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理大视野走进苏州 聚焦创新发展新格局
7月10日,“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管理赋能科创”为主题,与复旦学者、校友企业家和科创同行者们共论如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生态,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我院院长陆雄文,我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MBA项目主任冯天俊出席此次论坛。
苏州是科创的热土
陆雄文院长指出,在中美贸易冲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科创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科创最重要的核心区是长三角,长三角不仅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并且,其强大的制造能力直接支持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复旦管院以管理赋能科创,使科创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双引擎,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进行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在“管理赋能科创”的战略下,管理学院从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从宏观层面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也针对科创企业管理进行微观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研发课程体系,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并为企业家提供生态圈。未来,学院也将持续与国家科创战略同步、与科创企业实践同步,在研究中引领科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创新。
在陆雄文看来,苏州的优势在于制造能力强和布局领先。提前布局让科创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上下游配套形成整体产业链,体现了政府的前瞻性。苏州区位优势明显,在国际化方面也有较快的发展。另一方面,苏州在科研资源、国际化视野、人才方面还略有欠缺。
管理赋能科创
论坛伊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公室主任岑岺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科创战略实践进行了介绍。在科创国家战略和大势的引导下,管理学院致力于打造引领中国科创企业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助力国家科创战略,赋能企业和企业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
复旦管院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懂科创企业管理的人才为使命,制定了“无科创,无未来”的指导理念。目前为止,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两期复旦科创领袖营,并预计在年底推出复旦科创力白皮书。在原创性的调研和学习以外,学院从去年年底设立了科创企业管理问题研究专项,并搭建了围绕科创企业学员为主体的头部和高阶的科创大生态。
岑岺表示,作为长三角这一沃土上的科创园地,苏州尤其具有代表性,苏州有良好的科创基础,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良好。学院将汇聚更多科创企业,提炼最佳企业实践。利用管院的平台,科技人才能够掌握组织架构、人才激励的管理知识与价值管理、融资策略的战略制定,让管理赋能科创,成就科创企业。
接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MBA项目主任冯天俊以“科创企业运营与价值创造”为题发表演讲。他以纳微科技、上海皓元医药、丹纳赫等科创企业为例,强调科创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黑科技,同时以卓越的运营作为辅助,“对科创企业而言,科技是根,管理是魂。”在他看来,运营能够为科创企业插上精益管理的翅膀,致力于持续改善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此外,通过运营可以帮助科创且进行可持续的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激发。他指出,科创企业的发展潜力,需要重点关注其科创属性、管理能力以及公司创始人的初心。最后,他以“无科创,无未来;无管理,无灵魂。”进行总结,寄语在场企业家提升运营能力,以管理赋能企业。
随后,陆雄文院长与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圣,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霆展开对话,分享他们的科创经历。
旭创科技成立于2008年,产品主要是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和5G基站上下连接的光通讯收发模块。创业之初,国内的光模块公司大部分都在低端制造上竞争,旭创制定了以高端光模块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的策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供应商。刘圣指出,旭创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跟顶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加上前瞻性的投资布局,携手产业链打造更好的商业环境。现阶段,旭创也面临着经营管理和国内市场的挑战,但是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并鼓励现场企业家主动出去交流,提高创新能力。
康宁杰瑞由徐霆于2009年创立,谈及十多年来国内在生物药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变化,他表示,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与改善是全方位的,也是资本、人才、政策多因素促成的。康宁杰瑞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技术平台,包括蛋白质工程平台、多功能抗体开发平台和抗体筛选平台,近期在双抗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中也获得了多项临床进展。关于创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徐霆指出,目前国内生物医药正处于需求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趋势将会集中于多功能药物的开发,重要的是要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做出自己的优势。
最后,在苏州亿文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陆群勇校友的主持下,苏州金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强校友,薄荷天使基金创始人刘毓文校友,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陆惠萍校友,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世均校友展开对谈。
吴世均以“先进的技术+创造和创新”总结自己对于科创的思考,同时指出,管理的多元性对企业造成了一定困难,需要注重人员管理与人性管理。陆惠萍强调公开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融资的重要性,科创和管理需要平衡,才能持久稳定地推动企业发展。刘毓文分享了她在进行天使投资时的判断标准,她看中“科学家”的发展潜力。曹建强认为,对企业而言,高科技意味着高质量的发展,作为科创企企业,未来唯有做到深耕、坚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