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考生迷信高校排行犯大错 报志愿看排名靠谱吗?

新浪教育

关注

案例:

高考后,王伟确定自己要学心理学专业,而且对成都一所知名院校“心仪已久”。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这所高校在四川省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前列,在全国大学排行榜中也在前100名之列。名气这么大的学校,心理学专业应该也不错!于是,王伟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上填报了该校。入校后,才发现,虽然这所大学知名度很高,但是心理学专业新开设不久,并不是该校的强势专业,甚至连硕士点也没有。专业课老师也都是“80后”,教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我被排行榜害惨了!”王伟在网上这样留言。

专家提示:

1、“大学排名”是民间行为

每年高考前后,网上的“大学排名热”都会急剧升温,“最新中国大学排名”、“某某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某某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等名目繁多的排行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有些考生和家长正是通过这些排名,认定谁是“名校”、谁是“名牌专业”的。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名目繁多的“大学排行榜”,几乎都是“民间行为”,没有一家是“官方性质”。国家教育部官员曾明确表态:“教育部现在不会排,将来也不会排。”

2、如何利用“大学排名”

尽管每一份“大学排名”都会引起无穷的“口水战”,但是,也不能说这些排行榜一无是处,毕竟每一个排行榜都是综合信息的集纳。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日忙碌,对大学和专业实在没多少确切概念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排行榜的信息还是值得一看的。但是看完以后,考生该如何利用“大学排名”呢?

(1)在参考排名表填报考志愿时,应该把名次适当“模糊化”,即更关心其所属的层次,不计较于几个名次上下的选择。例如把1到10名看做一个层次,把11到30看做一个层次,31到60看做一个层次,61到100看做一个层次。把分层次的边界也要适当“模糊化”,11名与第10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38名与30名难说有很大差别。

录取分数是大学层次最直接的反映,我们用比较有名的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榜来具体分析。在ESI百强排行榜中,处在第10名和第11名学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这两所学校在录取上的差别并没有家长和考生想象得那么大。在新浪高考志愿通(http://zhiyuan.edu.sina.cn/?zwy)“高校录取专业分数线查询中”找到这两所所院校往年的录取状况(图1、图2),我们会发现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在同一个省份录取的平均分数只相差10分左右,所录取考生的排名相差也不多。面对各类排行榜,不妨试着找到这些学校的录取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录取最低位次、平均位次和最高位次等信息再做仔细比较,这些录取信息在新浪高考志愿通中可以轻松找到。

(2)综合排名与某个具体专业的排名是两回事。排在第一的你不要认定它实力确实是第一,排名最后的也不要以为它就一定是最差的那一个。X大学是以理科为特色的,他的工科专业排名也许在很后面;Y大学是是以工科为特长的,他的文化艺术专业也许是一个特短。也就是说在关注综合排名同时,更应该关注分学科的排名或者按具体专业的排名。

(3)各高校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魅力,并且已经形成传统。或者说,可能有的学校排名虽然较靠后,但在某个地区,他的投档分数线却比排名前面的反而会高出一截。所以,还要参考在本地区招生的各个院校,最近几年在本地的实际录取的分数线。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新浪高考志愿通平台上历年的院校录取数据可以帮助家长和考生缩小院校范围,定出最佳的方案。而新浪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通过对每一位考生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结合考生家长的需求与高考分数,为每一位考生制定最适合的志愿填报方案,让考生的每一分都发挥出巨大作用。新浪教育找专家报志愿:http://zhiyuan.edu.sina.cn/solution/view/

QQ咨询:3331309779

微信咨询:高考志愿通(微信号:gkzyt_sina)

新浪教育特别邀请到志愿填报专家为大家进行免费的线上讲座。

点击报名:http://edu.sina.com.cn/zt_d/zyjz

3、“大学排名”存在的问题

(1)重综合性大学,轻专业性大学

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大学的综合实力。而我国高校的类型多样,既有教学型大学,又有研究型大学;既有综合性大学,还有单科性大学。当前大学排行榜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一些硬性指标,而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底蕴、专业特色、教学风格和就业质量等软实力却无从体现。例如,各种“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的六所大学都是综合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有时进入前六位。这两所大学在十多年以前已经变成了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国的顶尖大学则被排在第六位之后。还有一些是具有特殊行业性质的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外语学院、艺术类高校等,在如此排名之下,它们岂能与所谓的“一流”有缘。

(2)重科研成果,轻教育质量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但是,各个给大学排名的机构都把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其主要体现是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及有关指标(例如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数量等)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而把反映学生质量的指标,例如新生入学分数、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作用等,则没有作为很重要的指标。这实在是大学排名的本末倒置。如果把反映学生质量的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则由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至大专合并而成的、学生数量很多的大学,例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排名就要往后移很多位。

本文选自“吕迎春老师教你填志愿”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