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保利威打造视频中台 让教学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落地

新浪教育

关注

“服务了9万多个to B的企业和机构,每个月平台上的视频直播、点播累计播放量超过14亿次,平台上的客户90%都是以教育类型的客户为主。”这是成立6年的在线教育视频技术公司保利威日前公布的数据。

说到行业的冬天,保利威副总裁周鑫列举了保利威平台的数据,分享了三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在线教育每一年的直播次数。保利威发现从2016年-2019年,各个机构直播开课的次数依然呈现增长的趋势,从2017年时每个机构每年大概是开展195场的直播,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据是235场,截止到11月23日,这个数据是354场。

第二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直播时长,2016年一场营销类以及教学类的直播,时长大概是在60分钟,准确来说是57分钟-60分钟之间,直播的60分钟怎么定义的呢?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它代表着我直播的推流开始到我的推流结束,而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它包括了预直播、暖场、正式授课、互动答疑以及下课这几个模块。

可以看到2019年的时候这个时长已经到了108分钟。那么我们看到每年不仅直播的时长在变长,它的次数也在增多。因为直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授课模式,也成为了很多机构新的课程的生产方式。

第三个数据,关于三四线城市。从保利威的直播平台数据来看,2016年三四线城市观看直播的总人数是20.19亿次,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是33.4亿次,2018年观看的总直播次数是71.7亿次,2019年截止到11月23日这个数字是98.95亿次。这个数字的增长非常惊人,我们可以看到在线教育在下沉市场的增速比一二线来得更快一点。

周鑫说,数据来自于保利威正服务的九万家教育机构的实际使用情况,这些数据的采样和范围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发现不管外面的天气多么寒冷,外部的环境如何恶劣,我们在教育行业,我们在线教育的行业依然是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周鑫认为。

周鑫分析,目前线上教学的任务开展都越来越依赖于视频这种形式,目前围绕着视频的技术有非常多的专有名词,比如直播、点播、实时音视频、小班双师等等。也有诸如像5G、AI、大数据等这么多非常高大上并且让人向往的技术。这些技术看上去都非常美好,但是大部分技术在落地的时候其实无法为机构直接所使用。

周鑫举例,“阿里腾讯在基础的IT技术、大数据、AI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华为与华为云的5G,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与NLP,这些技术对于教育场景真正落地时依然有着大量的研发工作需要去对接和完成。大场推出的技术强调的是通用性、标准化和可复制,而咱们教育机构要的技术是场景化、垂直化、工具化,甚至是业务化、学科化的。”

那么这之间的矛盾跟这个问题该如何去调和和解决呢?其实这正是保利威在做的一件事情:加速技术到教学的落地,打造视频中台。

通过视频中台的转换把技术融合进教学业务的场景中,使得这些技术不但能为机构用,而且易用、好用,让这些技术真正地去解决机构教学业务中间的实际问题。

周鑫举了三个保利威的客户案例。针对大课场景,不仅解决了视频播放问题,还实现了教学互动数据回传、导入到营销系统等的闭环;网校引入视频中台之后,在一年内补齐了前端平台的全终端体验,也上线了学员的行为分析系统,能够做到秒级的个性化学习意图生成;为教育机构提供网校、点播、直播等教学功能,机构就可以投入教研、市场等,仅用两年时间,就把线上业务从零做到两个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