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组织:IB课程的机遇挑战与准备

新浪教育
朱春凤,国际文凭组织(IBO)中国和蒙古国区发展与认可副经理,中国传媒大 学传播学硕士,教育管理经验丰富。游走于国际和中国教育机构中,善于利用政府、专家、国际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将东西方教育模式有机结合。
IB课程为什么这么火
IB课程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为高中11和12年级的学生设计,不以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广泛吸收欧美教育强国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文理商兼有、理论实践并重。截止到2013年,全世界有超过115国家1400多所IB学校建立,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课程体系”。
IB课程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课程的设置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大部分的IB学校采用一贯制模式,小学的PYP,初中的MYP和高中的IBDP是一脉相承的整体。PYP课程没有严格的分科,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从科学、人文、数学等各个角度出发,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基础。初中MYP阶段开始分科,但这个学科不是单纯只学习纯文、纯理,法律、经济学,艺术课程中的戏剧、声乐和美术也是学生的必修科目。即使到了高中阶段准备大学申请,IBDP中的哲学、商业管理、甚至是影视艺术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挖掘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后面的专业选择中做好准备。
IB是不是最难的课程
择校之前,几乎所有的家 长都会关心“哪个国际课程最难?”社会上的主流观点是AP课程最难,它被称为美国大学预科课程,物理、化学的某些学科确实达到了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要求。但一定意义上来说,IB课程的综合性更强,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更高。IBDP的最终考核标准由三部分构成,理论知识论TOK、创造性课外活动CAS和最后的4000字拓展论文EE。且不说国际学校的课外活动不可以打酱油,确实需要踏实的参加音乐、体育或者社区服务学会动手实践、和大家进行团队合作,单是EE限时40个小时的论文就不简单。这不是常规的essay可以随意发挥,需要学生运用到本科中的学术研究方法完成,是对学生英文能力的综合考验。家 长在帮助孩子选择IB课程之前,确实需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擅长方向,如果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强,特别是论文能力强,就更适合选择IB课程体系。
IB课程被称为“最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但是选择IB以后,学业会不会完全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学生在入学之前需要哪些学业和心理上的准备?国际文凭组织中国区副经理朱春凤将在5月14日新浪教育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上举办讲座,和广大学生家 长讨论《风物长宜放眼量——IB课程的机遇挑战与准备》的相关内容。
随着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学生升学拥有更多选择机会,另一方面繁杂的信息也使家 长陷入了择校困境。为此,“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北京站将于5月 14日在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京沪两地近百余所国际学校将参展。欲知更多信息,详见: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火热开启 免费咨询拨打15801068644。
此外,新浪教育发布国际学校行业首个APP,搜校、对比、报名。。。一键搞定,点击《揭秘家 长不得不下载“国际学校app”的三个理由》下载国际学校家长掌上择校神器。
快速报名择校巡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