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AI加速与教育融合 但距离替代老师仍然遥远

界面新闻

关注

自AlphaGo接连战胜李世石和柯洁后, AI成为近两年间被大量关注的创新热点,教育领域的AI应用也成为了新的风口。

据亿欧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AI+教育”行业融资额达42.17亿元。在产业端,一起作业、海风教育、作业盒子等多家线上教育机构于今年扎堆推出AI产品,第一家“AI+教育”概念股英语流利说也在9月赴美上市。

从应用状况来看,AI在教育领域落地的应用包括智能批改、语音识别测评、拍照搜题以及自适应学习等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与授课的效率。在日前举办的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多位来自海内外的教育、技术专家也就AI融合教育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从技术发展和产业落地状况来看,AI对教育领域的融合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AI在教育上有一些使用,只是出现一些新的系统,并没有变革式的发展,也没有重新定义教育。” 英国前学校国务大臣,TES全球首席顾问Lord Jim Knight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在会上,多位分享者均认为,AI在教育领域带来的改变更多在于替代简单重复的工作,但对于核心的教学环节,如推理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等方面,机器还无法做到更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AI很难解决的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AI的角色应当是教育助手。”三好网总裁余敏说。

“在期望的定制化学习上,目前AI可以做一些简单但观察和感知类工作。“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James Landay 在会上表示,“但我认为还要再做20-40年的研发,在教育领域AI才能真正做到具有模拟人类但思维能力。”

在技术上,好未来CTO黄琰认为在数据的密度上,AI未来会越来越强。:“记录分析数据是AI的强项,但除此之外,老师对学生的印象是多个维度的,可以包括去年的成绩、作业质量,家庭状况等等,现在的AI并不能对此进行真正的分析。”

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认为教育AI产品在教学设计方面仍有优化和修改的空间。她举例称,研发人员往往会对AI上课时的讲词多次优化,但老师和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提前编好每一个细节过程的做法容易忽略个体差异,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对大量AI产品在中国学校落地但考察,罗滨发现目前AI相关教育产品大多为自适应学习或题库,着重于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效率提升。对于未来,她更希望AI技术能够在品格、关键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更多突破。

“技术的成熟可以用时间解决,但如果产品方向设计不对,可能技术越先进,对学生的伤害越大。”罗滨表示。

与产业端的火热不同,在大学等重要的教育场景中,AI还没有带来如自动驾驶、新零售等领域一样的显著影响。James Landay在采访中解释道,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如果技术本身不具备高度的执行性,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据他透露,作为全球经费最充裕的大学之一,仍有许多教授坚持使用粉笔授课,对于AI的接纳仍然需要更多时间。

“科学技术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两面性。”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点出AI等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可能带来的危害 ,“科技给我们教育带来现代化、智慧化的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问题),包括伦理、道德和新的社会秩序的影响。”

AI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一度被认为是新技术会带来的问题之一。“机器老师”的说法,甚至一度引起教师的职业恐慌。但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黄琰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辟谣”,他认为AI的实际作用是重新分配老师的工作内容。

“教育加AI这样的说法,‘+’意味着当前AI大部分时候是扮演一种效率工具和辅助工具,去辅助老师和学生。”黄琰在发表演讲时说道。

在2017年国务院下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也对AI进入教学体系后老师在整个教学中需要扮演的角色给出了新的要求。《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推动 AI 在教学的全流程应用。这意味着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将被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所取代,形成“双中心”。

多位参加GES大会的专家表示,这其实是要求老师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育”的层面,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理心等,帮助他们更个性化地成长。

“AI的巨大价值,是让老师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去设计自己的课程,去设计自己怎么教孩子的方法,这是AI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点。”黄琰表示。

实习编辑:郝颖利

责任编辑:潘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