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妈妈困惑:美国小学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吗

新浪教育

关注

曾经听过一个段子,是酱紫讲的:把中国长得一般般的小女孩丢到日本,立马变校花;把中国数学成绩一般般的小孩丢到美国,立马变数学小王子。真实情况真有这么夸张?我们来对比一下中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便知一二:

国内小盆友一年级学习的数学:100以内带进、借位的加减法;每天一篇黄冈小状元;每天50道口算题……

逃逃学前班的数学(美国小学K-5学前班到五年级,所以学前班基本可以算成一年级):认识0到20,从0数到20,做20以内不进位的加法、加法、加法、还是加法……

于是,很多人就百思不解了,既然美国小学数学教育那么糟糕,为什么还出了那么多技术、科技牛人大咖?

学生从小被分为三六九等,精英教育与普通教育并存

如果你觉得国内高中设置的“火箭班”、“熊猫班”太过夸张,那么美国更是将这种“夸张”演绎到极致,因为他们的分化在不少地区已经提前到了学前班!精英班与普通班并存是美国公立教育的一大特色,我们所在的达拉斯弗里斯科学区,有个Giftedand TalentedProgram(翻译得土一点就是“天才计划”),从学前班就可以去考(由于语言的劣势,逃逃今年没考)。每两年有一次考试机会,考进去的话有专门的老师来给你“开小灶”。而且这个“小灶”课程占用的是正常的上课时间,课程设置不会在学术方面扎劲,而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上一期文章“10岁华裔学生会主席的成长之道”(回复45提取)中提到Evan最近做的一个修房子的项目就是这个课程的内容之一,其中涉及到修房成本的计算,怎么定价才能保证收益,都是数学的应用场景。

这样看,美国的数学是更加功利的,实用的大家学,高端的能者学,这也就造成了大家都觉得美国人数学都很差的印象,因为精英毕竟只占少数。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又会不会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值得探讨。对比国内中小学统一教材、统一课程而言,大家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如果要“开小灶”就只有挤压孩子的课余时间,且齐心协力往反人类的奥数发展。

两种方法孰好孰坏?我的感觉是各有利弊。一方面,中国至少将幼儿智力开发这项事业做得相当好,并且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公平的机会(这…天国似乎更讲究平等呐…),甭管学的有用没用,它也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另一方面,美国的确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金色童年,也让智力超群的小孩能更快脱颖而出。

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高中开始奋发;中国人相信“不落后于起点”,生出来便开始发奋。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老话谋杀了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孩子边哭边写作业,边望着窗外边练琴的场景并不鲜见。中国人拼命拔苗助长,在学前班、小学、初中教了很多孩子接受不了的东西,结果长大全忘了。而美国人基本不怎么管孩子小学和初中的学术教育,真正的较量始于高中。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9-12年级,从9年级开始,学术成绩就已经开始排名了,而且,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排名。课程上有普通、荣誉和AP(大学先修课程)之分,普通级别,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美国人不懂数学”这个级别的水平;荣誉级别,基本和国内同等课程相当;AP,那就是大学课程了,难度上不封顶。如果想要奔着常春藤盟校去的学生,基本上都要修到AP课程,也基本上没有在一点前睡过觉。朋友儿子在上11年级,他分享的感受是,“你可以选择上普通的大学,甚至可以选择不上大学,但是假如目标锁定那些牛校,唯一的途径就是少睡觉。”

不少国内朋友觉得美国孩子都在打球、游泳、做各种社区活动,培养领导力,似乎没怎么学习就轻轻松松上大学了,其实这种认识是只看到了他们的白天。的确,因为美国大学的录取条件考核的范围很广,所以孩子们必须参加很多这样那样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但是,你们没有看到的是,真正想考名牌大学的高中生,都在挑灯夜读,其辛苦程度绝不亚于备战高考的国内莘莘学子。毕竟学术成绩是第一块敲门砖,2014年斯坦福大学申请人数是42,167,录取人数为2,138,第一道筛选就是从四万多的申请者里面筛掉三万,剩下的再来比综合能力。

教育这件大事,老美迷信天分,等待时机成熟时

人群中智力超群的儿童,约占人口的3%。绝大数孩子的智力属于正常值的范畴,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学霸的潜质。美国人在这点上的认知度很高,他们赞同waitforreadiness,等到孩子准备好了再教、再学。准备好了,能力足够了,随时可以选择上不封顶的学习、研究。而孩子还小,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先玩吧,做运动锻炼身体吧,先有一个健实的体魄和一颗快乐的心,后劲会更加强劲。联想起前阵子网上很流行的“三五太难”一个三岁小女孩背乘法口诀的视频,我真的很想对她的家长说,你就饶了孩子,再等两年吧!

[逃妈心语]

孩子的成长发育是自然界限定的,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不到相应的年龄,不要硬性逼他们学习不跟年龄相符的东西,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耐心等待时机成熟时。

本文选自《逃逃美学》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