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昆山华曜:构建国际教育新生态,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新浪教育

关注

在全球化浪潮全面涌进教育领域的当下,国际学校凭借其独特的教育优势,成为沪上众多家庭为孩子规划未来时的重要选择。上海的国际教育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格局,既有秉持 “全人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全能型”国际学校,也有对学术标准把控极为严格的 “学术型” 国际学校。

为助力上海的择校家庭精准匹配到契合自身需求的优质国际化学校,3月9日,新浪&微博特举办上海国际教育择校展。此次展会吸引了上海 50 余所优质国际化学校热情参与,现场千余组家庭踊跃前来,不少家庭都在这场展会中成功觅得心仪的学校。

在国际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家长们都期望为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学校,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昆山狄邦华曜学校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显著的教学成果,备受瞩目。

在新浪教育展上,昆山狄邦华曜学校理事会理事,狄邦教育集团副总裁朱非一参与了采访,本次访谈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个性化教育、教育资源、家长择校等多方面话题展开,朱总分享了诸多观点,为了解该校及国际教育的家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昆山狄邦华曜学校理事会理事,狄邦教育集团副总裁 朱非一

一、办学缘起:洞察需求,创新探索

在国际教育领域,昆山华曜学校正逐渐崭露头角。其所属的狄邦教育集团,早在 20 年前便已投身国际教育事业,与众多中国优质公办高中携手创办 20 多个国际课程中心,积累了丰富的教师招聘、课程设计以及升学辅导等方面的经验。

在长期实践中,狄邦教育集团敏锐察觉到中国家庭对国际教育的强烈需求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三年制高中国际课程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局限,不少中国学生在海外读大学时,在学术能力、生活适应、文化适应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家庭的孩子实现自我发现与发展,成为自信且学术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从 2003 - 2004 年起,狄邦教育集团开启新的探索之旅。与中国公办学校、海外名校合作,在中国创办国际化双语学校。2018 年,无锡和杭州的两所学校率先开学,它们与英国国王学院学校合作,融合英式教育经验与中国教育元素,形成独特的双语教育特色。昆山华曜学校作为集团创办的第三所学校,被亲切地称为 “家门口的精英美式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现代教育。

二、特色办学:个性化与全人发展并重

昆山华曜学校的办学特色可用 “holistic education supporting individual growth” 概括,即打造个性化发展道路,促进全人发展。在学校看来,理想的教育应是个性化的,要利用一切资源为每个学生构建独一无二的发展环境。

在当今 AI 浪潮的冲击下,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方向和申请方向充满顾虑。对此,学校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朱总指出,如同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曾对学生所说,未来知识更新迅速,我们无法预知当下热门的 AI 专业在 5 年、10 年或 20 年后是否依然前景良好。因此,机械地按照当下的行业和专业来规划教育内容是不可取的,这无异于重复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

学校认为,3 - 18 岁是孩子逐渐认识自我、了解世界并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学校致力于让孩子接触各类行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通过高度个性化的课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专业的教师辅导以及升学辅导,帮助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变迁,具备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能力。

三、资源赋能:集团优势,协同发展

集团化办学为昆山华曜学校带来了强大的资源支持。集团将旗下每所学校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各学校在形成自身独特文化的同时,共享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师资方面,集团全球招聘部门发挥着关键作用。该部门由十几人组成,专职在全球范围内搜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各学校配备高质量的外籍教师,营造理想的全球化氛围和文化,这是单体学校难以做到的。

在对外合作上,集团与英美众多大学、精英中学以及中国几十所顶尖优质高中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还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交换机会、海外发展渠道以及大学升学资源。

此外,校际间的合作也十分紧密。艺术、体育、辩论、演讲、戏剧节等课程和活动在集团内部高度共享。频繁的校际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四、择校引导:转变观念,着眼长远

当下,家长在择校时往往陷入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源于升学压力,还涉及对自身和孩子职业发展的担忧。朱总认为,家长的焦虑源于工业化时代追求高度确定道路的思维模式,在教育上表现为择校时追求最好的学校,要求孩子在各方面做到极致。然而,世界变化迅速,这种确定性正在逐渐减少。

家长应认识到,教育是孩子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不应将成年人对社会的认知强加给孩子。家长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了解世界的广阔,鼓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可能,做出自己的选择,逐步塑造自我。

对于家长将教育视为投资的观点,朱总认为,虽然可以从投资角度看待教育,但家长普遍过于关注短期回报。教育应是对孩子一生的投资,如同巴菲特坚持长期持有一样,教育的回报体现在孩子未来 30 年、50 年的发展中。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且丰富的人。在成为完整的人基础上,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不断拓展人生边界,才是教育投资的最大价值所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