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直播回顾:学而思老师解析2021年高考理综

新浪教育

关注

2021年高考已全部结束,今年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难度究竟如何呢?相比往年又有哪些变化呢?高一高2的考生在备战高考时要吸取哪些经验呢?6月9日晚,新浪教育特约学而思网校的俞伯勋老师、董跃然老师和段麟飞老师做客新浪直播间,在高考理综结束后第一时间与广大考生和家长聊聊2021高考理综,同时给未来的高考学生提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以下为本次直播实录

高考理综解析

老师(合):主持人好。

主持人:老师们请为我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吧,俞老师先请。

俞伯勋:好的,各位屏幕面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学而思网校高中物理的主讲老师俞伯勋。

董跃然:Hello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学而思网校高中化学主讲老师董跃然。

段麟飞:Hello,屏幕前的各位大可爱、小可爱们大家好,我是学而思网校的高中生物老师段麟飞。

主持人:欢迎三位老师。学而思网校陪伴千万学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厚积薄发,蓄势上场。在正式开始解析前,我有一个小问题想问一下俞老师,我们知道物理学科在我们的高中学段算是比较难的学科了,很多学生在这个学科上面考试都是很头疼的。我想问一下俞老师,物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而且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去高校地学习它呢?简单地给我们一些建议。

俞伯勋:其实很多同学对于高中物理的确是觉得比较难。为什么?因为物理这个学科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一些概念,它有一个抽象性在里边,导致有些概念同学们在刚开始去理解的时候比较困难,比如说像高一同学在理解加速度的时候就会刚开始觉得生活中好像没什么印象,但是它却成了一个物理概念了,还有像圆周运动里向心加速。尤其是在做题的时候,你理解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而且需要你在做题的时候运用一些数学的知识去灵活地运用那些抽象概念解决问题,所以很多同学在这儿会比较头疼。

其实应对这种问题,怎么去学习,平时一定要做好积累,其实物理的题目再难也无非是一些基础的模型综合起来的,大家只要做好积累,把基础的模型吃透了,注重做题的积累,注重笔记的写法,最后其实还是可以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的。

关于2021年真题的解析还有2022年一些备考的建议,同学们可以扫这个2维码预约,学而思网校的老师在高考之后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直播讲座。

主持人:好的,谢谢俞老师的安利。

我们知道今年是采用3+1+2模式的八个省份的第一次的新高考,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高考跟往年有什么不同吗?

俞伯勋:顾名思义“新高考”肯定和过去是有不同的,尤其是像八个省市,它们采用的新高考叫3+1+2模式,这个名词可能很多家长不了解的话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3”代表的是3门主课语文、数学、英语,所有人都要考。+1的“1”代表的是物理或者历史。这两门课所有的学生都要选一个,你可以选物理,你就放弃历史。选历史就放弃物理了。相当于说这样一个分科的选科方式。再剩下的4门科里,除了历史以外还有地理、政治,除了物理还有化学和生物,这四门小科可以随便选,这是第一个“新”。

你会发现科目改革了以后考试时间也有变化,以前文综、理综考试6月7号、6月8号两天就结束了,但是今天到了6月10号,有些地区的新高考还在继续,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它们时间会有变化,它们会在6月8号的上午考物理或者考历史,剩下的科目在6月8号之后,6月9号、6月10号去考,这是一个变化。它们的考试时间因为分开了之后,我们的理综、文综两个半小时,三门科目的试卷放在一个卷子上考,但是新高考全部拆开了,单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也会有变化。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

俞伯勋:对。

主持人:感谢俞老师。您可以开始为我们整个物理的内容开始给我们进行深入的解析。

俞伯勋:接下来给大家带来2021年高考试卷物理内容的解析。

主持人:有请。

俞伯勋:我首先给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主持人介绍一下全国卷物理题是怎样的一个布局。因为我们的理综卷是三门科目在一起考的,还有化学题目和生物学题目。再给大家看一下,根据这个题目整体的趋势,看一下这两年命题卷的趋势。

首先,卷面布局。物理题的第一道题的题号是14题,因为前面是生物和化学。

董跃然:物理太难了。

俞伯勋:对,所以放在最后。但是你会发现考生在做理综卷的时候,他的思维可能在三四个科目之间跳,物理、化学、生物,跳来跳去非常不方便,但是物理的选择题如果做完之后发现到大题的时候正好又接上是物理题了,所以物理题在理综的试卷里相对比较连续,从14题到25题都是物理题,这些题也是我们物理必考的题目。14到21题是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22、23是我们物理的实验题目,24、25是我们的计算题目,这些总共占47分。当然还有最后的33和34题,选考的占15分,是在全国卷。总共的分数是110分,我们的理综卷总分是300分,物理占其中的110,还是挺多的,大于1/3。

考生在安排时间的时候,你的时间就要控制住,因为总共的时间是2个半小时,我们建议物理的作答时间在1个小时甚至比1个小时多一点点,但是不要因为太久挤占了化学和生物的答题时间。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下命卷的趋势。首先,每年的高考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非常稳的,因为所有的同学这三年学习完都要通过这张试卷来检查自己的能力,所以这个命卷一定是很稳的。“稳”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正常的复习里边,像力学和电磁学是非常重点的章节,在高考的试卷里边它也确实占了比较多的分数,而且今年的高考题会发现基础知识非常重要,特别强调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牢靠了以后,去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进行结合,去回答。还有应用数学能力去处理物理的问题,刚才我给主持人讲了说了,物理科目的特点就是它要求你用数学的语言去处理物理的问题。所以,数学应用的能力也会有强调。

像我们的近代物理还有选修制模块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创新性的考法,在今年的考试题里边也能看到。我们接下来给大家看一看我们全国卷的一个具体的分值占比。

14题到21题都是选择题,在选择题里边,力学题目占了4道,14题到20题是选择题。其实你会发现力和电磁确实是大头。我们的22题也是一道力学的实验题目,24题目是一道力学的计算题目。再看电磁学,会发现电磁学在选择题里面占3道,电磁学的实验题有1道,电磁学的大题有1道,所以力和电磁确实是大头。我们再去看光、热、原子物理所谓选修的内容,整个从题上面来看,第4题考了原子物理衰变的,它是在选择题里唯一一道所谓选修部分的内容。33题其实是热学的内容,34题是光学的内容,这两个题目我们考生一般都是2选一,你在学校学的时候可能两个都学,可能只学一本书,你在做题的时候做那道题就好了,两个题都是15分,你只拿一道题目的分数就够了。

力学里边各位高2的同学,如果说对物理非常了解,你可以看一下具体每个题目考的内容。这里边我相信主持人也好,我们的化学的老师、生物老师都能看到一个词出现非常多,叫做“斜面模型”,这个东西说明我们的考试题非常注重基础,因为斜面这个东西我们高中物理里非常频繁去讲,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模型,但是基础并不是简单,它可以和很多内容结合去考核,比如说当天题目最后上了热搜,那道题目就是最后的物理压轴题,说的是一个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有50个减速带。这个问题其实和生活结合。另外一方面,它也是一个多过程的功能关系和斜面模型结合。所以,我们的题目还是着重基础,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又有一些变化。

像18题就考的是一个航天科技中的物理问题,其实这种题型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因为现在的高考会考察大家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里边有一项就是让大家去了解航天科技,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进展,来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心。

这道题讲到“天问一号和“天和空间舱”,前段时间刚发射,紧密地去结合,让大家体会到我们学了物理之后确实能够去了解一些科技进展,学有所用。

像电学里边其实也是非常强调基础的,比如像19题,19题是静电场图像信息。这个内容其实我们在学电场的时候是频繁地用电场线、等势面去直观地描述电场的信息的,考试题也就出了,非常看重基础。

16题是两个带电的传导线,它周围的磁感应强度的合成。这个内容也是我们课本里边非常基础的内容,你只要学会用矢量的合成法则就可以做这道题。

21题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这道题目里边是两个方框进入匀强磁场,它要考虑电磁阻尼。

25题就是它特别注重数学能力的考察。这道题目的难点就在于数学上边,我们数学里边学一个东西叫做三角函数,有一个sin(α+β)、cos(α+β)的公式,很多同学学了数学之后说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好像只有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能有点用,这道题你会发现在物理里边很神奇地出现了数学的公式,你用到了那个公式,这个题就会变得比较简单。如果你说上考场的时候忘记了,其实你做物理都做不出来,所以物理的难度有时是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的。

后边这些内容也都是非常常规,非常稳的一套试卷。像33题考的这两个也是经常去考,理想气体状态图像,还有活塞问题,当然这两道题因为它是选考题目,33题和34题是选考题目,其实它的难度都是非常合理的,基本上不会说出现某道题特别好作答,另外一道题特别难作答,就是非常合理。当然,每个题也是分两小问,从1往2走也是有一个升级的,第一问可能同学们做起来都是比较轻松的,但是第2问它就对你的知识的灵活运用是有一些要求的。

好的,所以整个来给大家讲这个命卷趋势的话,我觉得首先是稳,当然稳中还是有新的内容的,有一些趋势能够看到的。比如说命题特点,第一个叫立德树人,我们的高考试卷每年都会有很多关注科技进展、关注生活情境的内容,让大家真正地学有所用。

董跃然:不仅是物理,其实化学还有生物里面每次都会有很多这种时事热点或者一些前沿的科技会融合进来,进行一些综合性的考察。

段麟飞:像最近生物这方面的话,新冠疫情现在不只是我国的热点了,也算是世界的热点,所以像新冠疫情也是在近两年的高考当中频有出现。

董跃然:对,像化学里的各种制药或者是新能源,也都是有相关的一些需求。

俞伯勋:对的,所以说同学们其实在学习之余也可以看看新闻,了解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进展。还有第2点是图像阅读能力,其实我们刚才那些题目没有放图,但是后边我们会有一些题目的图片,你会发现这些题目都特别强调图像的阅读能力。因为我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其实有一句话,就是你图像能够呈现很多的信息,我们知道一图胜千言。在同学们随后的发展中,比如说你进入大学,以后进入工作,对图像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远的终身受益的能力,所以我们高考也会考这些点,让大家从图像里边提取信息,然后灵活地变通来作答。化学和生物是不是也是一样的?

董跃然:对,今年化学的题目里面对各种图表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还是蛮高的。

段麟飞:而且不只是图表,像生物还会给出大段大段的材料文字,让你去阅读,让你去分析,这些其实也是相对头疼一些的。

俞伯勋:当然我们物理那边可能和生物、化学比较特别的就是我们对数学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

董跃然:对,今年化学和物理应该就反其道而行之,今年的化学对于计算的要求相对来讲会放低了一些。

段麟飞:其实生物对于计算的要求一直都不算特别高。

俞伯勋:我们对数学能力的要求相对化学和生物来说会强一点,尤其像代数运算、几何关系,在物理里边经常是作为一个考点去考察的。那么有什么用?我觉得各个科目之间,我们的理综为什么要放在一套卷子上?因为像物理、化学,这都是物质科学,生物的话生命科学,它都是在整个科学这个体系下的,数学的话当然也是属于我们的基础。所以你是学了知识之后不仅要学以致用,你还要融会贯通,把数学学的内容用到物理里边,这个也是一个强调的点。当然最后回归课本,你会发现我们整个试卷是非常注重基础内容的,除了刚才讲的斜面模型,其实我们的题目,像全国卷考的力学的试验,其实就是一个云加速运动,是一个很基础的试验,我们课本上也有。电学的试验是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两个试验都非常地基础,但是在基础之上,这个题目可能也是有一些变化的,需要你在一个新的情境下去探究,去找到这个题目独特的一些点。所以我们的高考,今年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有这些,当然我们可以结合着题目,结合着新的一个核心素养相关的来去跟大家讲一讲。

像我们的高考在改革了以后,其实它特别强调一个东西叫“核心素养”,就是素质教育,那么我们物理里边提到核心素养就从这四个角度出发,第一个是物理观念,第2个是科学思维,这两者其实我觉得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全国卷里面有一道题目,这个玩具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玩过,其实就是两根绳中间套一个圆盘,你拉扯的时候它会发出声音来,然后这个旋转得非常快速。这个装置你在生活中认识到它,你可能觉得它就是一个玩具,但是在物理里边,如果我们要建立物理观念,你要去研究它,其实从运动的角度上去研究它,从受力的角度去研究它,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它,甚至说它为什么会发声,你都可以去研究。所以这个地方,慢慢的我们会发现为什么生活中的题目会加入到高考中?因为它要培养大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建立一个物理关联,用科学的思维去处理这些问题。像我们的减速带的题目,很多同学都说。

段麟飞:很实用。

俞伯勋:对,说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题目也是源于生活,通过这个减速带场景大家就能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比如很多场景,学校门前就有减速带它有什么用。

段麟飞:而且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俞伯勋:对,是的。像第三个点叫科学探究,这个点在我们的试验题里边是经常出现的,我们的试验题它是从课本上基础的试验里边摘出来的,但是它每次都会有一些变化,所以需要你通过我们的材料给的信息也好,我们的图像给的信息也好,去探究出来我们最终要研究的这个科学的目标。当然,还有一个东西叫科学态度与责任,比如说我们今年的全国卷里面有一道这样的题目,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放射性的核素,它前边会讲这个背景,这个是医疗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其实像放射性,在物理上发现了它之后其实有很多应用,当然有些应用是有害的,有些应用是好的。所以当你在有一个科学发现了之后你就去想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态度,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责任,像这种题目它把放射性的元素运用医学治疗,造福人类,当然是好的一个应用了,当然也有去制造武器、原子弹。所以,这个点也会去考。

那么这四个点其实是核心素养的考察方面,我们的题目你可以看到处处都渗透着对素养的考察。

好的,我们拿几道题目给大家来针对性地去看一看。比如像这道题目,这道题目大家看到之后,就是和我们前面讲的两个点是有关系的。一个点就是图像的阅读能力,你看,这个题目里边的信息它不是以长段文字的形式给到你的,而是以一个图像,给到了你受力的时间图像,以及我们物体运动的加速的图像。本身这个模型在高中物理里边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模型,叫板块模型,但是它通过图像的信息给到你之后,它也是稳中有变,让你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这个模型的一些细节,然后来作答。

像下边这道题,这道题目它就和科技进展有关了,它里边讲到的是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同学们学物理的时候,会不会关注每年的诺奖?像每年冬天的时候去颁这个诺奖的时候,大家会不会去看一些资料,去了解了解它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你了解了之后,可能对这道题来说你就非常熟悉了,它本身讲的就是黑洞相关的内容。当然,其实我们处理的时候不需要特别深奥的知识,只需要用高中范围里边的开普勒定律就可以了。

像后边这道题也是,像这个是我们的第14题,也就是说同学们在做理综题的时候,如果你按照顺序答,第一道遇到的物理题目,非常基础的一个题目,这种题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像动量守恒,动量守恒这个章节里边是经常遇见的,所以看到我们的高考题目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的。

董跃然: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好像之前曾经做过很多这样的题。

俞伯勋:对,你看跃然老师都说了,他是化学老师,他做物理题都做过,是有印象的。像这个题也是非常重视我们的基础的概念的,像这个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我们是接触过很多的,平时的训练也非常多,在考题的时候,你能不能很快地提炼出你对那个模型的一些总结的结论,如果提炼出来了,可能这道题目很快就作答了。

好的,关于真题的讲解内容就到这儿。

主持人:好,感谢俞老师给我们的分享,辛苦俞老师再为我们的22届考生备考物理提一些小建议。

俞伯勋:其实刚才我也准备了这块内容,因为我们分析这个考题,当然现在高三的同学可能都已经放松了,他来看我们的讲座主要是有估分的需求,当然还有更多的是高一、高2的同学,他希望通过这个高考题目的分析来得到一些未来学习上的建议。所以,我们这样就针对高2升高三的同学,也就是现阶段他们读高2,但是明显这一届学生考完之后他们就该高三了。他们进入暑假,进入秋季之后,就会进入一个一轮复习的阶段,所以我们针对这方面多提点建议。

一轮复习是同学们对高中物理知识一次全面总结的复习,也就是说你之前的知识点如果有什么疏漏,之前可能听的不是很认真,那么这一次就不能再荒废下去了,一定要跟紧了,把这个知识吃透了。我们的知识复习是需要全面的,当然也要详略得当,因为我们高考的题目你分析发现,你发现力和电磁占的是绝大多数的,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要多去详细一点地研究了,有些知识点确实考的是比较少的,我们可以适当地节省一点精力,不然的话你把大部分精力浪费在这些可能考察比较少的内容上,你的效率就比较低了。

然后,我们高考题目考的比较多的是基础模型,那么就需要大家非常熟练了,像我刚才讲的斜面模型,你看到了之后你应该回去赶紧看一下它相关的结论了,你在平时的练习中、平时的训练中,把这个结论都积累下来,你总结归纳了以后,相当于变成一个更高级的结论,2级结论,记在脑海里边,上了考场你当然做的就很快了,也就更加熟练了,更不容易出错了。

然后,我们的高中物理全面总结复习在一轮复习中其实有两个具体的点要给大家提一提。第一点,是我们的笔记。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笔记相当于对最后所有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了,基本上是不能有什么疏漏的地方,所以你这个笔记要记得非常好,基本要把它整理成册,以供你随时翻阅,你在后续如果哪个地方有疏漏,有不明白的地方,去翻看笔记,去针对性的把它补强,所以我们的笔记是很重要的。第2就是我们的错题。因为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他的错题并不是说错了一道他就记住了,他长记性了,以后就不错了,他很多时候反反复复的,因为我们的错题其实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条件反射,或者说你做了这道题你就是会疏漏,就很容易疏漏,这是盲区。所以你对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在考试前针对性地去复习一下,提醒自己这个点你以前犯过10次错了,这次不能再错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还是考的是一些基础模型,还是考的是一些常见易错点。

当然,我们的同学们如果说是全国卷的地区,他们在高三的时候进入一个理综卷的整合的答题,以前是分开考,但是高三的时候我们会整合到一起,那么你怎么样去分配时间,你怎么样在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课中间快速地思维消化,是需要大家去开始熟悉的。

所以一轮复习给大家这些建议。

然后我们到了来年就会进入2轮复习,相当于说是对一轮复习的一个补充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离高考更近了,所以说对规范答题与考场状态会有一些要求,所以我给大家建议是,首先,2轮复习,我们的目标是查漏补缺,一轮复习的时候你已经全面地扫过一遍了,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弱点其实是你自己知道的,很清晰的,你是有一些薄弱环节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练习就不能说全部铺开去做这种套卷了,而是专题去把一些薄弱环节给它补强了。然后,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可能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你对知识点整体的一个掌握,对于一些难点或者说一些比较偏的地方,可能你照顾的不是很多,在2轮复习的时候我们就要查漏补缺把它们补上去了,如果你的水平非常高,那么你就要去挑战一下最后一道题了,最后一道题做的时候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些基础模型就可以解决的,它可能需要你有一些灵活的变通,所以这个地方你就需要有个能力提升了。

第2点,就是我们的高考临近,同学们的答题一定要规范起来了,你要严格遵守我们的答题规范,用模拟训练的方式。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答题,或者自己做练习题的时候,他也不用草稿纸,在卷子上就写,草稿或者说写得非常乱。那么你发现你在高考里边,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做的话,你的草稿纸非常凌乱,你的答案可能也会因为在凌乱中忙中出错了。你答卷的时候也非常不规范,可能潦草几笔写个答案就完事了。老师可能看到你的答案是对的给你分了,但高考里就不一定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规范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2轮复习就到来年春季了,咱们的高考临近了,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越考越有信心。一模考得很好,2模考得更好,越来越好。

主持人:越来越有信心。

俞伯勋: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我关于学习建议的部分就到这里。

主持人:好,感谢俞老师,俞老师的讲解特别精彩,好多干货输出。接下来我们请董跃然董老师来跟我们聊一聊化学。

董跃然:好,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刚刚俞老师对咱们高考物理的一个深度分享。

首先,先给大家讲个段子,每年的高考可以说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高考化学考完之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小笑话。全国乙卷它的有机合成推断那题给出的一个药物是一个治疗失眠的药物,然而考完了全国乙卷之后,很多孩子回家之后都开心地睡不着觉,这东西就很好玩。然后,北京卷考完了之后,这道有机合成推断那题它就上了热搜,为什么?这道题它合成的是一个治疗抑郁的,抗抑郁的一个药,发现这帮孩子好像都没看明白,都没推出来,然后就抑郁了。所以说,其实每年都会有一些非常好玩的段子。

今天我关于化学的讲解主要也是局限在趋势方面,毕竟很多题目都还没有出来,如果想要听到我们更全面一些的试题解读,大家可以扫描一下这个2维码,因为我今天确实没有那么多真题可以拿到手里给大家输出,只能拿一些已经公布出来的题目聊一聊。

首先跟大家聊一聊整体今年高考化学的考察趋势。其实每一年高考化学考察的大趋势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重点还是一个稳中求进的大趋势。因为每年,大家都知道,如果高考的题目变化太大的话,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学生自己考试的适应,都是很困难。所以,每年考试的知识点或者题型上变化不会特别多。这里面所谓的“进”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一般来讲,我们会创造一些新的情境或者说是引入一些新的考法,去把一些当下的时事、前沿科技纳入进来,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察。像今年也引入了很多比较新的情境,比如说我们的碳中和,包括航天相关的一些科技都会被纳入到考题里面。而且今年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背景,一方面疫情对于考生的复习、学习都有很多影响。再就是很多地区在今年也是刚刚切换到新高考的模式,自然而然“稳”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保证大家能够进行一个平稳的过渡。

以上就是化学大的整体的考察趋势。

主持人:董老师,我想问一下,针对您刚才提到的我们的这个化学高考的趋势,针对22届的考生来说,他接下来应该关注哪些重点内容?

董跃然:主要有三大方面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也是结合目前咱们已经能够看到的试卷去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

首先,可以发现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越来越重视将化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结合,并且强调化学这门学科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之中所呈现的一些贡献。所以你可以看到题目中会大量引入前进科技或者时事热点,并且它会逐渐引导学生一方面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就是关注整个中国这个国家在一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包括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当然,也会权衡一下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因为化学这个学科大家应该都知道,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某些工厂可能会有一定的污染性,于是近年来整个绿色化学也是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大家都非常关注。

举个例子,全国甲卷的第28题、第35题都考察的是与“液态阳光”计划有关的,这个东西就是利用一些先进的科技去减少碳排放,本质上还是减排。包括北京卷的第15题、河北卷第16题、全国乙卷第7题,它所考察的都是最近的高频热点叫碳中和、碳达峰,因为我们承诺了要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之前做到碳中和,这也是最近的一个高频热点。北京卷第18题考察的是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包括湖南卷第1题,直接上来就涉及到湘江流域的治理和修复。这些本质上都是在考察绿色化学,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必然而然是要照顾到环境的。因为人类毕竟目前唯一的生存家园就是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相信这一点在生物里面应该体现的也很多。

段麟飞:对,其实生物里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保护地球不是因为地球需要你的保护,而是人类自己需要保护。

董跃然:因为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确实会利用很多地球的资源,地球也确实为我们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所以我们人类自然要照顾好现在的地球母亲。当然最近很多题目也都会与前沿科技进行相关的结合,比如说嫦娥5号探测器的发射可以算是一个举国瞩目的热点,在全国乙卷的第11题里就进行了考察。全国乙卷的第27题考察的是一个氧化乙烯相关的题目,氧化乙烯也是中国的很多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在新材料领域做出了很多巨大的贡献。包括全国乙卷第12题,它本质上是一道电化学的题目,它跟课内有很多结合,课内讲到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本质上是氯碱工业的一道题。它跟电化学结合之后放到这里,解决了一个工业生产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就是沿海的发电厂会用海水进行降温,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那个海水里会滋生一些微生物,怎么对这个管道进行保护?这也体现了我们整个高中化学或者说整个化学这个学科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内容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价值,再次强调了整个化学学科对社会的高贡献,让同学们去重视,别感觉学了化学是干吗的,难道是为了考试吗?当然不是,其实化学这门学科在未来的工业生产或者是你自己的生活之中,比如女孩子特别喜欢的护肤品、化妆品等等,其实都跟化学是强相关的。全国乙卷考察到了一个高钛炉渣的处理问题,也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实际应用。

第2个层面需要大家关注的,就是今年的全国卷明显降低了对计算的要求,往年的计算题目很多孩子都是一到计算傻一半,大家基本上都心里有数。而今年,计算难度一方面降低的情况下,它却加强了对一些关键能力的考察。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题目。

全国甲卷第28题,它在考察2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包括全国乙卷第28题一氯化碘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这些题目都是往年在反应原理这一块经常出现的一些高频题型。往年,每次平衡常数的计算基本上失分率都会非常高。但是今年,包括全国乙卷第35题是物质结构的选考题目,它在后面的空间占用率的计算上,它们整体的要求都是只要求列出表达式即可,并没有要求你计算出来最终的具体数值。这对很多孩子就友好了很多,它还是更多重视了你对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还是重视基础,回归教材上一些基础的定义和公式。

提升的一些要求是什么?加强了一些对关键能力的考察,这里面主要是刚才物理老师提到的对一些图表类的处理问题,需要大家去强化自己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给到你一些陌生的信息或者给到你一些比较熟悉但是变了一些呈现形式的信息,你要能够更加有效的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去进行一些加工处理,变成你自己解题的过程之中可以用到的一些东西。

第2个,需要大家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化学这门科目,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题目的命制上,它的连续性其实是非常强的,化学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它整体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螺旋性递进的过程,像数学的很多题目的考察可能综合性并不是特别强,它可能都局限在一些小模块里进行综合,很难把各大模块之间进行综合的关联。但是在化学题目里就不太一样,化学很多情况下虽然也有相对比较明确的模块划分,但它可以把很多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察。

接下来要强化自己探索归纳与论证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大家重视课本内的一些试验,并且能够把这些试验的相关思想推广应用到其他新型的题目或者素材里去。

给大家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这道题是2021年全国乙卷第13题。这道题大家看这个图像感觉特别简单,这不就是一个线性函数吗,感觉没什么难的。其实这道题本质上考察的是什么?还是考察我们往年都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平衡常数的定义,还有公式的基本理解,还有推导的能力。这道题整体的分析思路跟我们往年高频出现的分布函数这类题型是一脉相承的,它里面隐藏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很多孩子遇到这道题目的时候可能上去率先想到的是课本上一些基础的定义还有公式,但是他拿到这些公式之后,想完了之后不知道应该如何进一步应用,然后开始进行了一个复杂的推导过程,最终往里去代数,然后计算。其实这道题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这里面隐藏的最关键的一个信息就是它的PH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如果大家对往年的高考题比较了解,有很多高一、高2或者现在马上要升到高三的同学,如果你做过一些往年的高考题,你会发现在往年分布函数这一类题目的考察里经常也会出现到PH的调节问题。PH的调节本质是你需要加入一些外部的其他试剂,这些试剂并不是题目里给出的这些东西,比如你可能会加碱或者加酸,这些东西会引入什么?会引入一些新的杂质离子,因此可以直接判断出来那个C选项就是一个错误的选项,因为那里面并没有你调节PH所需要用到的一些额外的试剂。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需要进行一个复杂的计算,它是对一些基本的学科思维进行了深度的考察。

再来看一下2021年全国乙卷第26题,这道题其实结合了课内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概念进行的考察。整个这个图表很多孩子在课本上或者平时做的练习册里应该都有见到过,毕竟调铁的沉淀的PH,算是比较高频常见的一个练习题,包括后面这些都是大家在课内就比较常见的一些信息。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大家对于这些图表类的数据处理,数据的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包括湖南卷第15题,同样考察了我们对这些图表里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去应用到后续的相关题目里。

再来看一下2021年全国乙卷第28题,这道题出得非常巧妙。可以看到又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近几年都特别喜欢画直线,原来喜欢画曲线,感觉这个图看着就不想看,特别难。今年,看这个图感觉特别想看,但是发现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它非常巧妙,它把我们平衡常数的对数,还有温度的倒数给它进行了一个关联,绘制成了这样一个线性关系。它本质上考察的还是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趋势,你只要把这个点看明白了之后,再结合图像里给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其实就很容易得出相关的结论了。

包括全国甲卷第12题,它也是通过阴阳离子的浓度对数关系图给你一些相关的信息,让你去计算两种难溶电解质的电力平衡常数问题。本质上还是强化了学生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呈现形式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各种图像、各种表格,这些对于很多孩子而言,他最大的困难不是他不知道课本的知识,而是他见到这些东西之后比较怵,他对于这些信息的处理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而这些东西在近几年的高考题其实是在逐步强化的。

第三条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回归我们的教材,去重视我们课本上的基础内容,同时提升学科素养,学会将课内的相关知识进行向课外的推广、迁移和应用,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发现近几年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尤其是新高考试卷,新高考试卷很多题量都是有加大的,因为拆分之后答题的时间更加充裕了,尤其是选择题,原本可能是六道题,很多地区可能会加上一些多选题,加进来之后整个题量是有明显的扩充。在此基础之上,加了这么多题,又不可能都去考察难题,一般只会保留2-3道比较有区分度的题,剩下的题目更多的还是对基础知识进行考察。所以,这个更有助于去引导各个中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课程的标准,以及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第2点,它会不断地去创设新的情境,考察学生对一些相似概念或者说重要的学科术语比较辨析的能力,本质上就是你课内学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课内的东西又不会直接去考察你,因为毕竟直接考察你,其实很多孩子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他会死记硬背,这个其实是整个高考不希望见到的,不希望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处于死记硬背的模式,因此它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自己学到的这些知识进行活学活用,用学到的知识能够推导出来一些其他和它相似的概念或者相关的题目。同时也转化了整个考察的思路,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去背诵和记忆一些基本的概念,能够挖掘出来这种题目背后考察的核心知识还有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把这些底层的知识和核心的分析逻辑掌握了之后,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类似的题目学习起来都会非常简单。同时,也会鼓励孩子勤于思考,如何能够将现阶段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之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包括今年整体试卷的难度是做了一个调控的,同时也会把整个题目的难度梯度进行合理分布,进一步去落实高考的改革理念。

首先,增加了基础题的数量,这个尤其是在新高考里面体现是非常明显的,新高考题量扩充,扩充的主要是基础题目,保留的题目、高区分度的题目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而且考察的主要还是学生的学科思维。

第2,它会进一步减少陌生的情境。往年高考是非常喜欢出一些陌生情境,让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的素材之后感觉读起来好像有点晦涩难懂,但是今年你会发现它愈发地重视课内这些基础情境的考察,很多内容在我们的教材上都有所呈现,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回归课本,因为课本上会有很多,生物和物理应该都有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拓展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多时候都会以素材的形式呈现在高考题目上。这些情境大家熟悉了之后,再去结合课内一些基本的元素和基本的试验操作,再去进行综合性的答题,你会发现好像就容易了很多。

第三,减少计算量。刚才已经说过了,更加重视去考察原理。

这里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9题,这道题四个方程式考察的全是课内的基础反应,都是大家在课本上见过的。这道题进一步体现了高中化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方程式的要求和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是有显著差异的。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更多研究的是这个反应它能不能发生,只进行一个定性的判断就可以了。而高中阶段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的研究会上升到定量的阶段,物理也是一样,都体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变化过程。你会发现这道题里面,比如说B选项,过量的铁粉,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过量的铁粉它加进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不是应该把三价铁还能还原回去,它生成的是不是应该是一个2价铁?这些都是会考察到的相关内容。

接下来再来看看2021年全国乙卷第12题,这道题就是我刚才在最前面提到的,它是一个工业生产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它是沿海的一个电场,用海水去做冷却水,这里面会有一些微生物,它需要去解决一个管道清洁的问题。这个东西本质上你会发现它就来源于我们教材里面的氯碱工业,它只是对氯碱工业进行了一个变式考察,把它就应用到了这道题里面。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这道题跟平时做的题不太一样,其实它就是我们课内基础知识的一个变型。

接下来看一下这道题,这道题就特别好玩了,这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这是一个治疗失眠的药物,全国乙卷第36题,很多孩子答完这道题之后开心的不得了。

段麟飞:你确定真的是喜欢吗?

董跃然:我估计很多孩子可能当天晚上就得来两片,高兴得不行。这道题其实还是蛮出乎我意料的,因为一般来讲各种药物的合成往往会考察相对比较先进的一些前沿科技,但是这道题我特意去查了一下知网上的相关论文,这道题的素材它的信息来源居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这个题目的素材,这个药物在平时实际生活中已经不是很常见了。这个药物的主要研究局限在1980-1990年之间,在这个阶段研究的相对来讲比较多,那个时候国外有很多相关的文献,我也是进行了相关的阅读。这道题整体出现了多处的取代反应没有给出任何信息参考,让你直接去依据我们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推导的。这个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可能稍微有点困难,但其实它也进一步强化了我们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很多内容其实都可以根据我们课本上一些类似的反应进行推导,它与课本上一些常见的反应是高度相似的。

比如说这道题的第一个信息,第一个信息它的本质上是在干吗?其实它是脱去一个小分子和卤化氢发生的一个取代反应,这道题的信息与新版人教教材里面有一道习题给出的信息,其实分析逻辑是高度相似的。如果同学平时有注重课本上或者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注意到课本上一些相关的题目,在解决这道题的时候把相应的思维进行一下迁移就很容易了。包括今年的湖南卷也考察了一个有酸酐参与的取代反应,它也是脱去了一个小分子的乙酸最终发生的一个取代反应,它本质上的分析思路其实都没有太大差距。

包括乙卷这道题的第2个信息,第2个信息考察的有点类似之前课本上或者一些练习题里见到过的缩醛反应,因为平时大家做题的时候,缩醛反应应该出现的频率还是蛮高的,它本质上考察的还是一个碳氧双键的加成,然后再脱水成醚这样的一个过程,跟缩醛反应比较相似,它属于缩醛反应的一个变式。包括河北卷第18题,它的信息反应和这道题的信息反应也是比较一致的。它也是对碳氧双键先进行了一个加成操作,然后再消去一分子水形成双键,这个和课本上的羟醛缩合反应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对它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变型。一个是自己成一个双键,另外一个在这个地方它也是成了一个双键,其实差不多,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加成的东西不太一样。

还有一些其他的题目体现出来的也是类似的内容,比如2021年湖南卷第9题,考察的是一个课内常见的滴定图像,给你三个不同强弱的酸,让你去比较酸性的强弱,再比较一些相关的,结合速率平衡进行相关的考察。

接下来,2021年北京卷第6题、第9题、第10题,都是对课本上一些基础试验的思考,包括2021年北京卷第19题,它是从我们比较熟悉的氯气制备的试验出发的,把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原理进行了综合考察。

整体这些题目所体现出来的还是要求孩子们,包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一定要重视基础,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夯实之后再去进行拓展,再去进行推广的迁移应用。这基本上就是今年高考需要注意的三大趋势。

主持人:好的,感谢董老师。我们知道今年很多地区都已经切换成了新高考的模式,关于新高考,您觉得“新”主要体现在哪儿?

董跃然:其实新高考所谓的“新”并不是说考察的内容有多么新颖,因为我们还是说要“稳中求进”。所以,新高考的新主要体现在考察的形式还有给到的一些素材信息上去进行一些相应的创新,它核心考察到的知识内容、知识模块还是不会发生太多改变的。

新高考最主要体现的就是选择题上的变化会非常明显,因为时间改变了,题量也进一步加大了。自主命题的这些地区选择题的题量对比全国卷一定是普遍边多的,全国卷六道单选题,而自主命题的这些地区大多数都是引入了多选题目,题量相对比较富余,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空间对我们这些基础的知识包括核心的素养进行考察,更加全面,也是紧扣我们对整个考察趋势的分析。

大部分地区的试卷难度或者说整体的分布情况,除了河北,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与八省联考时候的命题趋势是基本上保持一致的。新高考地区拓展出来的这些新的题目一般都是怎么命制的?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往年高考全国卷之中的这些常见的主流的选择题型。另一方面,有些新鲜的题目是怎么出来的?其实是对我们往年全国卷之中的一些大题,把它的内容进行了一些简化处理,把它的信息进行了一个缩减,把它的难度也进一步降低,然后把这些原本在大题中考察的内容提前到了选择题里进行考察,这些题是这么来的。看几道例子。

2020年山东卷,在2020年国家统一命制的一个新高考试卷。比如第8题,大家一眼看上去知道是工业流程相关的题目,工业流程的题目往年在全国卷里一般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呢?往往都是全国卷的一道大题,而在2020年的山东卷里直接提到前面。而在今年的新高考里,湖南卷的第6题、河北卷的第6题,其实也都对工业流程的题目进行了一个相关的考察,都是把工业流程的题目进行前置,当然后面并没有摒弃掉,后面依然是有流程大题出现。

山东卷的第14题就是往年在反应原理那道题里对速率平衡相关问题的一个考察,只不过它将这个题目的信息和素材进行了一个简化,也是提前到了选择题的部分。

接下来再说一说2020年全国卷一和全国卷2。刚才我说了两大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往年的全国卷的基础的题目。另一个来源才才是对于大题的改编。

2020年全国卷一和全国卷2其实都体现出来这样一个反应的循环历程的相关考察。再看一些比较好玩的东西。

2021年湖南省的八省联考,出了一套适应性的试卷,这个适应性的试卷里一方面考察到了反应的循环历程。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看着眼不眼熟?图像感觉高度相似,其实就是把速率平衡问题进行了前置,再结合上2020年全国卷里反应的循环历程的题目进行考察。它在2021年实际命题的过程中是怎么考的?2021年湖南卷第14题在实际命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将2者进行了结合,做了一个综合性的考察,这道题是这么出的。

新高考地区试卷选择题的题型基本上就是以往年全国卷的题型为主,偶尔将几道简化的大题放在前面进行考察,提前到选择题之中。

还有一个地方要提醒一下大家,是北京地区的考生,一定要注意切换了新版人教版教材之后,“物质结构”这本书被纳入了教学的范围,其实往年的高考可以看到北京地区是不考“物质结构”。但是今年由于新版人教教材的加入,后续应该可能会陆陆续续更加重视一些以配合物作为素材的考察,去联合其它的知识,联合其它的模块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命题。

这基本上是整个新高考的一个大的趋势。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关于化学的一些选科建议。

因为今年新高考,很多孩子对于科目的选择也是比较困惑,我本人一直就职于学而思网校的高考研究所,长期研究高考的升学还有相关的一些工作。

最近跟我们的伙伴一起出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讲解一些大学包括专业的选择。简单说一说化学的一些选考的建议。

首先,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未来进入大学之后要学习的专业有足够的认知,并且提前去做好规划。你会发现大学的专业选择才是在你高考阶段选择科目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有的同学可能比较想学习医学、药学或者是化工材料环境等等相关专业,或者是将来准备在这方面去进行相关的工作。这些同学由于专业招生的限制,是必须要选考化学的,这些同学没得考,选就完事了。这里还有一个提示,很多工科专业其实也会开设大学化学这门课程,北京化工大学比较特殊,大家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为什么要学大学化学了。之前有一个考生非常悲惨,他没有选择化学科目,但是他最终考进了北京化工大学,后来就不幸由于大学化学实在学不明白回去复读了。所以,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务必重视,如果没有高中的基础,大学化学确实是一门很容易挂科的科目,尤其是进入一些好的学校去进行学习化学,其实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选考化学,它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专业排名的面还是比较广的,它的排名基本上位居于第2,仅次于物理,物理确实是有绝对的优势,报考物理基本上什么专业都能选。

俞伯勋:比如像大学里的工科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我们说物理的基础是数学,但是那些工程类科学的基础是必须要有物理。所以,它们在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必须要高中报考物理才能报考。

董跃然:甚至有某个学校的金融学专业也是要求学物理的,不点名是哪个学校了。原因是什么?其实特别好玩,这个学校每年金融学报考的人非常多,但是它还有一个专业叫做——计算机,计算机报考的人数相对来讲就比较少。为什么它要求选考物理呢?其实是为了有些同学报了金融专业,但是分又没有被录进来,他又服从了专业调剂,能帮自己在计算机系招招人,还挺好的。其实物理的要求还比较高。但是化学的专业选择面也不是很差,基本上是排名第2,也是很高的。而且大部分同学为了专业选择面更广往往都会选考物理,而物理和化学学科,理化不分家,这时抱大腿就抱得彻底一点。化学和物理学科的学习思维其实是高度相似的,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所以,你选了物理和选了化学之后基本上是在用同一套思维学习两个科目。

整个数理化生这些科目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答案相对来说都是更加客观的,它的主观描述性的题目往往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这基本上是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样排序下来,生物可能稍微主观题更多一点,化学可能比物理稍微多一点,物理可能比数学多一点,数学基本上完全没有主观性的描述。

整体你会发现选择化学一类的理科会导致分数更加稳定,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像答一些阅读题还能答答踩分点。

主持人:欺负语言老师不在。

董跃然:有些地区可能选考化学的人数会比较少,选考化学的人数比较少可能就会启动保护机制,这里会有一些虚拟的学生给你垫点,导致你最终在赋分制的情况下最终的分数不会太差,你跟前面学生得分值差距会进一步拉小,可以弥补学科劣势。

主持人: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一下,这也是所有家长和学生想问的问题,您觉得在我们当前的选考政策下,什么样的孩子比较适合学化学?

董跃然:第一点,专业的选择上,如果未来想要从事一些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对于化学的选考有所限制,这个孩子一定会必选化学,没得跑,只能选,不选这些专业报不了,未来这些工作你就干不了。所以,也别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报就完事了,就得选,就得考。

第2个层面,如果有一些物、化、生,或者是其它各个科目赋分的分值差距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又比较想冲刺一个稳定得高分的学生,其实比较建议选择物化生这样一个组合,因为它的整体会保证他的分值总分比较高,而且分数也会比较稳定。

另一个层面,如果各科分值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就需要去赌哪个学科选的人数更少,能保证自己的赋分更高,也建议大家去选一选化学。

这三个层面。

主持人: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化学有很多需要去记、去背的相关内容,知识很复杂,链条也很复杂。对同学来说一个难点是很难拿分,就像您说的都是客观题,没有主观的成分在。能不能给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建议一下如何更好地学好化学?

董跃然:我得先纠正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学科,它可能是一个学习误区,它真的没有那么需要大家去死记硬背,而且高考也并不提倡大家去死记硬背。这个误区最主要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中化学的学习,因为初中的化学学习只有一年,它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也相对比较少,而且中考的考察范围要求的相对比较窄,基本上是局限在课本内容上,课本上有的就考,课本上没有的就不考,就导致可能初中很多孩子在学习化学的时候真的是在最后阶段冲刺复习,靠死记硬背拿分数,真的拿到一个不错的分,就养成了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感觉化学这个学科是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化学这个学科还是非常强调学科的学习思维,给咱们所有的高中生提一些学习化学的相关建议。

首先,新高三的学生其实马上也要开始一轮2轮复习,明年也要走入考场,经历跟今年差不多的操作。对于这部分孩子而言,尤其是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一轮复习主要讲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回顾,这个过程当中基本上是夯实自己基础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到了2轮复习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讲解那么多细枝末节的一些细致的基础知识。所以,在一轮复习的阶段一定要重视回归教材,把教材上这些基础的知识、基础的实验、基础的一些反应都看熟,一定要能够做到熟练地掌握,重视一些相关的细节,尤其是各种课后的信息、课后的素材,包括一些书本上的练习题,这些东西一定要多看、多记。

第2,将基础的知识进行刻意的关联。因为化学这门学科不是特别零散的,很多知识之间都是有很多关联性的,可以学完这个模块的知识再想一想这两个模块能不能合在一起,或者今天学了这个知识,明天学了另外一个知识,尤其是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今天学完这个卤素,它能干啥?其实就是一个工具,上来就是为了下去,就是为了引入其它的官能团的,这就很好玩。包括什么叫学科素养,在学习有机的过程之中,酸酯醇醛这样的一系列整个流程思维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要熟练地将我们这些课本知识掌握了之后进行一些刻意的关联,去刻意地训练和培养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一个推广迁移应用的能力。

第三个层面,需要去反复地钻研,一定要吃透这里面的高考真题。近五年的高考真题永远是大家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质量最高的命题题目,而且你会发现由于我们高考整体的命题趋势是一个“稳中有进”的趋势,它每一年考察的题型其实是有一定相似度的,包括它涉及到的知识模块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所以,对于往年高考真题的研究其实可以去培养你一些核心的学科思维的,因为高考考察的往往都是一些重点内容,都是需要你去核心理解的东西。所以,这些东西吃透了之后,对于你自己未来无论是大学的学习,自己可能将来工作之中都会很有帮助。

对于高2的这部分孩子,高2的知识体量其实是最多的。很多同学甚至可能在这一年学习三本教材,因为有的地区对反应原理、物质结构还有有机化学这三本书都是同时做要求的。因为必修1、必修2、反应原理这三本书是每个地区都要考的,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这两本书每个地区的要求不太一样,有的地区可能只要求无机化学,有的可能两本书都做要求,有的地区可能任选一本就可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2要学习的知识体量非常非常大,而且高2尤其是涉及到反原理这本书,这本书在高考中无论是考察的题目的难度还是分值占比都特别特别高。因此,在这一年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最最最困难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学习一定要打起12分精神,争取不能落下太多内容。这一部分的基础如果没搞好,到了高三之后,在一轮复习那么快的节奏之下真的很难弥补。虽然我们说一轮复习算是给大家开了一个口,让大家进一步地有机会去弥补自己之前没有学明白的这些基础知识。但是你会发现一轮复习的节奏其实很快,你之前如果处于一个完全没学过的阶段,这个口有点大,补不上。

主持人:差距有点大。

董跃然:对,这就有点过分了。你想这样一个事情,你一年的学习,别人学三年,凭什么?很显然不公平,除非你真的是一个天才,我也没啥说,高2的课程还是非常重要的。

估计今天来听的新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一定很多,但是来听的新高一的家长肯定不少。新高一的学生是初中马上要毕业,马上中考要结束。他进入高一之后学习化学需要注意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学习之间其实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初中的化学只有一年,而且学习就两本教材,知识相对比较浅,考察的要求比较低,基本上很多孩子确确实实到考前通过冲刺复习分数有了明显上涨,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个问题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一方面一定要重视课本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错题的积累,因为化学其实是一门研究规律的科学,你会发现做一万道题错的就是2000道,为什么?错的还是那些。所以,错题的积累非常非常重要,你要挖掘出来你错这些题目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哪些基础知识不会还是哪些学科思维不正确,避免陷入误区。

以上就是我给高中的一些学生的关于高考化学的学习建议。

主持人:感谢董老师,给我们分享的干货特别多。无论是镜头前的是家长朋友还是同学朋友,一定要拿好我们的笔,记好今天说的干货内容,尤其是两位老师都提到错题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错题本、错题本,一定要把错题本好好积累下来,对接下来的高中,无论是高2还是未来的高三,可能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董老师。接下来请段老师为我们深入解析一下关于今年高考生物的相关内容。段老师,听正式解析之前,我们聊一下生物,有很多人说生物这么简单,考题生物在最上面,觉得随便背一背不需要花那么多精力在上面,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段麟飞:董老师刚才说到一个点非常好,关于初中的习惯是否带到了高中,并且在高中是否延续下去这样一个问题。就像初中有很多小伙伴可能都不学生物,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有生物这门课,这其实因为各地的中考制度其实不一样。化学、物理起码中考还考,占的比分应该也不低,但是像生物有些地方可能直接就不考了,对应有些地区学校对生物的教授稍微欠缺一些,有些同学们可能应对“合格”之类的考试,简单知道一些东西,甚至可能学习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也是拿个东西来记一下、背一下,这些分数就可以了,引发这样一个习惯性的思维。

主持人:错误的认识。

段麟飞:生物到了高中阶段只是死记硬背是完全不行的。接下来我会给大家稍微讲一下它在高考当中的命题趋势,你从趋势当中就能看出来生物到底在注重考察哪些方面,要怎样应对它这样一个命题方向。

接下来看一下整个生物的高考概况。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卷面布局。大家都注意到一件事,关于理综卷物、化、生三门学科放在一起,但是三门学科不是按照物理做完了再做化学、生物的方式,而是插在一起。为什么插在一起?首先,看生物的布局,1—6是选择题,上来见到的就是生物,这其实因为什么呢?生物这门学科其实门槛没有像物理、化学难度高。

董跃然:主要是物理高,物理数学考的比较多。

段麟飞:一开始它是比较平和的,也方便你进入一种考试状态。因此,生物其实放在最前面,也是给学生压力最小的一种布局。做完了生物的选择题之后再去做化学和物理的选择题,物理本身是放在一起的,好处是思维不会中间断掉。大家知道物理是一个非常需要理科思维,需要数学思维的一门学科,它的连续性非常重要。

接下来看生物的必考的非选择题这一部分,它的一些填空大题方面,其实就是在所有填空题的最后,当然我们把选修抛开不看,选修是另外放的,也像它在所有非选择的必考题里面,生物放在最后。大家都知道做题的过程中物理和化学的压力会更大一些,会有一些有区分项的题做起来压力就特别大,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思考时间。但其实生物这样的题目相对会少一些,也会相对更稳定一些。所以,生物在这个位置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因为三门放在一起,时间只有这么多,生物还有一个“节约时间”的策略在里面,即使你剩下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但是你在生物这门科上能抢更多的分,所以放在最后,选考题也是放在最后,37、38两道题。因此,生物这门学科整体建议作答时间不是特别长,包括在理综占比也没有那么多,生物90分,物理110分,作答时间也是比较短的,一般来讲在35到45分钟的区间会比较合适。如果在生物上面耗费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像物理、化学有区分度的题做起来就会比较紧张、比较费劲。

讲完卷面布局之后再说一说,既然肩负着这样一份任务,它在整个高考命题趋势里就会显得比较稳定,它的整体命题趋势基本上都是很稳定的,包括每道题上面,选择题里面考几道必修1,考几道必修3,都是比较稳定,整体每本书的分值占比,说一下教材,生物一般是用的旧人教版和新人教版两种版本,现在正好处于新旧交接的时段。旧人教版的教材是三本必修: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两本选修,分为选1和选3,就是对应上面的选作题里面2选一作答一道,一道15分。新人教版版本里有稍微改动,把原来的必修3拆成了2本叫做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把稳态和环境拆开,一本讲稳态,一本讲环境。之后把选1和选3两本书合并在一起,作为选择性必修3这本书。所以,其实它的整体布局还是比较一致的,因此我们就用旧人教版直接代称。

它的整个命题趋势,三本书讲的内容的特点就导致了它在卷面上对应的命题的方式就很稳定。比如说这个必修1讲分子与细胞,这是最基础的,我相信即使没有学过生物的人也是知道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跟什么有关?跟物质有关,又跟化学有联系,它是非常基础的。基础就代表它会渗透到生物的一些概念里的方方面面。化学老师提到化学上面很多模块之间有关联,生物上关联其实会更密切。生物上别说这三本书是分开的,这三本书随便找两个概念出来都能找到连续性的概念在里边。所以,理论上如果命题的趋势变新,怎么新?可以把任何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考察一个综合性的题目都是可以的,理论上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必修1的特点会渗透在方方面面,所以真正的占比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低。而且必修1大家在学这本书的时候,因为刚上来学生物就学必修1,那时对中考的理解的延伸会更深,更容易采取一种“记住了”、“背过了”,考试上面默写过了就对了,其实完全不是,这里边就有很多小可爱在一上高一的时候学得不够深刻,发现越往后面学,生物前面没理解好,后面就更理解不了了,越理解越不好,到最后真的变成死记硬背的一个科目了,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在学必修1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真的要吃透知识点。知识点考察的范围很广,而且考察的深度其实也是可深、可浅的,可浅考一些表面概念,可深渗透在下面的任何一本书里,找一个难的概念渗透进去,也能够渗透得非常深,这是必修1的考察特征。

必修2这本书叫做《遗传与进化》,学习生物过程中会遇到的第一个大难点,学生物“谈遗传色变”。这个题在考察的里面就属于区分项的题,在选择题里必出一道,大题里也是必出一道,你要分析中间的遗传过程甚至还会有一些计算。基本上含有计算量的东西,在理综三门科里都是属于区分项比较大的题。所以,必修2其实考察的量不怎么多,但是考察的深度可能会很深。

必修3其实考察的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而且它跟宏观更接近,更容易跟生活联系在一起。像“人怎么调节自身”,我坐在这个地方我身体的温度是如何维持的,我听到别人说的话我是如何回应的,这是神经调节。刚才我说的是人、动物。植物怎么知道有阳光还是没阳光呢?它怎么调节自己?甚至更宽泛一点——生态,对生态来讲我们如何保护地球母亲,这个生态如何运行?它是一个更加宏观的概念。这一块的概念,学生们更容易感知到,而且也更容易跟我们的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像我们医学上的研究,得知道人是怎么调节自己的。环境上的保护,得知道生态是怎么运行的,才能知道怎么去保护环境。所以,必修3这本书就会考察更多更新颖的情境化的内容。

所以,这三本书的知识特点确定了它们在考试里的整体基调是什么,而且它的命题的分值占比也是比较稳定的。像必修1和必修3整体会更多一些,必修2整体稍微少一些,选修15分固定了,所以它非常稳定。

稳定的第2个方面,在这三本书里,一个学科有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高频,有低频,在考试过程中,学而思内部有一个研究所,会研究历年来高考的整体情况。现在我给大家掏一张表格来,2018—2020年分值占比的比例,柱状图有高、有低,每一根柱子对应的都是一个知识模块。这些知识模块里最高的那根柱子,从上到下是从必修1到必修3排下来的。所以,最高的那根柱子其实属于必修1,那其实是哪个知识点呢?是必修1里面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我相信不学生物的人也应当有所耳闻,呼吸光合今年还出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考完了高考试卷之后会在网上抒发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有些小可爱是这样说的,学了一年的呼吸光合,结果考试没考。它真的没考吗?其实不是,后面我会把那道题展示出来给大家娓娓道来。呼吸、光合其实考察的占比该是挺大的。

它下面还有一个非常长的柱子,那个柱子是遗传计算。刚才说的非常稳定的必修2。必修2这本书因为是固定考一道选择、固定考一道大题,这个地方的分值就很稳,它的量就很大。

下面其实还有三个小柱子,叫做“体液调节”,上面还有一个“神经调节”,下面还有一个“免疫调节”。这一块是必修3里关于动物自身的生命活动调节这一块的知识点。所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三个是关联的,有的会放在一起考,有的会单独考其中一个,有的是两个放在一起考,都有可能。这三根柱子加在一起的量也不低,这个东西考的也非常稳定。

最后的这三根小柱子叫做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都是属于生态系统这个宏观层面上的内容,所以它们也是在命题过程中往往会命一道题,就是有关于生态的,但这是三个,具体考哪个不一定,每年都会有变动,但是三个基本上都会被考,这个趋势非常稳。

主持人:段老师,因为我们看到了您已经替我们总结好了,这些“稳”我们理解,可能未来也会重点考的一些很重点的知识内容。针对这些我们认为很关键的知识内容,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没有一些亮点的题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段麟飞:真别说,今年还考了。上面的这些内容我们在今年的试题里面都能看到。

我们以全国乙卷为例,为什么以全国乙卷为例呢?因为我们现在生物新高考,很多地区要考到10号。生物往往都是最后考察的,主持人小姐姐说可能还有两个小时才能结束,像他们现在可能正在做的是生物试卷,新高考的生物试卷我们现在就没有拿到很多。但是我们能看到全国乙卷。

全国乙卷的各个题里,比如第4题考察神经调节。第6题考察的是遗传计算。第29题考察的就是大家在抱怨是不是没有考呼吸光合,只是换了一个样子,换了一个情境,其实隐含考的是光合。第30题考察的是给了一个新的情境,考察的是群落,群落里面有一个概念叫“种间关系”。第31题有一个体液调节,这是纯考体液调节,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题。2020年全国卷的一卷里就考了两道题,乙卷里又考了一个大题的体液调节,真的还挺重要的。第32题考察的是大题当中有关遗传计算的问题。

具体看一下这些题。比如选择题第4题,考察的比较基础,考察的是神经调节里有关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像“遗传计算”给了一个小的情境,这个情境给的是n对基因。大家看的时候感觉有些吓人,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吓人,大家放心就可以。

接下来再看第29题光合作用,这道题给了一个非常新的情境,它是一个特殊的2氧化碳的固定方式,其实2氧化碳的固定方式是光合作用里“暗反应”的这个内容。但是很多小伙伴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实验探究题?它当然也是一个实验探究题,但里面还是隐含着我们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的。

第30题考群落的问题。

第31题体液调节的问题。

32题是一个遗传计算的问题。

所以,高考高频的内容还是在出。但是只关注高频内容可以吗?肯定也是不行的,我不知道其它两门学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生物当中是屡有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在关注高频的东西,把高频的东西记、背了之后,发现考试考的点我平时都没怎么注意过,回来再翻课本,它出现在了课本上某个犄角旮旯里面。我们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像生物里面,在历年来,比如说2020年全国一卷里选3其实考了一个生态工程。我们注重选3的时候都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态这个东西很多地方都不会认真准备,那一年考到“生态工程”之后大家都愣住了,怎么考了这样一道谁都没有想到的题?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历年来发生还是比较多的,像之前有考到过像把选修的情境考到必修的题里,给你选修的信息,但考的还是必修的知识,很多同学看到了之后“没见过”,就很害怕。之前还有考察过延伸的知识,比如像ATP在之前的柱状图是非常少的,不但考了那个柱子,只要有柱子就代表曾经考过,那个柱子不但考过,而且考的还是它的延伸,它前面加了一个“d”,代表的是脱氧,它的氧分子少了一个,它在整个分子里面氧缺了一个,这是dATP的问题。

今年其实在甲卷里考选3第38题,里面考的是基因工程。我们在讲“选3”的时候有一个小的技术叫PCR,没直接考这个知识本身,考的是PCR,而且考得还非常深入。所以,如果你在备考时没有注重好这个小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这道题做起来感觉会压力非常大。

这是在提醒大家,我们在注重它的稳的情况下,有大量的时间肯定要放在最高频的地方。但是这些小地方真的就能完全不注意吗?肯定也是不行的,还是要把这些小的知识点一定也要着重地准备一下,如果有余力,每个知识点都要准备到是最好的,毕竟生物还是跟物理、化学有些不同,生物的知识点比较丰富,知识点也比较庞杂,知识点准备的比别人多,在考场上你见到的比较犄角旮旯的东西肯定就会比别人更心安一些。

这是它整体“稳”的情况。

既然是新高考改革,它的“新”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我给大家总结了“新”的三个趋势:

趋势1,注重基础的综合,回归核心素养。

趋势2:重视科学思维,考察实验探究。

趋势3:立足情境创新,注重信息获取。

主持人:我们这次的高考中关于新的趋势有没有一些实际的考题是跟我们这个考核要求对应的。

段麟飞:给大家看一下今年高考中哪些题体现了这些新的趋势。比如全国乙卷里第31题,是考体液调节的,这张大表格的形式,把比较相近的几个知识点罗列在一张表格里,考察这几个知识点的相同点、不同点,需要把这张表格完整地填起来,它其实就非常考察大家的基础,而且把相近的知识点放在一起综合考察,甚至还要你去比较更新一点内容,这就叫注重基础综合。而且这种题也不是第一年出现,它在去年第一次出现,我给大家对比一下去年这道类似的题。

2020年一道全国卷的题,这张表格是最开始这种全新的形式,就是把几个相关生物膜摆在一起,让你分析它的结构、分析它的功能、分析它的相同点以及差异性,还要分析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所以,像这样的题第一次出现之后,大家发现这个形式还是非常新、非常不错的,就把它沿用下来了。我们今年也保留了这样的新形式。

这是关于基础综合方面的题。

看一下遗传计算,这道题非常新颖,考到大家平时都不怎么注意的东西。不但要求你去计算其中的结果、分析中间的过程,还要求你把中间分析的过程体现出来,画一个遗传图解的东西,这个遗传图解其实是在大家第一遍学遗传,高中生物书上有一张豌豆的大表格,我们会画这个大表格,A、a分开,然后形成配子,配子再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子,这叫遗传图解。今年还要求你把遗传图解画在答题区域上。有很多小可爱平时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细节,你自己在算遗传的时候,在草稿纸上稍微打一打,画得非常潦草,即使画错了都没关系,只要最后的结果能算对了,中间有些小细节没有注意到没关系,因为判卷老师看不到这些东西。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就要求把图解画上去,就真的需要注意这个图解当中一个一个小细节。比如说基因型怎么写,箭头怎么画,到底谁和谁的箭头画在一起,会不会画错,而且像每一代里面要不要写它的亲本,要不要写它的F1、F2代等等,一些标注方面的问题就会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到了。所以,这其实也是在回归基础,越基础的东西其实考出来的时候,真正能够把这个分完全拿到手,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也是要求大家在平时学生物的时候,还是要学得更深入一些、更深刻一些。这是重视基础综合。

我刚才还提到了一个小名词——核心素养。物理有核心素养,化学也有核心素养,生物也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在接下来的考题当中也是会体现得越来越明确。比如生物的核心素养是四个:

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指的是你不要死记硬背这个知识点,让你学会这个知识点本身不是只拿到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而是要让你明白这个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世界的运行规律、它背后所蕴含的生物原理,我们知道这个是为了去解决更多的现在未知的现象或者是未知的问题,是为了去解释更多未知的。所以,生物观念希望大家把生物的知识真的内化到自己的思维里面去,去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行,去解决更多问题的,这是生命观念。所以,这一条就要求大家不能说是生物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在高考里面得分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它的趋势摆在这里。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生物是一个探究的学科,实验的学科,生物要去研究某个问题,避免不了要做实验。做实验就要求你用科学的思维去做这个实验,而且要注意实验探究过程的方方面面,怎么设置它的对照组,怎么看它的实验组,怎么去分析它的变量之间的影响。所以,像这部分内容就是属于科学探究的内容。这部分在考试卷里如何体现的?在考试卷里一定会考到一道实验题,这道实验题有可能是实验探究,也有可能是让你从头到尾写实验过程的,也有可能是给你一道完整实验,让你去分析这套完整实验里面,比如某一个步骤,里面用到了什么样的原理,用到了什么样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什么?如何去解释甚至说分析实验结果,最后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于这种实验探究类的问题。所以,核心素养体现还真的是非常深。

最后一个核心素养叫做“社会责任”。每个学科里都有“社会责任”。现在环保热点真的挺多的,无论是我们的防护林,还是接下来某国核废水(排放),环保的话题还是非常热的。

社会责任也是希望大家在学有知识的同时,不只是学到知识本身,也不只是在考卷上拿到相应的分数,真的希望大家有一个人文情怀,为我们的社会做出对应的贡献,学到知识之后对应有社会责任感。科技永远都是双刃剑,你把它往好的方向去用和往坏的方向去用,造成的现象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社会责任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命题的过程当中会出很多的情境,真的跟社会议题更加接近,甚至有的时候像生物还会出这样类型的题,不知道其它两门学科有没有。生物会直接给你一个空,让你说这个技术如果应用到人类社会里面,看你的观点,看你的态度,生物是会有这种类型的题。

详细看一下具体的题目。

接下来详细看一下具体的题目。

第一,重视科学思维,考察实验探究。这类题在今年的甲卷、乙卷中都有固定的题,在大题当中必出一道。乙卷29题,让你去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特殊的2氧化碳固定方式。虽然考的内核知识是光合作用,但实际上这个题属于实验设计题,让你写出完整的实验思路以及预期它的对应结果这。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如果你没有一个实验设计的思维,真的想把这道题的分拿满也是很难的,实验思维非常重要。

全国甲卷第30题,给了你一个实验探究情境,运用放射性同位素去标记基因,研究它的定位。这样一个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它的实验流程图去分析每个步骤到底有什么目的,以及每个步骤里面对应的原理。它也是在考察大家的实验探究能力,这种类型的题基本上每卷里都是要必考的,要着重注意。

社会责任。近年的题里考察了哪些跟社会时事有关的情境?比如生态方面,生态非常重要,考察了群落。人类活动对于群落的改变,这是全国甲卷里出现的,其实就是想让学生意识到,原来人自身的活动对于环境是有影响的。既然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就要控制你的影响,甚至说你对于环境造成污染的时候应该如何治理。所以,像生态这方面基本上年年也会有所涉及。

谈一下疫情防疫内容。疫情防疫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在去年一年也算是热点,所以在全国卷上已经连考两年了。去年全国卷上面考察的题,整体的深度没有那么深,因为去年那个时候人们对于疫情的认知还不够那么深刻,也考不了特别深刻的问题,它的考察非常浅显,是我们如何防疫的问题,让大家知道学好生物,我们是有防疫的职责在的,考察得比较浅。今年就不一样,考得比较深,今年一年的研究时间,我们对疫情病毒本身有了深刻的研究,对于它的治疗方式、防疫方式,疫苗还分很多种,疫苗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非常丰富,它里面的一些科学原理都可以拿到高中阶段来进行考察。所以,像今年考察的这个东西,全国甲卷的PCR在诊断检测当中的应用。虽然没有明说是防疫,但它说的是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所以,它考察的其实还是技术如何造福于人类,如何去进行疫情防御,考察的就会更深的接近原理方面的内容。提醒明年的小可爱们,如果再考察跟这些疫情防疫甚至说不一定是病毒,甚至是细菌、真菌相应的疫情防疫的时候,这里面的深入机理可能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再看一下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在强调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建立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所以在生物的命卷上也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承载。像生物里面特别体现传统文化这一块,叫做传统发酵技术,像我们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

传统文化,今年考察增加了一个新的小素材进去,叫做“米曲霉制作酱油”,课本上也没有学,课本上我们学的是果酒、果醋、腐乳、泡菜,这里给了你一个新的传统文化进来,新的制作方式,米曲霉制作酱油,你看了这个之后,学到了之后,你再需要把课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活学活用地用到这里面去,分析这个霉是如何酿造的,中间它的相应代谢过程。所以,社会责任这一块体现得其实也是非常多的。

传统发酵技术米曲霉,有一张图,要有识图能力。生物图里面信息肯定没有像物理、化学那么多,大家的压力不用感觉特别大。

除了上面这几个特征之外,还有最后一个特征,立足情境创新。包括上面的讲解当中大家也发现,全国乙卷里有了这么多课本上原来没有的情境给到你,让你去分析。现在除了全国卷之外还有新高考地区的自命卷,新高考地区的自命卷里体现的情境创新比全国卷的力度大得多。福建省刚刚新高考,在之前2模卷里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叫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XX题”,这道题最开始在天津卷出现,天津卷也是新高考改革的自命卷地区。这种题型要求更多的材料阅读以及图片阅读,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这个题看完以后是什么感觉?

俞伯勋:好长,语文题吗?

段麟飞:这道题被我放得非常小,大家能看到它的篇幅,我用蓝色的字标出来的这一块全部都是阅读材料,大家有没有想到语文当中的阅读题,它就很像,给你一段生物方面的阅读材料,你去读,读完了之后回答下列的四五道题。它是在202我年的北京卷高考卷题当中出现的一种题型,其实就代表了大家对信息获取的能力一定要重视重视起来。

主持人:感谢段老师今天给我们精彩的分享,我们现在有一个小的细节想跟段老师进行一下沟通。我们看到生物的学习跟我们最早的认知有很大的区别,不是仅仅背背就可以了,可以把其它的精力给其它学科。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听了段老师的分析以后,可能要立即开始进行生物复习规划,能不能请段老师最后再给2022届的考生备考生物提一些小的建议?

段麟飞: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们生物这一方面在学习过程当中以及在高考备考的过程当中,在复习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就着高考试卷来,经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已经发现,高考趋势要考察的方向就在这里,比如基础方面的内容很稳定,高频的就是高频的,但是低频的也不是完全不考。所以,它的考察是要求大家:一要全面,2要熟练。为什么要熟练?因为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上,毕竟要增加其它两门学科的作答时间,就要很熟练地把生物的题目快速做完,把该拿到的分快速拿到。所以,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一个是全面、一个是熟练。“全面”是建议大家无论是初学时还是在一轮复习、2轮复习的过程中,知识点尽量多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本准备一个,错题本准备一个,你在上课过程当中听到的新的知识点该记的记下来,复习的时候笔记本上方方面面都看一遍。错题本在做题的过程中,错过的小问题,也有可能一些知识没有接触过导致错,像这样的题目记下来好好地进行复习,多看看错题本。所以,今天第三遍强调“错题本”。

这是基础方面的问题。

同样,因为基础的题还是要求一定的熟练度,这部分熟练度的内容也是希望大家平时能够多刷一些基础的题,把速度提上来,速度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除了记一些基本知识点之外,大家真的要把原理理解到,而不是死记硬背下来。因为原理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迁移到其它的问题上面,解决其它的问题。所以,要求大家初学的时候千万别死记硬背,别陷入初中带上来的误区里,一定要去理解透彻,去深究这个原理,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你学会了这个原理之后可以自己尝试一下,什么现象跟我这个原理比较接近,我能不能多解释几个现象?在解释的过程当中其实你就理解了这个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可以有意识地去阅读一些文章,拓宽一些阅读量,阅读的过程当中既能练习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又能够想一想这个原理在这个阅读的新的文章里有没有一些相应的体现,这是原理以及它的情境化的考察。

能力。生物要求的能力,一个是实验探究,一定会考到,大家平时关于实验方面,一定要注重实验是怎么涉及的,中间应该注重什么细节,整个流程是什么,中间会考哪些类型的题型,都是需要大家平时积累的。

信息获取能力,增加一些阅读量,别光读,还要思考,尝试解释一下。

逻辑分析能力,比较抽象,其实你理解一个原理的过程当中,它该如何运用,其实已经考察了大家的逻辑分析能力。所以,多多辩证思考,多去想想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就可以。

这是整体给学生的建议。

一轮复习和2轮复习。一轮复习对生物学科来讲真的会从头到尾每个细节全面刷到,生物的全面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在知识复习时一定要全面。而且你现在知道的知识要练习对应的题目,把它练熟。最后,要注重记笔记、记错题,再次强调。

这是基础知识上的准备。

一轮复习里其实对能力没有那么大要求,大家在一轮复习里还是要把难点、原理吃透。以前如果还是死记硬背下来,现在尽量还是把它理解起来,不理解的话你可以多问一下别人,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真的让你把这个原理理解到位,真的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以及怎么用的,这是对原理、重难点的要求。对于题目练习可以搭配一些有拓展性、有更多考法、更多能力的题目来进行训练,这是一轮复习的过程当中。

2轮复习的过程当中,比如我们就要完成能力的提升。之前基础其实在一轮里已经相当于打牢了,毕竟高一、高2两年,再加上高三一轮复习之后,基础知识真的该掌握的都要掌握到了。所以,2轮复习更多的是关于趋势方向上、关于命题方向上的注重,要完成能力的提升。

知识复习还是以查缺补漏为主,重难点的东西如果现在还理解不了,可以尝试2轮再补一补。但是如果难点实在理解不了,可能就真的没有太大办法了。所以,一轮复习还是要好好注重。

题目的练习上就要去练成题、套题。你要熟悉成题、套题的答题结构,尤其是重视它的时间控制。所以,真的在练套题的时候,建议大家找一个小闹钟,生物35到45分钟对应的题量,设置一个小闹钟,35到45分钟,比如一开始40分钟行不行?设置在那个地方。如果没有做完,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地方导致自己的时间被拖长了,多去训练,把速度提上来,对生物来讲非常重要。因为经常会发现物理做了很久,最后没时间答化学和生物了,但是生物那么容易,还是要注重一下生物的。

接下来是在整个生物里面,除了训练能力,还需要训练语言描述(能力)。在刚才讲的题目里也展示了,有让你从头到尾写实验思路,去写实验的探究过程。这种还是要求你的一些生物化的表达。所以,平时做题的时候不要做完以后,老师判完分对还是不对就扔了,你要回去看一下标准答案,因为标准答案里蕴含的是这道题是如何去进行答案的书写的,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所以,关于它的语言表达真的能够达到这个知识会,答上了,而且这个答案不被扣分,这点在生物上面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大家在2轮复习的过程当中真的要注重一下语言表达的训练,多看看标准答案,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咨询一下老师或者问问同学,这些都是可以的。

学习建议就给大家讲这么多。

主持人:再次感谢三位老师今天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多的干货知识,不知道屏幕前的同学们有没有做好认真的记录。没关系,如果今天还没有看过瘾的同学们,高考结束后我们的学而思网校的老师们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关于2021试题解析,以及22届考生备考的相关的直播内容,欢迎大家立即扫码预约。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次直播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