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昆山狄邦华曜学校校长贾莉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新浪教育

关注

上海国际学校2026年的春季招生已提前拉开帷幕。随着越来越多家庭考虑转轨国际教育或寻求转学插班机会,相关需求持续升温。部分学校甚至在正式启动春招之前,名额就已被家长早早锁定。在此背景下,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巡展”首场活动于上海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上千个家庭亲临现场,了解最新国际教育规划与升学策略。众多资深升学专家、知名校长齐聚一堂,为家长解析多元教育路径,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活动现场,昆山狄邦华曜学校校长、狄邦教育集团副总裁贾莉莉接受了新浪的采访,围绕课程创新、教育投入与择校策略作了分享。

首先,贾莉莉校长分享昆山狄邦华曜学校的课程创新理念,认为课程创新应首先明确其本质并非盲目求新,而是基于现有基础进行创造性整合、开发与贯通。创新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其次,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会关注那些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核心能力,例如审辩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共情力等,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系统培养这些技能。第三,个性化发展必须建立在共性的基石之上,学校应在明确“共性”基础的前提下,从未来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真正契合其成长需要的个性化教育路径。

关于家长如何平衡教育投入与孩子未来职业竞争力的问题,贾莉莉校长提出需从三方面进行规划。首先,认清孩子的真实需求与特长,避免盲目跟风。若孩子对艺术等领域有浓厚兴趣,择校时就应侧重该方向。其次,制定长期、稳定的教育投入计划,明确哪些是必须保障的基础投入,并基于孩子年龄规划未来10至15年的支持路径。在此基础上,区分“必须提供”与“可以额外提供”的资源。最后,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预留空间鼓励孩子主动争取和创造未来发展机会,激发其自主性与创造性。

面对众多优质国际学校,贾校长建议家长理性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她强调,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而非简单追求名气。家长首先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天性、兴趣与热爱,并让孩子参与择校过程。其次,探究学校的核心优势与课程设计理念,例如学校是侧重自主开发的创新课程,还是依托成熟的IB课程等国际体系,抑或在传统基础上进行补充,这些差异对教育效果影响深远。此外,师资质量与稳定性同样关键,家长可主动询问教师流失率与留任情况,并重点关注孩子感兴趣领域的师资配置与资源投入。只有与孩子需求高度契合的学校,才能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