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美式教育:“富爸爸”重金送儿子出国吃苦

广报G视频

关注

现今,整个社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于是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孩子身上,特别是本该自食其力却成为啃老一族的孩子身上,如注的恶评其实对这群人不公平。将眼光挪移,我们不难发现,是急功近利的社会、违背教育的宗旨的学校、将自己的梦想寄予孩子身上的父母共同作用,才导致了结果的产生。几年前,羊城晚报的记者采访针对这个问题采访过我,下面是当时的文章。我认为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应先自责,不应完全依赖教育机构。

当前,“富二代”在公众视野中的特征多是奢华享乐、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感等,据广东省工商联去年针对省内有代表性企业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企业主自己也认为,面临“接班问题”的子女们,其“自身能力不足,尚需教育培养”。于是,不少“富爸爸”开始转变思维,花重金把孩子送往严格甚至严酷的国外学校及磨砺式夏令营里去锻炼。

个案

从公子哥儿到军校中尉

三年前,“富二代”天宇只身来到印第安纳州一所军校,入读当地高中二年级。至今,他已从军校毕业,并成功考取入读美国综合排位第41名的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天宇还清楚记得,当年自己在国内读高中时轻松自由的情形———从不需要穿校服,放了学就可以戴首饰、做发型;在学校里,做不做作业没有多大关系,老师不大在乎你,有的老师甚至把学生跟名字对不上号;上课时逃课到操场去打篮球是常有的事,甚至可以明目张胆地走出校门去吃东西、到网吧打游戏、去体育馆游泳、逛街……

天宇一贯的不受约束,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父母与天宇的多次沟通,天宇被送到美国一家军校念书。在进入军校的第二天,天宇发现自己的“噩梦”开始了———凌晨6点多,天宇被一个自称为“上士”的人叫醒,要他到门厅去对军官们敬礼。天宇惊呆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天宇看来,军校只是需要穿制服、了解些军事情况的地方。怎么现实与想象就如此截然不同?更糟糕的是,“上士”要求思宇牢记行为准则、军校校训、八大纪律等一大堆东西;同时,要求他必须每天整理自己的衣柜和床,擦亮皮鞋;另外,根据安排,天宇每天要把二楼到四楼那段最多人经过的楼梯清扫两次。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星期后,天宇终于按捺不住,给妈妈拨了通电话,将一周以来自己受的委屈统统倒了出去。天宇告诉妈妈,自己再也不想住在军营了,他想到市区租个房子,反正就是想尽快离开这里。但妈妈却拒绝了他:“别放弃,这里一切一切,必定有它的道理。”话毕,妈妈放下了电话,而天宇则呆坐床边,思虑自己到底还有多少难熬的时间。

事实上,天宇低估了自己。相当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天宇竟然慢慢习惯了军校生活,每天早上,天宇凌晨起床集合吃早饭,按时按礼节向他人敬礼;做好值日工作;穿戴整洁干净的衣服鞋帽,房间衣柜按要求收拾好;逢周四下午降国旗,周日特定时间进行游行或其他仪式。除此之外,天宇努力完成各科学业。一学年大部分的检查结果下来,天宇均为零处分。鉴于天宇出色的表现,他竟被军校邀请加入到军事委员会中。更让他倍感自豪的是,思宇一直坚持致力营中物资方面的工作,这使得他获得提拔,成为军校里的中尉以及团级后勤部长。

“富二代”出国磨砺逐年增加

羊城晚报记者观察到,许多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都容易被惯坏而不受管束,父母却束手无策。于是接受磨砺教育成为他们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另一重要目的。那些重学术教育并重体能训练、行军演习以及领导能力、责任感提升的军事学校是他们的首选,在他们眼中,国外一些以各种老式惩罚措施著称的军事学校就是培养明日经济战士的训练场。

国内一名把孩子送往海外军校读书的民营企业家表示,良好的教育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享受特权,他们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下长大,这样才知道为未来而奋斗。让孩子从小吃苦、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养成做人的良好品格。而这正是富家子弟不堕落成纨绔子弟的一些基本方法。

羊城晚报记者从国外军校的留学生统计数据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军校学习锻炼的人数目前正逐年递增。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军事化男子中学,几年前,那里一个中国孩子也没有,但从去年统计的数据看来,中国的留学生已达到了28个。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主要来自京沪地区、江浙一带以及珠三角地区,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接受高中阶段的文化教育,同时还需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每天的常规生活中,从凌晨5:30至晚上8:00的时段中,学生必须完成体能训练、队列操练、擦拭皮鞋、熨烫衣物、识记军令等指令。对于军校学生而言,纪律、命令是严格而毫无质疑的余地,学生必须无条件按规定服从安排,否则将得到体能甚至是精神上的重罚。

在美国军校接受过磨砺教育的另一个学生思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经过军校不到三个月的练习,自己完全去掉了坏脾气,难得地遵守起纪律来,慢慢地,竟变得跟真正的军人一样,能在35秒的时间内完成洗浴、无需盯着饭菜就能完成用膳、宿舍里的衣物被套总是折叠得有棱有角……总而言之,国外军校里那段艰辛的磨练,使得他的个性得到重新的塑造。

当然,也并非每一个到国外军校的中国留学生都能坚持下来。有美国军校反馈的数字显示,军校仅去年招来的中国留学生当中,就有超过七成因无法忍受艰苦的磨砺教育,最终要求转学。

要磨砺孩子先磨砺父母

拥有十多年从事美国相关事务经历、关注中美教育对比的留学专家严红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实际上除了以纯军事化式学习管理、注重体能锻炼的军校外,国外的“磨砺教育”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就夏令营活动而言,国外就有重技能培养、能力锻炼的生存夏令营、划浪夏令营、越野夏令营、科技夏令营等。

究竟国外的“磨砺教育”是不是能完全适合国内留学生呢?家长把年幼的子女送到国外接受磨练,是否一定能收到预想的效果?严红认为: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应先自责。如果家长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纠正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只是单纯依赖国外的教育机构,那么可能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

严红强调,“技能培训”、“军事化训练项目”不能完全等同于“磨砺教育”,家长不能以为把孩子送到诸如“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强化训练营,就能练就孩子坚强的心智、良好的判断力、领导能力、执行力等。在国外,比如美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老师,他们不会把“磨砺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孤立出来,而是把磨练孩子的意识融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比方说,国外的家长认为“心智的磨练”比“体能的磨练”更为重要。“我就见过营地中一个欧洲女孩子运动受伤脚踝打着石膏、拄着拐棍,仍然和我们一起去迪斯尼乐园游玩的。要是中国的孩子出现此事,早就哭哭啼啼要求回国了。”严红又列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在学校做实验,国外的老师常常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搜集与该实验相关的实验物料、设计实验操作的步骤,而老师只充当指引的角色,把选择权、决定权、操作权全交给学生,在老师看来,独自完成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同样是一种“磨砺”。严红发现,虽然很多家长不断强调要为孩子增加“磨砺教育”,让孩子参加“技能训练营”、“军事化培训”等,而当孩子在训练中受点皮肉苦或者不愿意坚持时,作为主要教育者的家长则没有扮演好“支持者”或“引导者”的角色,也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锻炼空间,无法得到应有强度的磨练,孩子自然而然“磨”不出任何的效果来。

“实际上,家长别忘了磨练孩子前还得先磨练自己,一个勇敢的孩子多半会有一个勇敢的母亲。磨练不是非要参加某某机构举办的‘磨砺训练’,也不是一定要到国外去参加某校集中操练,融于日常点滴的磨练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磨练的真实意义。如果本末倒置,最终很可能是教育者‘一厢情愿’,而孩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严红表示。

快戳“这里”【TIE 2017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免费抢票吧!

手机报名直通车【TIE 2017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扫描二维码即可抢票!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掌握更多择校内幕

责任编辑:尹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