对于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有优势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少有些矫枉过正,因为国际化教育其实从来没有说过“学术不重要“,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全人教育也并不矛盾。”

良好的基础+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元的评价,让新府学的“双轨制”得以成为可能。作为一所K12学校,具体实施中,会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小学阶段——双向可逆

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主要是语、数、外,学习的负担并不是很重,基础要求对于体制内外其实是一致的,很容易达到平衡的。

新府学会采用“动态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分层,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指导。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会不断根据孩子的水平动态调整。

在他们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并根据孩子的意愿进行一次选择,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即使没想好也不怕。

◆初中阶段——双向并行

如果孩子在小学毕业时无法做出选择,那么在初中阶段,新府学的课程会以中考为标准,采用“并行”的方式。首先是保证达到中考要求的训练程度,因为目前中考改革后,9门学科齐上阵,对于学生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然而在上课形式上,并不会特别应试,比如中考的历史会有比较多记忆的内容,而新府学在此基础上,会采用开放式的课堂形式。

比如就曾有老师让孩子们以“默克尔的难题”为主题,结合历史事件分析当前的德国难民融入问题,不但考察知识的记忆,更考察知识的连接。

当然,如果已经坚定了走体制外路线,那么新府学也从7年级开始开设了IGCSE课程,并参加英国爱德思考试局全球统考,衔接国外高中或者国内的国际高中课程。

◆高中阶段——多向细分

高中阶段孩子们必须确定自己的升学方向,不仅要确定是去英国、美国还是其它国家,也要确定是走常规的学科路线、还是美术、音乐等其他路线。

新府学的高中主要针对体制外路线,并在学校开设了三个学部:

艺术学部:适合走音乐、美术等艺术方向的学生

英语学部:适合走英美等英语国家升学路线的学生

小语种学部:走意大利、日韩等国家升学的学生及用小语种参加国内高考

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想去的学校自由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