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复日高执行校长杨勇:为学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
新浪教育
上海国际学校2026年的春季招生已提前拉开帷幕。随着越来越多家庭考虑转轨国际教育或寻求转学插班机会,相关需求持续升温。部分学校甚至在正式启动春招之前,名额就已被家长早早锁定。在此背景下,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巡展”首场活动于上海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上千个家庭亲临现场,了解最新国际教育规划与升学策略。众多资深升学专家、知名校长齐聚一堂,为家长解析多元教育路径,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活动现场,上海明复日高执行校长杨勇接受了新浪的采访。
杨勇校长在介绍上海明复日高时指出,作为一所日本高中,学校在传统EJU和SGU课程体系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校长推优”通道。这一机制使学生能够凭借校内学分与线上面试,直接获得如东洋大学(相当于国内985头部水平)等日本高校的录取资格,为那些觉得EJU考试难度较大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升学路径。
与此同时,学校今年首次开设艺术类日本课程,构建起EJU考试、名校直推与艺术课程三大体系并行的完整课程架构。艺术课程从零基础开始,通过两到三年系统培养学生的日语能力和艺术素养,包括素描等专业技能训练。杨勇校长强调,当今留学已超越“镀金”时代,学校更注重通过多元课程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在分析教育投入与职业竞争力平衡问题时,杨校长揭示了日本高中数量激增的现象——上海地区已达57所,年增长率近50%。这一趋势背后反映的是家庭在教育规划上的战略转变:从单纯的教育投资转向身份规划。与英美留学需投入400-500万人民币相比,日本留学总成本约100万,仅为前者的1/5。日本800所大学中680所获中国教育部认证,公立大学学费仅3万元,私立大学6万元。更关键的是,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占比30%),劳动力缺口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新出台的移民政策更允许本科毕业生3年获永久居留权,硕士仅需1年,形成了教育-就业-身份的完整闭环。
面对众多国际学校选择,杨勇校长建议家长应从全球格局进行系统规划。数据显示,上海赴日留学生占比从去年的10%(约2000人)跃升至今年20%(约4200人)。不同留学目的地各有特点:美国适合具有开创性思维、外向且求知欲强的学生;英国教育体系严谨,适合专注传统专业领域;而澳洲、加拿大等国工签政策相对严格。日本则在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持续突破,近年频获诺贝尔奖,在大阪世博会展示的人造心脏等创新成果,为留学生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
杨勇校长最后强调,选择留学方向需综合考量家庭条件、孩子特质及未来发展,每个国家都提供不同的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的成长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