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新浪家长沙龙圆桌论坛 看国际教育专家PK

新浪教育

关注

    留学低龄化已渐成趋势,同时国内国际学校也遍地开花。让孩子读国际学校还是直接在高中阶段出国成为即将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为此,新浪教育7月18日举行了“出国读高中VS家门口的‘洋高中’到底如何选择?”的家长沙龙活动,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举行了圆桌论坛。

嘉宾问答嘉宾问答

    主持人:鉴于前面的嘉宾分享都非常透彻,我们的圆桌论坛临时将改为嘉宾问答的形式。请家长提出疑问与嘉宾进行交流。

国际学校还是公办学校国际部?

提问:各位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国际学校和国内的公办学校国际部有何差异?

吴越:先说公办的高中,他们是中考后才开始,您孩子是想高中之后再去读国际课程是吧?

提问:初中毕业。

吴越:中考之后,我建议孩子读公立高中。一般来说,中考后的孩子,他们在活动参与、英语能力等方面需要适应大概一年,已经是高一了,然而GPA、社会活动等因素考虑进去,压力太大了。如果您不是跟您同一个起点的孩子一起竞争,如果您自己的英语和各方面活动都特别优秀,您可以很快的进入国际体系的轨道。但是担心的是,孩子中考之后,英语不是特别强的话,和其他孩子竞争没有优势。

提问:有的国际学校是从9年级起点的,所有孩子都是从9年级进去的,它们区别何在呢?

吴越:从9年级开始四年,这会比较好一些。如果9年级开始去读,我觉得还可以,他的差别就这一年,我们自己总结的是,参加完中考之后的,跟初二毕业的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区别比家长想象中大,这一年的适应非常关键。

回答过程中,吴越女士指出选择国际高中和公办国际部的最大区别是公办高中国际部是从中考之后开始上课的,所以建议参加了中考的学生选择公办高中的国际部。而对于9年级转入或者9年级结束后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而言,适应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威力塔斯学校的招生情况

提问:我想问一下最后分享的陈女士,我对威力塔斯学校很感兴趣,听您说您今年收的学生平均中考分数520分,我想问一下您们倾向于收公立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是国际学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是公立学校的学生,那单独在英语这一块,您们希望入门是什么样的标准?因为就公立学校学习的英语,是不足以考核他将来的学习水平的。

陈丽:首先威力塔斯是第一次到中国的北京,也是在国家外专局引导下正式进入的,正常来说,我们今年是不招生的,但是在北京市教委的引导下,我们今年还是进行了招生。因为公立院校国际部今年处于大改革阶段,所以我们今年不得不招,我们今年最终在全国选拔了十个孩子,每天面试量就是七八十个人。我们招生的孩子的受众群是有公立学校的,有国际学生转过来的,同时也有已经在美国读了8、9、10年级回到国内的孩子。我先回答您公立学校的水平,其实公立学校的孩子,我们一般是选名校的孩子,类似于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四中、八中等,这些孩子是有意向去留学的,这些孩子英语水平会比一般公立学校的孩子英文水平要好。

我们的面试是采用面试和口试两部分,同时我们不光是面试学生,还要面试学生家长。因为面试是威校总校的校长来担任面官,有些孩子确实成绩很好,但是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稍差一些,但是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没有看到孩子的缺点,这种学生也是会被淘汰的,因为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我们招这些孩子的目标是培养四年后上前三十名名校顶尖的孩子。所以我们要求的不仅是孩子综合素质要高,家长素质也要高。

提问:今年中考520分的成绩应该是不高的,将来您们除了北京这几个名校之外,是不是其他孩子都有机会上名校,将来您们有没有在全北京范围内给他们参与考试的机会?

陈丽:有的,我们的选拔是非常公平的。今年有一个甘肃的孩子,特别优秀,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家长,这个孩子家里条件并不好,但是我们为什么也收了他?因为他妈妈是一个比较有钱人家的高级保姆,这个孩子是甘肃的孩子,他已经在北京上了初中,他从小自学的西班牙语和英语,他从7岁就伴随着美国的名著长大的,自学拉丁舞、高尔夫。他虽然交不起我们一年23万的学费,但是我们给他5万的奖学金,并给与100%免息贷款。免息贷款意味着经济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有政府的投资,我们投资商给我们的理念是五年之内不赚钱的。招十个孩子,保证原汁原味,我们所有美国派过来的老师,比总部的老师都要好。校长的理念是教育育人,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这一辈子作为校长的荣耀,我们的理念就是如此。我们今年甘肃的那个孩子,我们把他叫小天才,给他百分之百贷款。所以是我们的选拔是一个公平的过程。

威力塔斯校方代表陈丽提到威力塔斯学校今年破例招生效果不错,不仅招到了学习成绩一流的学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考察(包括面试筛选)也十分重视。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知名中学,有良好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整个选拔过程十分公平,并提到可以为特别优秀的学生提供100%免息贷款。

威校面试不仅对学生素质有考察,对于学生家长的素质也十分看重,校方认为家长的态度对培养孩子的过程影响十分巨大。

“威力塔斯”模式和美国高中的交锋

LeoMarshall:如果您想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读书,打算先在中国读一段时间,11、12年级的学生去美国的话,很多学校是不录取的,这点会让您很失望。但是一旦决定选择哪一条路径,就要从始至终的一直坚持到毕业,我希望您可以理解。

陈丽:可能中间有误会,实际上我们是3+1的模式,虽然我们今年在北京上,但是今年就是美国的学籍,这是毫无异议的。而且我们拿来的宣传册,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进入TOP50大学的学生。我们12年级是一定要去到美国总部的。

Leo强调想从11、12年级中途转校前往美国的顶尖中学是不太可能的,而威校解释道其办学模式采取3+1,将有一年在美国本部进行培养。

在高申准备中应抱定何种态度?

提问:请问侯同学一个问题,您是怎么来应对国内的学习的?您已经摆明了态度,是成绩不要求太高,还是也要努力保证在国内也很优异。

侯思喆:当初我选定去美国的时候,是很坚定去美国,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

最好不要脱产学习的原因是,学习环境很重要。我们班有的同学也申请美国学校,他一直犹豫不决,因为他成绩也很好,他想我既然有机会在中国上很好的学校,就不是很确定上美国。他很刻苦,在学校上学,也考中学的,也在考美国的,最后他把两边都做得不好不差,这样就很尴尬。他去美国或者留在中国都是中等境况,这样就很被动。

所以我讲不脱产是给您一个概念,您同时要清楚对您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的。

侯思喆强调不脱产学习,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学习环境,便于自我管理。然而,对于自己的出路,最好是笃定,只做一方面的准备,不要两手抓。

适合出国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

提问:我们夫妻俩非常希望我们的儿子出国,但是他刚好就是您说的那个小胖墩男孩,还不算是学霸,而且他自己目前来讲也不想出国,他也不喜欢体育。我们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该怎么办?

王鹏:我有两个建议。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我没有任何冒犯您的意思。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比较喜欢运动,这个孩子就比较大可能的会喜欢运动。所以您想改变他,其实最好是先改变自己。

我举一个我们学生家长的例子,您可能就知道怎么去做这个事了。我们有一个学生痴迷于手游,我们都想了很多办法,连心理老师也很发愁。他父亲是我一个朋友,到我学校来,他爸说了一句话,把我们所有人心理负担都解决了。他说,您看我现在就是全中国最大的手游分销商,他爸的手游生意一年做20亿的规模,儿子玩手游也是罪有应得。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

本文为新浪教育国际学校栏目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事情最后有了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但是我想跟所有家长说,您想让孩子实现一个东西,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您自己先实现哪怕一部分。比如您很喜欢看NBA,您的小孩喜欢体育的概率是很大的。如果您吃完饭之后,从来都不去散步,您指望孩子自己每天出去走两个钟头,这也不太现实。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非常好的互动的时间,如果您们有一起锻炼的机会,比如每周末去奥体跑一圈,这个感觉肯定是很好的。

第二,关于出国的问题,虽然我是一个国际学校的校长,但是我也不觉得所有人就应该出国,更不应该在孩子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时候,替他作主让他去出国。因为现在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觉醒的非常可怕,他不接受的东西,不管您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进去,对方不但根本不领情,还全是抱怨。我说这条路走不通,您们非要让我走,我就非要证明这条路走不通给您们看。就是有逆反。

我们成年人也不喜欢别人告诉您,未来三年要做什么,甚至每天要考试,也很烦。现在的孩子无论是00后还是90后,没人喜欢被别人推着去做什么事情。如果您真的想让他出国,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您身边有没有朋友的孩子出了国,特别阳光,就像侯思喆这样特别阳光的同学,那种很正面的,可以让他接触一下。

像我们也是,更喜欢身边感性的案例,谁出去了以后,变得特别阳光,变得特别棒。您会产生一种动力。当然也有些比较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送出去,也有这种案例,去了以后,到了国外校园里一站,觉得我必须得在这些的学校读书。但是也有很多出去以后很麻木,又回来了。去了三个夏令营,最后一点感觉都没有的,也都有。

您要想影响他,其实得有一个陪伴他的过程。直接告诉我结论,谁都不喜欢。

LeoMarshall:没有特殊的标准。我15年做寄宿招生主任,我见了2000多个学生,没有一个特别的类型,说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学生我们录取了,我们要看是不是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是不是愿意尝试挑战,那样的学生是我喜欢的,我没有很在意他的形象、气质等等。那个孩子有没有幽默感?

提问:有。

LeoMarshall:他的人缘怎么样?只要他能跟其他人共处,如果说您担心您的孩子不能跟其他孩子合作,那我们不能录取。如何录取孩子是没有一个公式可循的。

王鹏提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影响巨大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在孩子身上出现家长的影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容易出现叛逆,最重要的是陪伴和感性引导。通过自己的示范,或者通过旁人正面的例子,来让他感性地受到改变。

Leo在谈及选拔学生标准时提到选拔并没有一个公式可循,但是幽默感、合作精神是必可不少的素质。

A-level课程培养的学生可以去美国吗?

家长现场提问家长现场提问

提问:我想问一下韦伯中学的招生主任,我们家孩子上完8年级,9年级就读的英国的A-level课程,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他对专业大概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去哪个国家读书还没有确定。第二个问题,他现在学的A-level课程,如果他读大学申请去美国的话有没有问题?

LeoMarshall:您在中国读了A-level,是可以申请美国的大学的。但除了分数之外,可能还要证明其他的一些特色优势。美国的这些学校是没有魔力的,还是要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吸收什么、学到什么。还是应该说不只是一个文凭,而是他在这个学校的学习过程之中,能学到什么,这很关键。如果他在学校期间,各个方面做得很好,A-level成绩也很好的话,那当然没问题。

提问:他现在读的学校A-level好像不是国际认证的,我考虑要不要转一下,是不是去美国的话还是读AP课程好一些?

LeoMarshall:美国有三千多所大学,每所大学要求也不一样。A-level和AP是有区别的,我来澄清一下什么是AP。比如孩子在高中阶段,他的数学非常强,那这个时候他的数学已经都学完了,他想学得更精通一些,可能大一的课程就可以在高中的时候上。它在设计上不是为了增加申请成功率的,这是在中国的一个误解。它也不是大纲或教材,只是一个考试。

所以给您一个建议,如果您的孩子真的可以在学校里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让自己发挥各方面的优势,然后考了A-level,他照样是可以申请到很好的大学,但是得根据不同的大学的特殊要求。如果您因为想申请特定的大学,而转型学了AP,这个结果是不乐观的。大学录取不是因为您参加了多少AP考试,反而是看您的课程是否有很深的难度,要不断的挑战自己,有更深的难度,跟您选哪一种类型没有关系,要往更高阶去学。

我在大学工作过,所以我觉得我有发言权。如果您的学校提供的是非常严谨的AP课程,或者提供非常严谨的A-level课程,一旦选择了一个,就坚持学下去。您现在对您孩子的学习还满意吗?

提问:满意。

LeoMarshall:是女儿还是儿子?

提问:女儿。

LeoMarshall:您觉得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儿吗?为她骄傲吗?

提问:为她骄傲。

Leo Marshall:那她做得已经很好了。

Leo在解答中提到不管是AP课程还是A-level课程,美国学校都是接受的,但是除了分数之外,展现出个人的亮点更为重要。呈现出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远比分数重要。美国的培养模式不是考试导向型的,所以AP课程考试并不能直接增加申请的成功率,但是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深入钻研则可以体现出他对于某一领域的精进和求知欲。

家长好奇侯思喆成功的秘诀

提问:我想问侯同学一个问题,我们在座的嘉宾应该是成年人,你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但是你能够在这样的场合有这样的自信,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演讲。想问一下你的成长过程,你申请成功有这样几个要素,如果我是考官,我也会录取你,我觉得这三个要素你做得非常好,第一是英文能力,虽然你今天不是拿英文来演讲,但是我相信你有很好的英文能力。第二,你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非常笃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事情,而且以一种非常自律的方式去做,还有一点,你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hold这样的场合,有这样的气场,这三点是在你这个年龄的孩子里面不太多见的。我只是想知道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呢?你之前是不是一直在公立学校里成长的,还是有什么海外学习的经历?你有什么样成长和思考的过程。因为你刚才讲的都是一些怎么去准备面试、考试,但是我对你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挺感兴趣的。能稍微介绍一下吗?

侯思喆:我觉得非常感谢您的认可。我今天能站到这个讲台上来,来敢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我不管是其他人怎么想,我现在申请的学校好不好,我的成就好不好。其实我内心对我这个阶段还是很认可的,我觉得自己还有点下骄傲,努力了这么点,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所以我站在这儿跟您们分享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在其他方面我比不上您们家孩子或者怎么样,但是这个方面我很有经验,所以我很有自信,我有故事来跟您们讲,所以我敢来跟您们讲。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选择了一条事实证明是适合我的一条路,如果一年前我在没有申请美国学校之前,我是绝对没有自信心和胆量站在这里面对这么多人演讲的,申请的路本来就是成长的过程,您会面试很多学校,您针对面试学校可能刚开始什么都不敢说。对我来说,见老外的时候,一开始还是蛮紧张的。我当时语言也一般,对方是外国人,我会有点紧张。但是可以多去一点场合,可能因为我母亲的关系,我母亲平时有什么活动都带着我,虽然我很小,但是我父母可以把我当成人对待,我爸爸现在在商学院读书,如果有什么活动,有什么演讲,他们都会把我当大人对待,把我带过去。刚开始我根本就不习惯,后来见了很多这样的场面,我就习惯了。所以您有机会的话,可以多把您的孩子带到您工作的地方,让他感受一下那种场合。

关于语言学习的方面,我以前一直在公立学校上学,从人大附小,上到北京四中,都是公立学校,我想这跟我平时积累有关系,我比较喜欢看美剧,所以可能语感比较强。我之前参加过一些夏令营,也去过十多个国家,一直在游历,所以语言刚开始没有很深的深度,但是对这些文化了解比较多。谢谢。

面对家长的称赞和提问,侯思喆同学介绍到她自己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英语学习是自己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读书和旅行。而演讲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来源于父母的有意培养,父母的平等对待和带她出入一些工作场合学习借鉴都有很大帮助。

初三还是高一,哪个才是最好的时机?

提问:首先我谢谢Leo Marshall先生,第一,我觉得您在沟通过程中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些跟我们平常遇到的不太一样,但他表达出来,跟大家听到不一样的消息,我相信每个美国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我是问我自己孩子的问题,因为他现在是刚初一毕业,想去美国,是初三去还是高一去,是我们比较难决定的问题。他现在初二学习比较紧张,可能托福和SSAT的成绩不会太理想,这样9年级去可能申请不到好的学校,但10年级去,会不会在调整方面,在适应美国学校方面会遇到困难。所以想请教LeoMarshall先生。

LeoMarshall:一切都是要匹配的原则,如果想申请好一些的学校,那可能英语成绩需要像侯思喆同学一样,要说得很标准。但我不希望一直为了考试才可以进入学校,还是语言能力很重要。如果他的英语不是很好,如果像侯思喆同学一样,可以多阅读、大量的积累,这是可以的。如果是现攻语言的话,就算分数很高,到学校也未必能适应下来。

这不是为了7、8年级的孩子准备的,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选择什么是最合适的时候。当然还有一个小托福,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是每所学校在如何看待这个分数,有所不同。SSAT考试不是学术上的,而是成绩的反映,是数据相关的能力成果的考试,能力考试已经在那里了,那个东西是能力。当然,接下来准备的这段时间里,确实应该提高英语能力,通过各个方面、各个渠道。但是不要说只是为了一个考试,未必最后因为这个分数能申请到第一的学校,但是会有学校录取。最后的回答就是:请放松。

提问:10年级去和9年级去,会不会10年级去学习起来会更困难一点?

LeoMarshall:9年级是一个正常的录取年级,每一年对美国来说是15个名额,当然,我们也期待申请10年级的学生准备的更充分一点再过来。

Leo认为9年级还是10年级转校应遵循匹配原则,从自己的综合能力出发,来衡量能否适应转入学校的学习生活再做出最终决定。一般来说,9年级转入更为主流,但也并不意味着10年级就不能转入。

小托福到底有用无用?

提问:培训学校老师说小托福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不建议考,是这样吗?

LeoMarshall: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每个学校录取条件不一样,认真去阅读他们的需求,每一个都有所不同,有的会录取,有的不会录取。既然有学校通过它录取了,说明它不是无用的。

开个玩笑,有的学生写邮件问我,说他很忙,没有时间去考这些考试,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没办法。

小托福考试被一些学校接受,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处。但是考试分数有时候是硬性条件是无法豁免的。

非京籍考生如何择校?

提问:我想问吴越老师一个问题,针对于现在在北京就读的非京籍的孩子,因为受到政策上的影响,他应该是什么时间上什么学校最好呢?比如他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去到私立国际学校,才更加有利于他今后的出国?

吴越:如果想做得更好,适应得更好,我觉得初中可以,我一般建议是您在8年级或者7年级的时候,这已经算稍微晚一点的了,在7、8年级转入国际学校,能够有9到12的完整的高中的学习经历,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您中考之后,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他们有的中考之后,也有9升9的。如果现在小升初,7年级或者8年级转也是可以的。

提问:这个时候面临的问题是,中学受到限制,所以我们不可能进到特别理想的中学,或者重点中学,这种情况下,排位普通的学校,在7到8年级转校是合适的对吗?

吴越: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还有如果中学排位不是特别好,很多家长说,我们的学校排名不是特别好。我觉得排名不是很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孩子一些自由,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英语的学习和其他的能力,其实也可以的。比如我不参加中考了,打算9年级开始转,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给孩子一些引导,这个很关键。不管您是7、8年级在公立的还是在国际的,都需要我们家长参与很多,因为国际这条路跟咱们普高的不完全一样,普高的带着他参加培训班就可以了,但是过继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学、都需要了解,像今天讲的这些东西消化消化、规整规整也需要跟孩子交流,才能更好的有一个方案。谢谢。

吴越女士建议非京籍考生在初中择校时选择7、8年级转入国际学校以更好地适应,也可以获得9-12年级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排名不是太好的中学,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和其他能力,以帮助他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学校和国外的学习生活。

总的来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和进一步沟通,这样才能为孩子制定出一个更好的方案。

主持人:今天的整场活动最终会以专题的形式在新浪网教育频道上呈现,同时我们的订阅号也会做推送,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今天特别感谢我们的各位嘉宾做了很精彩的分享。也谢谢大家对于新浪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本文为新浪教育国际学校栏目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