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预科课程六大基础学科 选择也是有难度的

新浪教育
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圆满结束,嘉宾私藏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或[点击这里]查看。
IB预科课程包括母语文化、外语、个人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艺术六大基础学科组。
母语文化组课程鼓励学生培养扎实深厚的母语文化修养,同时,也通过国际性多文化视野来考察自己的母语文化;外语组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一门外语,以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需要,强调语言的实践运用,无论是双语文化环境中成长的熟练掌握第二语言的学生,还是刚接触外语的学生,都可以在IB课程体系中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组可以选择的课程科目包括商学与管理、经济学、地理、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全球化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实验科学组可选择的课程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系统、设计工程。本课程组强调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实证的思维方法,以及从事学科交叉合作项目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应用于社会的道德与价值思考;数学组是必修科目,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数学应用于社会、应用于其他学科的能力,以及把数学应用于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的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的自信;艺术组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课程都分为标准难度课程(SL/Standard Level)和高难度课程(HL/Higher Level),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至少三门是高难度课程。
除了选课学习外,IB课程还包括3个基础内容,实践(Creativity,Action,Service,简称CAS)、认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论文(Extended Essay,简称EE)。
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在课业要求外,在两年内完成15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可以是社区服务、校园或全球任何地点进行的活动,要求进行日志记录,作为课程证明。
认识论是通过学生口头演讲考核,考察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IBO(国际文凭组织)会通过抽查录像来核定老师对学生的评分。
论文类似大学毕业论文,学生可在所选修的六门基本课程的任意一门内容中,自行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独立研究,通过指导老师的辅导,完成英语论文。通常研究课题在所选课程的第二年,即高二确定,在毕业之前完成。
根据IB对成员学校的要求,课程采用20人左右的小班制,中文、数学、理科可以用双语组织教学,但是英语、人文学科一般用英文授课。教材全部使用原版英文教材,每本大约100美元,学生可以采用借阅的形式循环使用图书。
本文为连载《国际学校择校指南》文章,本书共六章,后续请继续关注周末连载。
作者:满都拉,蒙古族,孛儿只斤氏,长期从事中文视觉传播研究与实践,主持过中国多家主流媒体的视觉策划,包括《中国新闻出版报》、参考消息网、《小康》、《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企业家》、《全国新书目》、《新世纪周刊》等,涉及新闻出版、电视网络、营销管理、行政公文。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