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2025年西城区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让非遗“潮”起来

新浪教育

关注

2025年8月18日下午,由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办的“民间瑰宝•记忆西城”第十二届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仪式暨西城非遗项目传承人推介会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烟袋斜街37号广福观举行。本次活动以“薪火相传非遗‘潮’起来”为主题,汇聚了众多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及热心市民,旨在搭建传承人与志愿者双向互动的桥梁,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活动伊始,来自白纸坊街道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白纸坊太狮》的精彩展示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序幕,威风凛凛的狮子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随后,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张华副主任作为主办方致辞,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非遗传承对于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志愿者招募活动,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着力实现通过短期非遗体验学习向长期人才培养的有机转化。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研究馆员、《北京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主编、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石振怀老师,作为嘉宾代表发言,他说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保护非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西城区的非遗资源丰富,此次志愿者招募活动为更多人参与非遗传承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珍惜这份机遇,认真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往届非遗传承志愿者代表周晓明也进行了发言,分享了自己如何从一名非遗志愿者,通过学习,进而拜师成为一名非遗工作者的历程,表达了将尽己所能学习和传播非遗技艺的非遗情怀。

在非遗传承人推介环节,五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介绍了本届招募活动推出的五个非遗项目的特色、传承现状以及此次招募的条件等,让有意向学习的志愿者对这些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五个特色非遗项目分别是木版水印技艺、皮影戏(北京皮影戏)、梅花桩拳(小架)、金属锻錾工艺和脸谱绘制。据悉,今年招募活动流程分为招募宣传、双选会、教学培训以及志愿者成果展及结业式环节,有意向报名参加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的各界人士,可在发布活动结束后,登录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公众号,根据个人爱好和报名条件自行报名,每个非遗项目限报名50人,按报名顺序额满为止,主办方将通过双选形式每个非遗项目各招募10名志愿者,分期组织学习,结业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获得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证书。

启动仪式上,西城区非遗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西城区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了一支专业的志愿力量。启动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西城非遗传承保护专家与传承人代表座谈,专家们和传承人就非遗传承的创新模式、志愿者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非遗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据了解,本次志愿者招募活动有着明确的目标。在人才培育层面,以系统性教学培训为载体,使志愿者在规定周期内掌握所选非遗项目的基础操作技能,培养一批兼具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非遗爱好者,形成“学习—实践—传承”的人才成长链条。在文化传播层面,通过志愿者的分享、展演等活动,扩大非遗项目的公众认知度,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历史价值与技艺魅力。在保护实践层面,引导志愿者将所学应用于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体系建设。在项目发展层面,探索非遗项目的教学适配性与传播潜力,丰富西城区非遗保护项目库。在社会联动层面,搭建非遗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平台,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民间瑰宝•记忆西城”第十二届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的启动,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城区非遗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让非遗真正“潮”起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新闻联系人:宋更新;联系电话:189102686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