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孩子接受“贵族教育”真能培养“贵族精神”吗

新浪博客

关注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原标题:拼破头让孩子接受“贵族教育”真的了解贵族教育吗

当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很多影评将之评论为“揭露资产阶级以及贵族的虚伪”,可就是这些被称为“虚伪”的贵族,在船倾斜时面不 改色。一位贵族老先生说“我们是绅士,所以我们要保持优雅。”这种优雅的贵族精神在片中最震撼的体现就是: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始终冷静,不为一己之利抢占救生艇,让出逃生机会,坚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

2011年,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孩凯特嫁给了英国威廉王子,一如30年前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这一次聚焦全球目光的平民与贵族的婚姻,再一次让大家认识了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欧式贵族。

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以荣誉、责任、勇气、自 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承担和贵族精神挂钩,对今天的国人似乎难以理解,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贵族只意味着权贵,但并不知道绵延千年的欧洲贵族传统,早已由血统传承到精神塑造。

欧洲的贵族最初是唯血统论,是庶民还是贵族,就看你继承的是哪个家族的血脉,出身是否高贵。最初的贵族是那些蜗居在乡野城堡中的乡绅,他们粗鲁,缺乏教养,只关心狗和打猎。到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中世纪晚期,血统贵族的传统被打破了,大批贵族迁往城市。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之下,慢慢融入近代的文明进程,贵族教养和精神开始代替血统,成为贵族的重要标志。

真正的贵族精神

文化教养

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社会担当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

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意志

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在当下,最为国人所熟悉的便是英国贵族。而英国贵族便是典型的“与权力无关,与责任有关”。因为责任,英国王子带头冲锋陷阵:查尔 斯王储的弟弟安德鲁王子,1982年曾作为皇家海军的一名飞行员参加了福克兰群岛战争,他在战争中甚至充当过吸引对方导弹的“诱饵”角色。当战争结束的时 候,和其他船员家属一样,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守候在朴茨茅斯军港迎接儿子平安归来。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贵族,春秋战国是其黄金时期。

那时候贵族的气质,雍容、高贵、高雅、从容,留传了很多至今都让人受益匪浅的故事,比如“季礼挂剑”。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到了后来,先秦时代的这种贵族精神,随着后来皇权势力的不断膨胀而日渐衰减。

无论是先秦贵族还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式贵族,都得益于注重贵族教育。

英国的贵族教育以“历史悠久、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

英国的贵族教育以“历史悠久、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这些 都令英国的基础阶段教育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许多贵族学校都有百年以上历史,学习氛围浓郁,积淀深厚,享有极高声誉。英国贵族占地面积一般都很大,设施完 善,通常有室内恒温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网球场等设施,有个别学校甚至还有自己的跑马场和马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比较周到又丰富的环境。同 时英式贵族教育非常强调对学生的个人关注,每个学生都特别配备一位个人导师,有非常严格的作息要求。

本文转载自《桌上的唐老鸭》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商务合作请联系尹老师:010-58983664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艳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