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学生悼父遭网暴:可以不感动 不能不善良

新京报

关注

■ 视点

“你那么怕冷,是因为担心我给你买羽绒服浪费钱,所以才永远留在最热的夏天吗?”

据报道,不久前,网友“我是柚子”(本名鄢开耀)发布的《鄢水平,其实你当爸爸很有水平》一文,字里行间满是对已故父亲的思念与眷恋,打动了无数网友。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少数网友仅凭片面解读便断章取义,抛出“为了前途不顾亲人死活”等恶意言论,认为鄢开耀是“不孝子”。其将一场深情缅怀扭曲为无端指责,让逝者难安、生者受伤。

11月25日,鄢开耀发布视频,呼吁网友停止恶意的造谣和肆意的中伤。他解释说,因为家人的隐瞒,他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很是遗憾,其原因是来不及,而非为了期末考试、为了保研。

事实上,只要认真阅读那篇文章,就不难发现所谓“为保研弃父”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鄢开耀的父亲在2024年7月去世,而其保研是在今年,中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完全不存在为了保研而不顾父亲的必要。

鄢开耀的遗憾满含对父亲的愧疚,这些真挚的情感本应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如今,在成功保研清华大学后,他将这份思念与成长诉诸文字,这份纯粹的情感表达,何错之有?

退一步说,即便不能共情鄢开耀的人生境遇,对他与家人相处的方式并不认同,也大可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少数网暴者随便给人贴标签,用恶意揣测取代事实真相,用语言暴力践踏他人情感,不仅刺痛了当事人,更污染了网络生态,违背了公序良俗。

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艰难与遗憾,或许无需强制自己代入他人的悲喜,但对他人的情感多一份敬畏、对不同的表达方式多一份理解,是在网络空间中涵养理性、守护清朗的责任所在。

让每一份真挚的情感都能被温柔以待,让理性战胜偏见,让包容取代苛责,才能共同守护好一个既有言论自由、又有温度善意的网络家园。□南木(媒体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