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商学院

投资印度:重要的不只是项目 而是管理项目的人

创事记

关注

原标题:投资印度,最重要的不只是项目,而是管理项目的人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张耀峰 竺道

从去年年底开始,竺道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些明星级印度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不再担任CEO职务,取而代之的是由公司董事会委任的职业经理人。

比如,在今年1月作为Flipkart最大股东的老虎资本找来eBay的前高管Kalyan Krishnamurthy接替该公司联合创始人Binny Bansal,担任公司CEO。

Flipkart是印度电商产业老大,而Binny Bansal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雷军,白手起家的理工男,在印度企业界绝对是明星企业家。

和Flipkart有类似经历的还包括印度网约车巨头Ola、IT服务业巨头Infoys、印度本土电商巨头Snapdeal等。

要知道,上述企业都是独角兽企业,而印度目前一共只有10来家独角兽企业,这些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的地位在印度商圈绝对是超然的。

对于这一现象,竺道称之为“投资人夺权”,投资人为什么要夺权呢?为什么能夺权呢?

简单解释,就是拥有公司多数股份的投资人开始质疑创始人的管理能力,进而取而代之。2014年和2015年是国际资本大举进入印度,以高溢价的方式来赌印度的未来。接受投资最多的领域是电商、支付、O2O服务等互联网行业。因为投资人想在印度投资出另一个阿里巴巴。

当时,衡量印度互联网企业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谁家的估值高以及谁家的员工多。这样也就导致了两个现象,一个是互联网企业疯狂招人,另一方面就是印度企业不断融资推高估值。

在从老虎资本、软银及红杉资本那里换来数以亿计的资金后,这些企业的创始人的股份多被稀释得只剩下个位数,普遍是10%左右。

然而,照搬硅谷和中国模式的印度互联网公司在面对竞争对手时采用的最主要办法就是烧钱竞争,其直接结果就是亏损。

同时,受限于印度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规模不大、印度经济发展速度与预期不符,导致印度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像有些机构预测的那样高。

在此背景下,投资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投资利益,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希望帮助公司走向正途,停止烧钱同时发展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今,2017年已经过去大半,投资人的愿望实现了吗?

答案是没有。对于企业的创始人来说,这就好比自己辛辛苦苦的把孩子养大,现在要被别人抱走。他们今年做的就是要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虽然自己的股份已经不多,但仍然拥有博弈的筹码。

大家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印度公司多采用海外架构或多重海外架构,即在开曼或BVI等地注册海外公司,印度国内企业作为子公司存在。这样的好处就是有利于避税和避免监管,公司也很容易转让。

第二个概念是公司股权的AB股配置。中国很多公司是同股同权,即有多少股份就有多少决策权。但是很多印度公司采用的股权分配方式是AB股的方式,即虽然公司创始人拥有的股份占比低,但是创始人手中股份在管理公司时所拥有的决策权要大于其他股东。这也导致印度公司的创始人比其他股东拥有更多公司控制权。

举个例子,今年印度创投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合并交易就是印度最大的本土电商平台Flipkart和印度第二大本土电商平台Snapdeal的合并案。经过半年的谈判,交易最终告吹。

交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Snapdeal的两位创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在不通知股东的情况下行驶否决权。如今的Snapdeal已经重新开始独立运营。

在Snapdeal,这两位创始人的股份只有8%,公司的最大股东软银的股份占比是33%。只占公司8%股份的创始人能够跳过股东拒绝交易,竺道猜测这和AB股权架构有关。

虽然不清楚有多少印度企业采用的是海外架构和AB股制度。但经济学人杂志在9月12日发布的一篇报道引用咨询公司IiAS的数据显示,印度上市公司500强中,有344家实际上由公司创始人直接控制,而不是由对所有股东负责的董事会控制。

此外,印度企业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公司架构和股权制度。印度的公司创始人在企业里拥有“神”一样的地位,他们可以通过道德说教、个人崇拜、培植亲信等办法将公司实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加之印度的经商环境十分复杂,有时候只有公司创始人才知道该和哪位“大人物”搞好关系。掌握了人脉的创始人就相当于攥住企业的命脉,这是董事会不一定具备的重要条件。

因此,即使董事会找来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也不一定发挥作用。而且如果管理职位被架空,发起人在幕后控制实权的话,要聘请优秀的经理人会更难。

还记得Snapdeal在单方面否决与Flipkart交易后,Snapdeal的另一股东Kalaari集团(持股比例为8%)的反应可以用惊怒来形容。

该集团的负责人Vani Kola公开向Snapdeal的两位创始人开炮称:“我对Snapdeal的创始人感到极度失望,他们完全无视投资人和公司员工的利益。我们事前未得到任何消息,完全未征得我们的同意和支持。这种行为损害的是整个创投生态的信誉。”

这也是竺道举得Snapdeal再难获得新融资的原因。完全由创始人操控的企业和家族企业有何区别,那投资人乃至整个公司包括员工的利益如何保障?长此以往,受损的是整个印度创投市场的发展,甚至是印度经济。

因此,在投资印度项目时,不能只看重项目好坏,更要看管理项目的人靠不靠谱。有些企业的负责人是“神”,有些则是“神棍”。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 经济学人、印度时报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实习生沐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