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留学

专家谈留学热度下降:现在出去留学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

澎湃新闻

关注

近日,清华大学辟谣“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谣言是怎么来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热衷出国留学了?“留学热”降温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社会舆论开始关注留学投入产出比后,留学还可以有哪些新选择?日前,澎湃新闻《开麦》栏目连麦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和清华毕业生郑昕宇,讨论了这些话题。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清华毕业生出国留学率呈下降趋势,本硕博全口径出国(境)留学率从15%左右,已降至8%左右。

“近些年,出国已经变成一件比较稀松平常的事了,‘出国留学热’正在回归常态。”张超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清华真有80%的毕业生出国、且这件事是不对的;那么清华没有学生出国了,是不是对的?

“我们的科技实力还远逊于美国,我们必须要有更大程度的人文、科技的国际交流。”在张超看来,风物长宜放眼量,现在出国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出去交流学习。

陈志文强调,出国留学仍然是我国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重要渠道。同时,出国只是一种成长路径的选择,与爱不爱国无关,不应该污名化、妖魔化留学。他建议,有条件出国的年轻人,不妨出国去扩宽下视野。除了西方发达国家,也可以去“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看看,可能会发现新的机会和不一样的风景。

“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谣言怎么来的?

“这个谣言我忍它很久了。我到各地去看毕业生,很多人跟我反映过这个谣言。我们之前也做过很多次辟谣。”谈到清华再次辟谣“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张超回溯了这个谣言产生的过程。

他介绍,多年来,清华每年会公开发布报告公布毕业生去向。其中一年的报告中有两张图,一张去向图公布清华毕业生中有多大比例的人出国(境)深造,当时包括本硕博毕业生在内的全口径的出国(境)深造比例约为15%。另一张图则介绍了清华出国的毕业生中,每年大概有70%的人去美国深造、20%的人去欧洲、10%的人去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有媒体据第二张图报道称70%的清华学生都去美国了。

“因此,这个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但从新闻传播角度,‘清华毕业生都在国内’没什么新闻性,但‘清华毕业生都出国了’就成为一个大新闻,迅速发酵。尽管后来最初的报道删除了,但谣言已经传开。”张超感慨,“‘真相还没穿上裤子,谣言已经跑遍半个地球’,后来我们进行过很多轮的辟谣,但很多人还是受到第一印象影响,认为清华的学生都去国外了。”

张超说,疫情以前,清华本硕博全口径出国(境)率为15%左右,其中本科生稍高,约在20%-25%。即使如此,仍和网上传的“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有非常大的差别。疫情之后,清华全口径的出国率还有所下降,2023届毕业生全口径出国(境)率只有8%。

201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的郑昕宇也表示,“我毕业时属于‘留学热’的高峰期,作为文科生,同学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出国留学,这一比例与清华理工科专业的出国率大致持平。那些同学大部分去了英国、美国,硕士毕业后回国工作。”

张超还谈到,清华统计校友信息发现,近20年出国留学的校友完成学业后,大部分已归国工作。

对于清华多次辟谣后仍谣言不断的现象,陈志文指出,网上很多信息是以“据说‘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的方式在传播,并没有真正去探究数据的真实性,本质上可能反映了有些人“在用现在的尺子错位地量过去,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衡量复杂的社会”。

陈志文解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有理工科专业的、成绩非常优秀的,才有可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当时清华学生学业很优秀,且以理工科为主,所以清华学生出国率确实比较高,大概为20%。也可能正因为这种错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误以为‘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是真的。”

出国留学等于不爱国吗?

在陈志文看来,网上诸如“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一类谣言背后的潜台词是,“出国等于不爱国”。他强调,“出国等于不爱国”是一种话语陷阱,是错误言论。

陈志文指出,根据公开的信息统计,2023年我国新晋两院院士中,超过54%有海外留学背景。在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超过76.3%有海外留学经历。出国留学仍是我国高层次拔尖人才成长的重要通道,或者说重要培养路径。

“在教育强国大背景下,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加大力度进行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出国留学不该被污名化。”陈志文说。

在他看来,出国更多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路径选择。他还强调,目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很糟糕,以美国为代表的整个西方世界一直在妖魔化中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0%以上的人对中国持负面评价。要破除这种局面,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留学生。留学生都是中国鲜活的发言人与代表,这些年来,一旦出现妖魔化中国现象,冲在第一线的不是“键盘侠”,是中国留学生。留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破解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妖魔化。

陈志文说,“从这些角度来讲,我坚决反对妖魔化、污名化留学。”

年轻人为什么不热衷出国留学了?

陈志文在研究中发现,近几年清华、中科大、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下挫,甚至跌去2/3。不仅如此,从相关数据来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国,中国正在失去第一生源国地位,让位于印度。“几乎在所有西方国家,中国留学生都出现了人数下滑或者增长乏力,印度则在全面赶超。”

年轻人不热衷出国留学了吗?

张超表示,就清华而言,出国留学率变化的节点是2020年,影响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疫情影响学生出国。疫情出现后很长的时间内,国内对疫情管控比较好,国外疫情相对严重,很多人出于对疫情的担心主动放弃了出国。同时,在疫情下,国内研究生扩招、读研机会变多,学生出国读研意愿有所下降。

二是国际关系的变化,一些理工科学生申请计算机等一些敏感的专业时,美国签证办理变得困难,客观上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出国比例下降。

“疫情前留学,清华出国的学生70%是去美国,去的人比较多的高校是美国哥伦比亚、卡梅隆、斯坦福等大学;疫情后出国的学生中,只有50%是去美国,学生去得最多的高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张超说,学生出国留学的重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陈志文也认为,出国留学率整体下降,从外因看,美国带领西方发达国家围堵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时,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在快速提升,这使出国留学的必要性在降低。

陈志文的另一个观点是:新一代年轻人留学意愿也在快速下降。一方面是,00后这一代人成长于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内生的民族自豪感前所未有,对西方不再崇拜,因而不再热衷留学。另一方面,00后成长条件优越,一个人远赴重洋留学,独自面对语言、文化、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挑战,因此对出国留学缺乏动力和热情,甚至是畏惧留学。

“日本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日本经过飞速发展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开启了20年的出国留学热潮,但在本世纪的头十年进入了出国留学的平台期,最近十年出国留学率开始缓慢下降。”陈志文认为,这和年轻一代人的观念变化有关系。

“另外,从我们的统计来看,清华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大约一半的人都有出国交流学习的经历。”张超补充道。

“我在清华读大学期间,我有过两次去美国的经历,分别是去访学和实习。实习那次去联合国做一个展览,涉及跟国际、国内的艺术家沟通,这段经历让我成长得特别快。”郑昕宇表示,从个人成长来说,拥有国际化的素养和视野特别重要;但考虑到留学费用较高、毕业归国就业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以及有些人大学期间有过出国交流学习经历,出国留学的吸引力可能在变小。

张超和陈志文认为,相较20年前,现在出国已变成一件比较稀松平常的事。现在很多学生不一定要出国留学,就能获得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出国留学热也在回归常态,大家在选择是否出国留学上也更加理性。

此前有报道称,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一些中产阶级家庭抗风险能力不足,无力送孩子出国留学,甚至有的学生因此面临“留学断供”。因此,一些人认为,这可能也是导致“留学热”降温的原因。

对此,陈志文表示,“这可能是个影响因素,但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没数据能支撑。我举一个反例:去年年底,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赴美留学人数出现反弹,同比2022年增加11.5%,创历史新高。其中,印度留美学生人数同比增长35%,且是近年来连续高增长。全球大环境背景显然对印度也有影响,但为何印度留学人数高增长呢?换言之,这个影响并不是一个绝对式的影响。”

“留学热”降温是好事还是坏事?

讨论出国率下降时,张超提出:如果社会舆论认为“清华学生有80%出国留学是不对的”;那么清华没有任何学生出国,这件事是不是就对了?当我们在讨论出国率下降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鼓励年轻人出国交流学习?

在张超看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是继续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同样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回望历史,钱学森、邓稼先这些“两弹一星”元勋,在没有外国援助的情况下能造出原子弹、氢弹,可能跟他们曾在海外学习的经历分不开。

“当下我们的科技实力仍远逊于美国,为了科技发展,我们必须有更大程度的人文、科技的国际交流。”张超说,“从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现在出国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张超强调,“中国青年一代越来越自信了,这种自信应该是建立在对世界其它国家和文明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自信。假如我们对别人根本没有了解,那自信可能更多是自大,并非真正的自信。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出去,甚至很多人可以在国际上更多的领域和岗位发挥作用。”

他说,中国在外的学者和留学生,不管是在调节中美关系,还是发展对外合作上,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比如,如果华裔面孔能在美国等国家的世界级重要学术协会中担任要职,他们可以在很多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张超强调,鼓励年轻人多走出去,并不一定是出国留学,也可以是短期出国交流、实习等,通过这些机会更多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文明,获得全球的视野和国际胜任力。

另外,他认为,出国也不必迷信美国,可以去了解欧洲或者其他文明,并吸收其中的养分,带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样的状态可能很正常,或者说是我们所期待的青年一代的状态。”

陈志文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出国留学、交流可以考虑看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美国围堵中国的背景下,可能会形成一个围绕美国的循环圈,而中国自己的循环圈可能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组成。”陈志文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有很多不错的大学,且性价比很高,发展机会也很多。

他说,原因是,在美国围堵下,中国有些产业链不得不外迁,且大多数是迁往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中国产业外迁的,是人才需求的外迁。

“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固化了,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天花板很低;但发展中国家可能还没有天花板。去这些国家学习,发展机会有点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之初国际贸易打开局面之际,对一些外贸人才需求激增。特别需要既懂中文又懂当地语言,还懂相关产业的人才,而且不要太高的学历和学术水平,可能高职毕业生就可以。”陈志文认为,在大家抱怨国内“内卷”严重时,不妨朝西看、朝“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看看,或许能发现在英美国家已经很难获得的好的发展机会。

“比如印度理工学院就很好,培养了很多人才。我们很多人对印度不了解,甚至可能有些误解,其实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张超表示,当我们打开视野、摒弃固有认知后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值得学习。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出国去看看,核心是为了见世面。我反对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留学。”陈志文强调,“我们见得越多,对世界的认知越多,对自己的认知和发展设定也会变得不一样,可能会因此重新定位自己、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