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过来人:高考是一幕变形记 让90后蜕变成长

新华网

关注

“我们90后从小都没怎么吃过苦,高考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场大挑战、大磨练。”回忆起2012年的高考,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吴火伟说,高考就是一幕“变形记”,让人蜕变、成长,“独立、坚韧,特别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都是高考时期形成的。”

高考故事:三年拉锯战,一幕“变形记”

吴火伟高中时期就读于家乡福建晋江的南侨中学,学校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生源质量高,压力自然也大,“高一进校一打听,身边的同学都是各个中学的尖子生,成绩一个赛着一个的好,那叫一个‘压力山大’!”

高中三年,备考的压力一直都很大,“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像是经历了长达3年的军训,很辛苦、很累。”特别是最后一年,每天都是早上6点半起床,早自习、上课,中午休息半小时,下午接着上课,然后还有晚自习……一直要复习苦读到晚上11点半。

为了让学生们专心学习,学校还禁止使用手机,“那时候学校订的一份报纸成了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每次有新的报纸送过来,大家都抢着看!还有每周四的体育课也是我们最喜欢的,算是一点放松吧,除此之外记忆中都是紧张的备考。”

当时的备考经历,在现在看来却是一场难得的历练,吴火伟说,高考在无形中改变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比如大一新生报到的时候,我扛着两大袋行李,一个人坐火车来到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特别记得当时还水土不服生病了,也是一个人去校医院打吊瓶……这些要是放在‘三年拉锯战’前,我肯定是做不到的。”

现在的吴火伟,在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还自主创业,和几个同学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从大二就开始创业了,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困难,而很多时候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都源自于高考,“甚至到现在高考已经过去快5年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还总是会想,我连高考都过来了,还怕什么?”

寄语考生:高考不是别人对你的选秀,而是一场自我的挑战

吴火伟说,多元化的选择是趋势,但高考仍然是一项值得经历的人生挑战,“它不仅仅是一项考试,在备考、应考的磨砺中,你会蜕变、会成长!”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吴火伟说,高考不是别人对你的选秀,而是一场自我的挑战,希望考生们都能放平心态,沉着应战。新华网昆明6月6日电(念新洪 罗春明)

原标题:高考故事|吴火伟:高考是一幕“变形记” 让90后蜕变、成长

小编提醒:

考生们进入考场,家长们开始焦急万分:孩子发挥失常怎么办?志愿填报到底怎么下手?那么多分数线应该看哪条?为什么每年那么多高分考生选择复读?高三的艰苦岁月还要再来一次吗?……家长的焦虑,大多来源于对于志愿填报的不了解,本以为志愿填报很简单,却发现什么都不懂,害怕孩子的志愿就毁在自己手上。这时,应该求助于专业人士,新浪高考志愿专家(网址:http://zhiyuan.edu.sina.cn/solution/view/)多年来潜心研究志愿填报,熟悉各行各业就业情况、全国各个院校专业信息、各省市往年录取情况,协助考生做好生涯规划,选择相应分数最好的大学和专业,提高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几率,告别志愿填报瞎蒙高分低就风险。

电话咨询:010-58983379(工作日10:00-18:00)

微信咨询:高考志愿通(微信号:gkzyt_sina)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在选考科目中,你最倾向于哪一种搭配方式?(6选3)(必选 3-3项)*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2.

你选择科目最主要的依据是?(必选)*

选自己喜欢的
选自己擅长的
按照传统 “文科”/“理科”选择
3.

如果心仪的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与你自身擅长的科目发生冲突,你怎么办?(必选)*

按照高校要求选考,为了心仪的学校,奋力一搏
按照自己擅长的科目,调整目标院校
不确定
4.

有两次考试机会的科目,第一次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后,你还会再考一次吗?(必选)*

会再考一次,精益求精
不会再考了,留出时间精力复习其他科目
不确定
5.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很多学校试行“走班制”,你认为这样:

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增加学校教学、管理负担
对学生、学校没有太大影响
6.

新高考改革后,取消录取批次,由考生对学校和专业做出选择,成绩位次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你认为这样:

增加了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难度,给考生和家长更大压力
扩大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更加灵活
与之前的形式差别不大
7.

新高考改革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不设调剂。你认为这样:

是更保险稳妥的录取方式,使考生有学可上
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拉低一些学校的录取分数
分数对选择和录取的影响更大了,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8.

从高考的整个准备和参加的过程来看,新高考比之前更难还是更简单了?

更难
更简单
不好评价
9.

你期待新高考改革吗?

期待
不期待
不好评价
10.

你最期待的高考改革措施是哪几项呢?(1-6项)*

不分文理科
英语、部分科目一年两考
选考模式、个性化选择
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取消录取批次
报考、投档以专业为主

年龄

18岁以下
18-28岁
29-39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性别

所在省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台湾
香港
澳门
澳洲
北美洲
亚洲其他国家
欧洲
其他

所在城市

责任编辑:黄晓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