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出台 作业盒子升级防护积极响应

新浪教育

关注

不久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据悉,实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其中,关于学校的防控措施引发教育行业关注,那就是:

“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这是否意味着进校园的在线教育类产品,即将面临一场考验?

作业盒子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实施方案》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关注我国青少年近视的综合防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政策的实施推进将对青少年的视力保护工作做出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作业盒子作为小学语数外智能学习工具,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了趣味化的学习场景,并借助大数据技术生成学情分析图谱,辅助师生更高效教学。相关数据显示,学生通过作业盒子App完成单科作业时长平均在7.5min-9.3min之间,按照小学每天6课时240分钟计算,学生使用作业盒子App时长不超过4%,远低于30%的时长限制,属于应用互联网工具辅助学习的合理范畴,符合政策规定。

据了解,作业盒子在产品上市之初就开始重视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辅助学习过程中的用眼问题,比如推出了“护眼模式”、“防沉迷设置”和“家长管控”等模块,对于孩子合理使用电子学习工具进行了技术化的处理。今年以来,作业盒子针对学生视力保护模块进行了持续升级,通过客户端设置了“老师限制+学生自主+家长管控” 三重防护机制,确保为孩子创造绿色、健康的在线学习环境。

“家长管控”功能可有效限制智能手机使用方式

“家长管控”功能可有效限制智能手机使用方式

比如,在学生端,系统通过体力值限制学生学习时长,自动强制学生超时休息。家长端的家长管控功能,家长通过设置学习时间以及白名单应用权限,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手机时,只能使用作业盒子完成作业或答题学习,无法打开其他软件。作业盒子在教师端增设了作业完成时间提醒,在布置作业时为老师提供明确的预计完成时间,确保学生可以在10~15分钟内完成单科作业。作业盒子从老师、学生、家长三个端口三管齐下,通过使用时长全面升级近视防控体系,确保孩子在指定的时间内专注、高效、健康地学习。

除此之外,为了响应《实施方案》里有关“纸质作业”方面的规定,作业盒子正式上线纸质作业题卡拍照自动识别的OCR功能,该功能借助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学生纸质作业进行拍照批改,并自动生成学情分析报告,在减轻老师、家长辅导作业负担的同时,通过技术和数据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实现个性化教学。作业盒子OCR模块连接了纸质和数据,真正实现了传统作业的智慧升级。

作业盒子纸质作业拍照批改OCR功能

研究显示,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由先天因素为主导致的高度近视,其患病率较为恒定。而后天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恶劣的用眼环境、户外活动不足、学业负担过重等都会引发不同程度近视。作业盒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实施方案》是非常科学、理性的,是符合近视防控科学的。 ”减轻负担、合理使用、健康管理是该政策的3个核心关键词,强调的是从减少课业量、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加运动锻炼以及规范用眼习惯等方面综合预防。

电子作业因其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数据精准等特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师生的日常教学行为习惯。作业盒子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使原本伏案一个小时的传统作业变成10分钟左右,并实时生成学情图谱报告,切实让学生的学习变的更高效。从另一个角度看,合理使用电子作业相较于传统作业,是有助于防控近视的。政策里提出要“增加运动量和睡眠时间”,电子作业释放出来的时间正好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户外拓展和休息时间。

作业盒子已纳入国家教育源公共服务体系

据悉,作为智能教学产品,作业盒子近日正式接入了中央电教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是我国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旨在通过各级教育资源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服务。

目前,作业盒子已经走进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400多座城市,目前有超过3000万小学师生在用作业盒子布置和提交作业,日均采集的学习行为数据超过1亿条,这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一部分。特别是作业盒子App推出的AIOC内容,更加贴近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都能获得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初衷是“引导合理使用”,《实施方案》也明确要求,要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是不用,更不是禁用。从十九大报告到今年4月份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都把“教育的智能化”作为重要的政策要点,教育的智能化离不开数字化的教学工具。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变革和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而智能教育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潘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