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低龄留学:如何选择监护人和寄宿家庭?

新浪博客
据CBC报道,移民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总监谭黄梅初表示,成千上万的年轻留学生遍布全加各地。许多小留学生只有14、15岁,身在异国却无法从教育局和联邦政府处获得足够支持,令他们容易成为诈骗受害者,理应负责照顾他们生活起居的人士,也可能以恶劣方式对待他们。谭黄梅初说:“许多配套措施跟不上,这让我们很忧心,相关体系充满漏洞。”

图片源于网络
低龄留学体系不完善
谭黄梅初指CICS于2016年向2万名新赴加人士提供服务,当中300人是留学生,但是她指为临时居民提供协助的产业,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又直指寄宿家庭和监护人不可能代替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一般每月向寄宿家庭支付950到1,300元(加元,下同),作为学生的饮食和寄宿费用,每年需向监护人支付1,000到2,500元,费用多少取决于服务范围。
由于缺乏监管,监护人收费高却可以提供很少的服务。16岁的小留学生Tina Liu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她1年前由中国天津抵达多伦多,就读万锦市一间高中。
在第1个寄宿家庭住了7个月后,Tina透露有意搬到离学校较近的地方,她声称自此寄宿家庭就不再叫她下楼吃晚饭,令她多次饿着肚子入睡。不用上课时,她多数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感到孤立无援,十分寂寞。Tina说:“很多个晚上我都躲在被子里哭。”
Tina表示,其父母以1.6万元为她买下一个“超级监护人套餐”,远远多于平均价格,只为确保其监护人会额外关照她。但早前她突然病倒,期间却无法联络上监护人。她说:“我给监护人打了9次电话还是找不到他。”并指5小时后其监护人终于回电话,说自己较早时在参加聚会,“没听到电话响”。
监护人带看医生要收费
第二天监护人带Tina到医院,诊断出她患上肺炎,生病期间去了2次医院,Tina指监护人向她收取了300元,还说“规定就是只要他带我去医院,就要按照次数和距离收费”。Tina说:“我感到很愤怒。但是不想让我妈妈担心。我不能强迫监护人去履行他的职责,所以我知道我需要变得更独立。”
政府声明
CBC报道指,移民部要求未成年国际留学生必需有监护人,但对监护人的要求仅是“负责任的成年人(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能够对儿童进行看护照料并提供支持”。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TCDSB)的国际教育项目协调员Alex Mazzucco表示,学生有时会向教育局反映问题,他说:“IRCC并没有一个对投诉进行响应的机制。我们进行过多次投诉,最后都杳无音信。”
IRCC回复CBC查询时表示:“家长或法定监护人最有资格为他们的孩子挑选监护人,并确定监护人是否履行其职责。”
那低龄留学家长们如何选择监护人和靠谱、负责、有爱心的寄宿家庭呢?
学生在出国留学之后,首先应当到中国驻所在国的大使馆做好备案,保证个人信息录入到使馆系统中,方便学生在遭遇问题后,能获得使馆帮助。
从以往的留学经验来看,挑选孩子监护人或寄宿家庭,可以参考以下因素:
一、年龄
在挑选监护人时候,一定要注意监护人年龄问题。“加拿大方面规定,只有年龄在25周岁以上加拿大公民,或者已经取得枫叶卡人士,才能做加拿大出国留学生监护人。”
二、身份问题
所谓身份问题就是指,在选择监护人时候,一定要看他是否是加拿大公民,或者取得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即是否已经取得加拿大枫叶卡。
三、地区问题
家长们在选择监护人时候,一定要注意监护人要和学生在同一地区。“这可不是约定俗成或者是某些人说法,从实际去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就是这么规定。这样对于监护人来说,能随时知道学生状况。对于学生来说,有困难也能随时找到监护人。”
四、沟通问题
家长应与监护人建立24小时畅通的沟通渠道,并与监护人保持较高的沟通频率,以切实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态,同时,家长在学生出国前应建立一些留学安全应急预案。
除此之外,大家在进行低龄留学申请之前,找到第三方监理平台(留学监理网)对比分析各大留学中介机构给出的留学方案是否合理等问题,也能为孩子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增加一重保障。
本文转自留学监理服务网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