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陕西师大非师范专业大类招生

新浪教育

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是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良好学风;学校今年面向全国计划招生4500名。今年非师范专业按照大类招生

新浪教育讯 2016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6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秦楠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6年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

访谈重点内容摘要

1、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建校70多年来,陕西师范大学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良好学风,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西部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2、陕西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举措有哪些?

师范专业执行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学费、免住宿费、目前每个月有600元生活补贴。学生毕业一年之后,可以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免费师范生政策执行九年来,学校一直重视这项工作。目前,我校承担2项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依托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学前教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设立10个“卓越教师班”,旨在培养基础教育卓越教师与未来教育家。

3、陕西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吗?

非师范专业完善“国家级(生物科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院级(创新班)”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今年依托现有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择优遴选设立9个各具培养特色的校级实验班,分别是丝路经济带法学实验班、恒元物理实验班、念海史学实验班、笃学化学实验班、泽如心理学实验班、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数学创新实验班、行远旅游管理实验班和斯诺卓越新闻人才实验班。各学院将通过制定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本科生导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科研训练,强化实践环节等,培养一批基础宽厚、视野广阔、思维活跃、学术理论素养深厚的学术型人才和专业扎实、业务精湛、素质全面、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2016年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有变化吗?

学校今年面向全国计划招生4500名。首次将非师范专业归并整合成了心理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物理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和美术学类15个专业大类和15个专业。按照大类招生,学生一年级不分具体的专业,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科大类引导课程和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一年级第二学期中期后通过专业分流确定拟进入学习的相应专业,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具体的专业学习。

5、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怎么样?

学校总体就业率可以达到91.5%。每年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免费师范生,执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生源省提供的工作岗位里面双向选择,学生基本能找到满意工作,就业率达100%;从就业地区层次看,免费师范生在省会级城市和地级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就业比例达70%多,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层次很高。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途径有三种:升学、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其中每年有3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或保送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985”院校或伦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继续读研深造;32%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含国企、央企、三资企业、科研院所等)就业,近13%的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就业。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眼下2016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各大高校最新招生政策受到了广泛关注,应广大网友的要求,在今天2016高考大讲堂当中,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招办办公室秦楠老师,秦老师,您好!

秦楠: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秦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陕西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

秦楠: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 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0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

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

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今年新增了9个各具专业特色的校级实验班

主持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已成为一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院校。您能再向我们的广大网友们介绍一下陕西师范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秦楠:学校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在师范类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属于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之一,师范专业执行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学费、免住宿费、目前每个月有600元生活补贴。学生毕业一年之后,可以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免费师范生政策执行九年来,学校一直重视这项工作。目前,我校承担2项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依托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学前教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设立10个“卓越教师班”,这些班有以下几点特色:第一,实行小班化培养。新生入校后,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卓越教师班,每班30人;第二,整合校内资源,实行名师授课。选派教学效果突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为卓越班学生授课,加强专业指导,点燃学生专业学习热情;第三,设立项目主任,加强个性化管理。为每个班级聘请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负责实验班各项事务。第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走进多个陕西课改名校,亲临高效课堂。第五,举办“卓越教师工作坊”系列活动,邀请行业精英人才与卓越教师班学生对话交流,进行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第六,实行国际化培养,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进行卓越教师联合培养,鼓励支持实验班学生到海外交流学习。目前我校已与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游学基地。师范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学校始终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做得更精细化。

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建立了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层面,我校拥有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和生物科学(基地班)两个基地班,基地班学风良好,学生基础扎实,实行本硕连读分流制,50%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保研资格。学校层面,我校依托现有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择优遴选设立了丝路经济带法学实验班、恒元物理实验班、念海史学实验班、笃学化学实验班、泽如心理学实验班、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数学创新实验班、行远旅游管理实验班和斯诺卓越新闻人才9个各具专业特色的校级实验班,各学院将通过制定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本科生导师,强化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一批基础宽厚、视野广阔、思维活跃、学术理论素养深厚的学术型人才和专业扎实、业务精湛、素质全面、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后我校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立了10个院级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集中了副教授以上师资,自建设以来很受欢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个创新实验班也已建立了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我校大一下学期中后期将进行一次专业分流,学生有机会被选拔进入实验班学习。

4个国家重点学科

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和农业科学

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主持人: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学校目前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 个学科门类,是陕西省学科门类最多的大学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有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和动物学; 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和农业科学;排名进入全国前30%的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中国史、心理学和化学。另外,在专业建设方面,我校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1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全国计划招生4500人

今年非师范专业按照大类招生

主持人:我们聊了这么多,应该有很多考生跃跃欲试了。今年招生政策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以及招生计划如何?

秦楠:我校今年面向全国计划招生4500名。今年招生政策一大变化是将非师范专业归并整合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类、生物科学类、数学类、心理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物理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地理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历史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和美术学类15个专业大类和15个专业。按大类招生的学生,一年级不分具体的专业,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科大类引导课程和学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一年级下学期中期后通过专业分流确定拟进入学习的相应专业,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具体的专业学习。

主持人:学校有哪些招生类型?

第一种是普通高考生,包含文理艺体四种类型。每年普通文理科的招生计划大概是4000名,师范专业一般在提前批次报考,实行梯度志愿,建议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们学校;非师范专业一般在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本着“冲、稳、保、垫”的原则,将我们学校填写在合适的位置。为了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有关部属,今年我校将国家专项招生计划增加到290名。对于高校专项招生,通过材料初审的考生,我校今年将不再组织单独考试,简化招生程序,便于考生报考。我校招生类型还有自主招生、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以及保送生。特别强调的是,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学前教育师资不足面临更大的压力,我校今年首次在自主招生中增加了学前教育专业。

主持人:对于符合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学校怎样为考生安排专业?

对于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录取原则(即投档考生按计划数1:1的数额内,按专业(类)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若有退档则可顺延录取。)其他省份按照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第一志愿优先,第二志愿以后视为平行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类)(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安排专业(类),未被志愿专业(类)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等综合考虑安排专业(类);不能满足志愿专业(类)且不服从专业(类)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在投档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顺序志愿投档批次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确定,平行志愿投档批次按投档位次确定。

主持人:学校国际化的交流机会多吗?

我校始终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校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比利时、俄罗斯、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0余所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项目,每年有300多人次参与出国(境)学习与交流项目。学校也特别重视该方面的工作,每年分管副校长都会率团访问国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拓展我校国际交流领域。

主持人:学校的奖助政策是怎样的?

在奖助学金方面,多年来我校已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勤工助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等七大资助项目的多元资助体系,简称 “奖、助、贷、补、勤、免、偿”。经过统计,2015年学校发放各类奖助共计8093.0292万元,资助学生34770人次。

总体就业率达91.5%,免费师范生就业层次高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途径:升学、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

主持人:秦老师,很多学生就读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深造的情况?

我校总体就业率可以达到91.5%。每年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免费师范生,执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生源省提供的工作岗位里面双向选择,学生基本能找到满意工作,就业率达100%;从就业地区层次看,免费师范生在省会级城市和地级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就业比例达70%多,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层次很高。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途径有三种:升学、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其中每年有3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或保送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985”院校或伦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继续读研深造;32%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含国企、央企、三资企业、科研院所等)就业,近13%的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就业。

学校也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在课程设置中专门安排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求职择业系统培训;第二,建立实习基地,我校已与近100家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协议》,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第三,积极组织校园大型招聘会,年平均接待用人单位1200多家,累计提供各类需求岗位30000多个。每年有近六成的毕业生在校内各类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主持人:秦老师,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的访谈间,和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陕西师范大学的情况,通过本期的节目,很多考生和家长应该对陕西师范大学非常感兴趣,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陕西师范大学的一些情况,您在这里能不能再给我们公布几个可以了解我们相关情况的一些联系方式?

欢迎同学们拨打我校的招生咨询电话:029-85310330,并及时关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zsb.snnu.edu.cn/,查询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介绍、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等信息。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让我们一起相约在美丽的师大校园。

主持人:非常感谢秦老师对广大考生的祝福,在这里也祝愿考生能够金榜题名,取得好成绩,同时也祝愿陕西师范大学能够越办越好。

各位网友,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还是那样,如果你想了解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都请关注新浪网和新浪教育。再会。

其实报志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选大学、选专业那么简单,它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或者是就业、深造各种情况的选择。如果各位家长和考生平时可能没有多时间去了解、去研究这个数据,也不知道哪个学校比较好,不知道选哪些专业好,我们新浪教育推出了新浪高考志愿通的产品,提供资深专业的报志愿的专家,给大家提供一对一报志愿的服务,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登录新浪高考志愿通的网址进行查询。

更多招生政策、志愿填报解读请关注官方公众号“高考家长圈”(sinagkjzq)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