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专业过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83所高校名单上消失

齐鲁晚报

关注

在过去5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从83所大学名单上消失了。

当上述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开始质疑“该专业是否已经过时”。随着热度的不断攀升,甚至引发了“高校专业因何而撤,又因何而增”的大讨论。围绕公众关切,记者展开采访。

多所大学仍在招生,其中不乏“双一流”

虽然有83所高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记者搜索发现,今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并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随着高校招生结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录取结果也已尘埃落地。从山东省2022年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投档情况来看,中国政法大学该专业的投档最低位次为8064;中国海洋大学该专业的投档最低位次为14681;大连理工大学该专业的投档最低位次为15474。

登上热搜之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不少人视作“过时”专业,但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该专业在高校招生录取中仍然很有竞争力。其中,中国政法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录取位次甚至排在了行政管理、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前面。

放眼到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所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21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张一看来,这几年,高校正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但撤销不代表消失,进行不断的创新迭代,更能表达出专业的生命力。

山东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继明也认为,高校专业裁撤是一个“专业”的行为,需要科学认识。新增或者裁撤专业都属于高校办学中的必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优化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裁撤不代表过时,更不代表消失

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原因,有高校给出的理由是“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那对于仍在招生的高校而言,又会是何种情形呢?

“与网上所说的83所高校撤销专业相比,中国海洋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直在创新发展。”张一介绍,早在2019年,学校就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政策方向,使得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更聚焦了。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境内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文科学院第一。此外,为响应国家号召,赴基层就业的学生比例达1/4。这意味着,学生不仅可以继续深造,还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张一介绍,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务领域,学生不仅在政府有对接部门,在街道、社区、企业人资等方面也有广阔天地,就业创业落实率长期排在前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臧文杰看到热搜的第一反应是“气愤”,原因在于部分评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评价有点不负责任,这样会很轻易把一个专业否定掉。

据臧文杰介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且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奖50余项。而这背后凝结着所有专业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在臧文杰看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多强调的是“公共”二字,强调的是公共的精神、公共的价值理念。“我们这个专业就是要为成千上万有公共服务精神、愿意投身公共服务的高考生进行公共管理专业系统的理论方法知识训练,帮助他们成为非常专业的公共服务从业人员。”

“只要一个社会有公共生活和公共服务,就需要我们这个专业。”臧文杰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任何时候都会不过时。“国家进一步向前发展会对国民提出更高要求,这里的更高要求就是对公共服务的更高要求。国家层面的要求落实到我们专业,就意味着它不仅不会过时,还会很有前途。”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臧文杰一直专注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最重要的是喜欢。”

臧文杰认为,部分高校撤销这个专业,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过时了。相反,包括他在内的公管专业老师都很希望能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继续付出。

较大规模撤销专业,带来哪些反思

纵观高校专业布局,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看来很热门的专业,或多或少正面临撤销或者停招的命运。对高校而言,专业究竟因何而撤、因何而增,又有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呢?

山东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继明分析,专业是政府给高校拨款的依据,高校基于追求国家财政投入而积极设置专业;高校在办学中常常有“做大做强”、实施综合化办学的动机甚至冲动,增加专业类型是适应这一办学取向的普遍做法;为适应扩大招生的需要,迎合新生产领域及新兴职业的人才需求,高校也会积极增设专业。

“有些专业迎合热门产业或职业的人才需求,但随着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日益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日渐频繁,有些职业岗位迅速遭到淘汰,曾经的热门专业常常很快成为冷门。”张继明表示,基于种种原因,高校裁撤某些专业是必要的,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甚至是高校被动或主动纠错的办学行为。

对高校而言,该如何科学裁撤和新增专业呢?

在张继明看来,高校应该综合考量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从根本上说,要深入考虑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培养人才并非生产机器上的某个标准件,社会不会为每个毕业生都准备了一个精确匹配的岗位,高校如何培养出具有通识性素养或者核心素养,创新性地适应社会,更加标识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方向。”

此外,高校要考量高校专业的社会价值和长远价值,有些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包括有些基础性学科专业难以创造出短时效益和功利价值,但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及其对知识、技术和文化的需求,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些专业,政府性强化保护,学校则应该以价值理性、公共理性去认识其价值,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张继明认为,此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大规模的裁撤,对于不同高校来说可能有着不同的动机或意图,是非不能一概而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每所高校都应该秉持着科学、负责、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去实施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的路径和方法。记者 巩悦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