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2017北京高考英语评析:突出考察语言使用能力

新浪教育

关注

2017年6月8日下午17点,随着各大英语考点考场的铃声响起,对于2017届高三的学生来讲,不仅代表英语考试的结束,也意味着2017北京高考考试阶段的落幕。

纵观整套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今年高考试题难度与去年持平,试题重点突出,命题思路清晰,除了一贯的知识与能力考察,更重视考察考生对生活的观察,希望考生学以致用,这一点在写作中尤为明显,这不仅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也符合高考改革的大趋势。

听力—难度与往年持平

听力部分主要涵盖购物、环保、交通方式等对于考生熟悉的高频场景,难度适中,题干和选项没有出现影响理解的考纲外词汇。

单选—难度与往年持平

今年高考英语语法部分对句法和词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以及各大从句一直是北京卷语法考查的主要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套试题中第35题介词的搭配问题考察,是个值得注意的丢分项。

完形—难度提升

完形是一篇讲述一个小女孩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故事,文章脉络清晰、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生词以及大纲中低频词的出现,如第47题选项A、C、D。考生只要真正读懂文章,并牢牢把握上下文逻辑线索和情感线索就能顺利得分。

阅读、七选五—难度与往年持平

阅读理解整体难度适中,且并未出现考生最担心的结构题,只要抓住关键词,文章中答案比较明显。

写作—建议路线、感恩母校

小作文此次为一篇建议信——长江之行、泰山之旅,体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建议信平时训练较多,考生在使用建议句型时没有难度,但是对于“推荐路线”的原因,对于不熟悉这两地的同学会有难度,需要考生根据客观事实紧贴中国传统文化,叙述条理、界限清晰。

大作文涉及到中国的传统美德——感恩,此次是感恩母校,顺应了英语高考作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趋势。本文依然采用了四幅图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活动的过程,与往年一样体裁为记叙文。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幅图的细节描述,拍摄DV与校园采访并不是考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活动,是较为新颖的考察点,需要考生注意平时积累。

综上,2017年北京高考英语试卷与去年相比难度变化不大,完形和阅读并没有特别为难学生,但是对信息寻找的要求较高,完形词汇难度较往年有所提升。(王劲鸥)

来源: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在选考科目中,你最倾向于哪一种搭配方式?(6选3)(必选 3-3项)*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2.

你选择科目最主要的依据是?(必选)*

选自己喜欢的
选自己擅长的
按照传统 “文科”/“理科”选择
3.

如果心仪的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与你自身擅长的科目发生冲突,你怎么办?(必选)*

按照高校要求选考,为了心仪的学校,奋力一搏
按照自己擅长的科目,调整目标院校
不确定
4.

有两次考试机会的科目,第一次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后,你还会再考一次吗?(必选)*

会再考一次,精益求精
不会再考了,留出时间精力复习其他科目
不确定
5.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很多学校试行“走班制”,你认为这样:

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增加学校教学、管理负担
对学生、学校没有太大影响
6.

新高考改革后,取消录取批次,由考生对学校和专业做出选择,成绩位次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你认为这样:

增加了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难度,给考生和家长更大压力
扩大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更加灵活
与之前的形式差别不大
7.

新高考改革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不设调剂。你认为这样:

是更保险稳妥的录取方式,使考生有学可上
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拉低一些学校的录取分数
分数对选择和录取的影响更大了,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8.

从高考的整个准备和参加的过程来看,新高考比之前更难还是更简单了?

更难
更简单
不好评价
9.

你期待新高考改革吗?

期待
不期待
不好评价
10.

你最期待的高考改革措施是哪几项呢?(1-6项)*

不分文理科
英语、部分科目一年两考
选考模式、个性化选择
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取消录取批次
报考、投档以专业为主

年龄

18岁以下
18-28岁
29-39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性别

所在省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台湾
香港
澳门
澳洲
北美洲
亚洲其他国家
欧洲
其他

所在城市

责任编辑:余骏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