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再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常春藤的绵羊

新浪博客

关注

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将于3月-4月,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西安启动!点击[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抢票!

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博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把美国教育专栏作家William Deresiewicz和他的新著《完美的顺从者》介绍给了很多关注留学的家庭。精英教育同样在美国深受关注,否则藤校的录取率不可能一再下降。作为精英教育的产物和实践者,Deresiewicz 却对当今的藤校教育提出的尖锐的批评。值得家长们和同学们一读,无论你申请美国大学、中国大学还是其它国家的大学,书中做提及的教育理念是从一个个体的成 长角度提出的,适合于每一个人去思考,尤其是学生和家长,因为这样的话题离他们最近。以下是我给公众号写的一个评论,跟大家分享。

“名校梦”背后的代价

为了进名校,学生选择了放弃,放弃那些曾经有梦想的追求;学生也学会的忍耐和坚持,在各类的补习班中努力着,渴望取得一个完美的分数去成就自己的名校梦 想。这样的望子成龙教育方式在中国随处可见。在美国,那些追求精英教育的家庭也这样教育子女,《虎妈战歌》记录了这样的经历。该文章所提及的前耶鲁英语教 授William Deresiewicz的新著《完美的顺从者 – Excellent Sheep》引导读者思考精英教育的本质,是对追逐名校家长生的一次头脑风暴,值得一读。

出生于犹太家庭的Deresiewicz,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和心理学双学位,新闻学硕士和英语专业博士,在耶鲁大学执教十年之后弃教投笔,成为一名教育专栏作家。通过自身在哥大的学生经历和在耶鲁教学和招生经历,Deresiewicz在《完美的顺从者》一书中对美国的精英教育做了批判。

质疑:藤校精英式教育功利吗

他认为以藤校为代表的美国精英教育正远离本科教育的核心 – 传道授业,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功利。GPA的贬值,教授们对教学投入程度的降低,院系对校友或企业资助的过度青睐,当下美国精英大学的教育含金量正大幅下降。书中列举了名校生们毕业后进入令人羡慕的华尔街金融公司,但最终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Deresiewicz鼓励学生通过教育发现自我,关注自我的内在需求而不是随波逐流。《完美的顺从者》书中所列举的诸多美国精英教育中的问题在中国教育中同样广泛存在,值得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有意义的生活、真我与伪我等是学生和学校需要共同反思的问题。

Deresiewicz在批判美国精英式教育的同时也指出美国的精英阶层大部分来自于名校(例如9名高等法院法官中的8名毕业于哈佛或耶鲁;白宫内阁中只有一名成员毕业与非精英式教育的公立大学;企业家中的52%和政界中的47%拥有前12所大学的教育背景)。精英教育的确为社会培养了不少的领袖和富有远见的革新者,但在过去二十年中,精英教育的价值正在贬值,虽然藤校的录取率一再下降。因为教授更关注研究而非教学,学生更关注名声而忽律了自我的探索。Deresiewicz在书中反复强调学生自我发现是精英教育的核心,没有自我的反省、批判和探索,即使有精英教育的背景,也难以成为真正改变社会的精英。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家长们应更多地关注哪些学校适合孩子,而不应只盯着那些精英学校。在一所适合的学校里,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锻炼能力,提升修养,塑造性格、学会尊重、 宽容、感激等等。这些是本科教育所能给予学生的。美国精英式本科教育的精髓是通过小班教学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自我和社会,以批判的眼光去发现自我和了解社会,去思考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让学生感受的教育和生活的意义。这样的教育要求老师亲力亲为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热爱学习,善于讨论,学会思考,理解生活。但遗憾的是以哈佛、耶鲁或普林斯顿为代表的精英大学的本科教育正远离这样的教育核心。Deresiewicz所提出的精英大学的本科教育问题其实早在1996年出版的《大学改变生命 – Colleges That Change Lives》一书中就由作者LOREN POPE,前纽约时报教育专栏作家,提出并在美国引起广泛的讨论。现在该书已出了第四版,并被很多美国高中列为毕业生必读书籍之一。这本书同样值得升学的家长和同学们关注。

《完美的顺从者》是一本关于精英教育的批判性读物。只要我们学会并坚持自我发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精英教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本文选自《老曹的博客》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商务合作请联系尹老师:010-58983664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培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