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热词里的中国教育:年度对话探索高质量教育更多可能

新浪教育

关注
新浪2021教育盛典年度对话

不平凡的2021年已经过去,回眸中国教育走过的这一年,很多教育企业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更多坚守在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在不断创新,摸索前行之路。2021年,新浪教育用100余期《育见顶流》系列视频+直播节目,及200+热搜热议话题记录这一年的教育热点。在新浪&微博2021教育盛典现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与樊登读书APP首席内容官樊登,著名主持人、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同台,以一切皆可“教育”为主题,围绕家庭教育、新职业教育、“元宇宙+教育”、终身教育等关键词,展开了一场年度对话。

给孩子爱和包容 是家庭教育的必选项

2022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依法带娃”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樊登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报不报班或者报多少班的问题,而是家长要学会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如何尊重孩子。“当孩子每天生活得特别紧张,压力很大时,他的‘认知带宽’是被占据的,他每天所琢磨最重要的事就是怎么不挨打、怎么多玩一会儿手机、怎么骗过家长,这时候他怎么可能认真学习?”樊登说。

李小萌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在告诉家长们什么是家庭教育的必得分项和必选项。“当前,大多数家长花大量的精力在孩子的报班等加分项上,却忽视了必选项。”李小萌认为,家庭是一个讲爱大于讲理的地方,给孩子真正的爱、包容,观察他、体谅他,找到他的优势和天赋所在,这才是家庭教育的必选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李小萌鼓励家长们要以更科学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安全感。樊登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里,在他看来,父母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爱与学习的能力”,让他时刻都能以更加正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学习。

针对“‘双减’之后拼爹”的提法,樊登认为,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感、宽松的环境。李小萌建议,家长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的时间,让孩子有时间跟自己相处,有时间乱写乱画,“如果没有时间放空的话,孩子怎么可能在15岁的时候找到自己真正兴趣的大方向,又怎么能在18岁的时候聚焦到某一个专业领域?”

职业教育应更有弹性前瞻性 让孩子赢在未来

2021年,诸多法规政策文件出台落地,宣告国家已将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并着手从制度、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多项配套支持措施。更多新职业的问世、更多职业“新国标”的确定为社会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就业机会,受益于国家政策、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和人才市场的刚性需求,职业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

近几年来,中职分流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陈志文介绍,社会对中职分流还存在一定的误解。他认为,中职分流并不是大体平衡,根据教育部近五年的统计,大概60%的学生上普高,40%的学生上职高,北京、上海上普高的比例则更高。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也是通畅的,中职学生也可以参加高考,国家还建立了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高职、本科、硕士等,这也使得职业教育近几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李小萌分析,现在公立教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但是相关调研显示,学生中能成为研究型人才的仅占18%,另外的82%则是实用型人才。如果要求82%的学生也成为研究型人才,这不仅很难实现,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痛苦。当前很多学生在大学出现不适应,主要是其选择专业基本上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而不是以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作为选择的标准,她建议,要加强生涯规划,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樊登在大学里学习的是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如今他推荐读书的短视频可谓是红遍网络。对此,他建议,职业教育应该更有魅力、更有弹性、前瞻性,让孩子能够学会更多基础性的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用技术激发创意思维 “元宇宙+教育”没有“风口”

2021年,“元宇宙”无疑是一个热词。元宇宙预想中的场景有很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元宇宙”和教育的结合,能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元宇宙+教育”会不会成为一个新风口?会不会对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李小萌认为,教育是人和人之间有温度的互动,“元宇宙”、虚拟技术等工具,缩短了时空的界限,打破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但是工具不可能成为主体,不可能替代影响一个人教育的模式和场景。”李小萌说。

在李小萌看来,线上教育、虚拟教育,如果是不断激发可能性的,激发创意思维的,那它是好的,如果这些技术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仅仅用大数据让孩子更快速高效地掌握答题技能或者筛选人群等,那这些技术就难以称之为好技术。所以“元宇宙”与教育的结合成效,还是要看使用者们会如何去使用它。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元宇宙”会给教育带来促进作用,但是从商业教育来讲,“元宇宙”应该不存在“风口”这一说法。陈志文分析,当前实施的“双减”政策不仅是从减负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共同富裕角度出发的,更强调教育的公益属性,所以禁止上市、禁止资本介入,因此,他并不看好“元宇宙+教育”的商业“风口”。

真正的终身学习 来自于自身的钻研和偶遇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对人才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急迫。“十四五”规划也在《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篇中明确提到:“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1年11月,中央发文明确将老年人学习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开展终身教育?关键要具有学习的能力。

在樊登看来,真正的学习不是来自于别人教什么,而是来自于自身的钻研和偶遇。对于成年人来讲,真正有效的终身学习是每天坚持拿出点时间来学习。“不要纠结于是碎片化还是大块的,核心是你有没有一颗好奇心,愿不愿意接触新的东西和新的领域产生链接和偶遇,自发地去练习、学习,这才是真正有效学习的过程。”樊登介绍,他每周都讲一本书讲一个小时,坚持了8年,讲了500本,让很多人在书里偶遇,很多人也因此在生活中发生了改变。

李小萌认为,学习就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你去见人,你去旅行,观察世界不断思考,其实这些都是学习。过去我们可能把学习看窄了,读书、做笔记、知识点,然而你的觉悟、你的感知都是学习,这些可能给你人生带来的改变更大。”李小萌说。

每一次改革的摸索创新,每一次政策的落地生根,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我,“个体”与“群体”、“小家”到“大家”都需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要求,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育见顶流》和新浪教育也将继续发挥媒体作用,挖掘更多泛教育话题,从用户需求出发,在微博平台发力,深度融合,探索教育热点“破圈”之路。(郑祖伟 张梦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