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平衡生均拨款水平 缩小高校“贫富差距”

中国青年报

关注

近日,西北大学官方微博发出的一则募捐倡议引发网友热议。今年,西北大学迎来建校119周年。该校校友总会号召校友、老师及学生,每月捐出一杯奶茶或一杯豆浆的钱,支持母校发展。倡议发出后,引来网友调侃西北大学是“中国最穷211”。

对此,西北大学工作人员回应称,校友捐赠是大学经费的来源之一,很多大学都有这种渠道。“我们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钱款的使用都会公示。”

发动校友向母校捐赠“一杯豆浆的钱”,这并不能说大学就很“穷”,再“富豪”的大学,都重视校友捐赠。像美国的大学,校友捐赠率就是一项评价办学的重要指标。我国大学重视校友捐赠、社会捐赠,这是好事。

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相较教育部直属高校有较大的差距,也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对比学校官网信息可以看到,2021年,作为陕西省属高校,西北大学的预算经费为14.18亿元,与清华大学2021年的317.28亿元预算相比,西北大学的预算只是“零头”。

必须指出,并不能用绝对的经费数量来排大学“富豪榜”,分析对高校、对学科的重视程度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因为不同类型大学,不同学科建设所需要的经费是不同的,如很多理工科课题经费就高于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但是,如果高校“贫富差距”过大,就不但会影响到人才的流动,还会影响到具体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妨碍高等教育的优化布局。

总体看来,目前高校存在部属高校办学经费高于地方高校经费,东部地区、发达地区高校经费高于中西部高校、不发达地区高校的现实问题。要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就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减少项目拨款,提高生均拨款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目前实行“生均拨款+项目拨款”的方式。生均拨款,就是按人头、生均拨款标准拨付的基本办学经费;项目拨款,则由学校、教师申请项目,立项后获得拨款。针对学校的项目,有以前的“985建设”“211建设”,当前的“双一流”建设等等教育工程项目;针对教师的项目,则是各种课题项目。采取这种方式的主要用意,是促进学校竞争,提高教育(以及科研)经费利用效率。但是,如果项目拨款所占比重过大,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首先,出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一些名校利用自身已有的办学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导致学校间贫富差距拉大,缺乏应有的竞争。针对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反复强调要遏制人才的流失,反对高校间的人才恶性竞争,但是,因项目拨款而导致的办学条件差距,依然存在。

其次,与项目拨款对应的是项目评审、立项。近年来,办学地在地级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为获得办学经费,纷纷从地级市搬迁到省份城市,就与项目主导的拨款方式有关。而把获得项目作为头衔、身份、“帽子”的问题,则产生“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没有把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

对于没有进入建设工程、获得项目的地方高校来说,办学主要依靠生均拨款和学生学费。由于生均拨款标准低,为提高办学收入,就只有扩大招生,这导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影响办学定位与办学质量。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要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立的“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目标,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就必须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增加基础性生均经费拨款,减少项目拨款。这一方面可以改善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不需要争取进入某一项目,就可获得生均经费。

当然,这并不是不注重办学效益,就吃“大锅饭”。确定生均拨款标准,可结合学校的生均培养成本、专业机构对学科(专业)的评估确定拨款标准,既做到公平,又重视效益。要确保把办学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不铺张浪费,不搞形象工程。

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提出,原则上,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万元。在多方努力下,这一任务已经完成。显然,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水平。在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基础上,鼓励高校拓宽办学资源渠道,包括重视社会捐赠、校友捐赠,开源节流,提高办学质量。

熊丙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