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浙江学考在即:历史科目如何冲刺?

新浪综合

关注

2015年10月迄今,浙江已举行了四次学考选考。本文试对前几次选考题目作简单评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试题分析

1、试题主旨和考点

对一份试卷,师生最关注的往往是“考什么”。为此,首先对试题主旨和考点作分析,见表1。

2、试题特点

立意高远,回应时代主题。如Ⅳ卷33题,以近代民族工业和詹天佑为考查点,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Ⅰ卷34题呼应当年热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考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引领课改,关注核心素养。浙江选考历史试题积极关注当前教育界的热点核心素养,以此支持课改,引导教学。如“时空观念”素养方面,Ⅲ卷29题和Ⅳ卷30题分别以4幅地图考查19世纪以来的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罗马文化遗迹的时代性和区域性;Ⅳ卷27题涉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帝国;Ⅳ卷33题第一问考查“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

考查能力,彰显学科特色。选考卷的难度虽然总体上低于以往的文综卷,但是坚持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的方向并没有改变。如Ⅰ卷30题和Ⅱ卷的29、30题体现“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的考核要求;历次试卷的开放性设问——33题第二问则是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最典型例子。第26题连年考查史学方法和素养,具有独特的“浙派风格”和浓郁的历史味。

突出主干,侧重两个时段。考试标准规定的30分选考约有190个考点,与70分的学考考点相当。从表1可见,历次考试都没有偏题、怪题。涉及的考点如“孔子”“科举制”“资本主义”“人文主义”都是重要的史实、人物、概念等学科主干知识。从主观题来看,要特别关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通史意识,强调模块糅合。浙江省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和考试标准都是专题史的体例,但是选考试题从命制到编排都具有“中外相连、古今贯通”的色彩。如Ⅱ卷27题考查中西启蒙比较,所有的主观题都是必修和选修、选修与选修巧妙而自然的糅合。

开放创新,倡导多元理解。33题第二问历来都是开放设问,提供两种认识以及逻辑阐述论证的作答要求,考生的作答空间和思维视域更加开放。这既体现了新课改的选择性理念,也彰显了历史学科多元理解的特色。

多样设问,体现选拔功能。如表2所示,虽然两个主观题总共仅有4问,但是设问形式却不单一。既有“指出”、“写出”等复述教材知识的设问,也有“概括”、“概述”、“分析”、“说明”等较高的能力要求。其中,“概括”出现8次,这也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学科能力,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建议

从“考什么”、“怎么考”出发,反思“怎么教”、“怎么学”,这应该是复习的一条“军规”。以下复习策略、课堂教学和解题训练等三方面的建议,希冀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对师生有所帮助。

1、 复习策略

“生本”意识。新选考制度下,学生可以从多个考试时间中任选时间参加,教师也需要组织多次复习,每次面对的学生群体可能还不一样。这对教师如何从学情出发,活化教学方式,避免“炒冷饭”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史”意识。鉴于试题特点以及学生对专题史“茫”和“乱”、考试时不能调动相关知识等现状,渗透“通史”意识已成复习的当务之急。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关联必修和选修的知识点,关注重要历史节点,以纵向时间轴为经,体现历史发展动态过程,以历史内容间相互联系的专题史为纬,体现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从而构成网状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人文主义”这一重要概念时,可整合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选修4“东西方的先哲”以及选修6“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等专题,既梳理了人文主义漫长的发展历程,又从人物、建筑、文学、宗教等角度理解了它的丰富内涵。

“并重”意识。相对于学考题,选考题难度略高,也更能拉开考生差距,但从赋分来看,做错一个简单的学考选择题和一个较难的选考选择题,对考生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复习时千万不要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选考部分,却忽视了学考。

“滚动”意识。有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有多次考试机会的情况下,学生更易出现“学了新的忘了旧的”、“知识不会活用”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模拟考试等环节中,要多多联系已复习过的内容,以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

2、 课堂教学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笔者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谈谈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的三个“度”。

把握“高度”。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高度解读本课,使教与学不偏离专题主旨,思考为何“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与儒学到底是什么关系?

拿捏“准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活跃的背景,看似全面却不精准。学者葛兆光说:“什么是思想史?就是要研究思想如何回应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所提出来的问题,这些回应又是怎么变化的。”黄宗羲等人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明朝为何灭亡?从“明亡的反思”分析为何会活跃,无疑找准了关键点,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他们的主张。

挖掘“深度”。不少老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比较中西社会环境,进而分析“为何明末清初思想没有形成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绕开思想本身的社会环境比对易流于形式。从解读思想的影响角度,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为何说顾炎武等人“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又“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思想武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这就需要将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作比较。

做好这三个方面,相信学生能减少教材的“厚度”,真正把书读薄。

3、 解题训练

训练解题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真题是最好的训练材料。有的老师喜欢“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题目”,却没有充分利用最权威、质量最高的真题。它不仅有助于领悟命题专家的出题思路,还能提高考试技巧和丰富实战经验,并有效检验复习效果。如Ⅳ卷第33题,将詹天佑置于近代中国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的历程,这启示我们复习人物史不能就人物讲人物,要有“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意识。

功夫花在平时。吴伟在《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一文中指出:“对历史学科能力产生‘高深难’的误解,是没有认识到任何能力都是有层次的。”以获取历史信息为例,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就分解成“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体现了同一能力的不同要求。考试当然能检测和提升学科能力,日常教学也应该处处体现学科能力。如Ⅲ卷第34题第一问,需要考生首先阅读两幅壁画,写出它们的内容,其次要对壁画内容和人文主义的内涵进行解读,建立两者的关联。这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对思想概念的解读,不能死记硬背。人文主义可以通过文学、建筑、绘画、思想等多方面表现。

研读真题答案,寻找差距。复习中需跨越学生答案和真题答案之间的“鸿沟”。以“分析和概括”能力为例,Ⅰ卷34题第一问是“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面对并不艰涩的材料,很多学生没有找准或找全“经济惩罚”、“右翼武装团体”、“经济危机”、“当时的德国政府”、“纳粹党”等关键词,还有不少学生写诸如“德国具有专制主义传统”这样符合史实却不切合题意的答案。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试错,学生自然会慢慢懂得如何审题、如何划分材料层次、如何寻找关键词并运用历史学科术语简洁扼要地书写。

本文作者:肖云豹 高级教师

原文刊载于《浙江考试》期刊2017年第10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