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高考考卷已到达江苏各地 特警24小时守候

新华日报

关注

高考试卷目前已经到达各地。5日上午9点,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二大队民警陈军林带着洗漱用品等,来到放置高考试卷的“保密室”参与看守任务。这是他连续担负这项任务的第4个年头,同事们都说他是看守高考试卷的“专业户”。

“其实,担负看守高考试卷任务,并不只是看守那么简单。”陈军林介绍,一天前,该支队特警队员协同教育部门,将高考试卷从南京武装押运安全抵达南通,“押运途中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打瞌睡, 中途不准停车。”

今年,高考试卷依旧放置在“保密室”内,这是一个大房间隔成的里外间:外间很简陋,三张床,一台监控电脑,一台电视机,24小时电子监控;里间的保管室里,若干铁柜里装的就是高考试卷。“这几天,除了我们,保密室谁也不能靠近。”陈军林说。

“保密室”里有一部神秘的灰色电话,电话在南侧的床头柜上,正上方贴着一行十分醒目的红色大字:电话铃响三声内必须接听。陈军林告诉记者,这部电话非同一般,直通教育部。高考试卷到达后,教育部的工作人员就会打电话询问试卷到达情况。高考期间,他们还会随时拨打电话,询问看守情况,甚至会在凌晨“突然袭击”。“为的是保证试卷不会出半点岔子。”高考结束后,教育部还会打电话询问试卷是否收全。

“看守试卷的日子,就好比是给试卷当‘全天候保镖’,寸步不能离开保密室。”陈军林说,2014年6月,第一次接到高考试卷守护任务时,由于支队任务重,人手紧张,他一连三天值守。“24小时都要在保密室里,就算是深夜也一直开着灯,连门外的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陈军林说,担负看守任务必须紧绷一根弦。3天高考结束后,特警队友护送考卷押回南京,“守卫”们才能松一口气。

2017新高考调查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在选考科目中,你最倾向于哪一种搭配方式?(6选3)(必选 3-3项)*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2.

你选择科目最主要的依据是?(必选)*

选自己喜欢的
选自己擅长的
按照传统 “文科”/“理科”选择
3.

如果心仪的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与你自身擅长的科目发生冲突,你怎么办?(必选)*

按照高校要求选考,为了心仪的学校,奋力一搏
按照自己擅长的科目,调整目标院校
不确定
4.

有两次考试机会的科目,第一次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后,你还会再考一次吗?(必选)*

会再考一次,精益求精
不会再考了,留出时间精力复习其他科目
不确定
5.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很多学校试行“走班制”,你认为这样:

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增加学校教学、管理负担
对学生、学校没有太大影响
6.

新高考改革后,取消录取批次,由考生对学校和专业做出选择,成绩位次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你认为这样:

增加了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难度,给考生和家长更大压力
扩大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更加灵活
与之前的形式差别不大
7.

新高考改革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不设调剂。你认为这样:

是更保险稳妥的录取方式,使考生有学可上
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拉低一些学校的录取分数
分数对选择和录取的影响更大了,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8.

从高考的整个准备和参加的过程来看,新高考比之前更难还是更简单了?

更难
更简单
不好评价
9.

你期待新高考改革吗?

期待
不期待
不好评价
10.

你最期待的高考改革措施是哪几项呢?(1-6项)*

不分文理科
英语、部分科目一年两考
选考模式、个性化选择
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取消录取批次
报考、投档以专业为主

年龄

18岁以下
18-28岁
29-39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性别

所在省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台湾
香港
澳门
澳洲
北美洲
亚洲其他国家
欧洲
其他

所在城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