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盛行攀比炫富风气 这个锅谁来背

新浪教育

关注

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将于3月-4月,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西安启动!点击[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抢票!

最近,我久未联系的一个朋友突然在微信上找我,原来他也是刚刚举家从美国搬回上海。家里老大刚刚满3岁,准备上幼儿园了。他们锁定了一所月收费1万左右的美式幼儿园,想问我的意见。我同学忧心忡忡,抛给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听说这家幼儿园都是土豪,门口天天停满名车?那会不会攀比风气很重啊?

因为他的问题太有代表性。所以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不可否认,“攀比”确实是无处不在的。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别人家的父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攀比。“比”,是免不了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关键是“比”什么,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比”。

先来说三个我最近身边的故事:

故事一

我的好友M姐,家里的一对双胞胎都在香港某国际学校上学。但是她最近特别苦恼。因为已经双胞胎的生日马上要到了,她正在纠结该以什么样的规格给孩子举办生日趴。他们家双胞胎已经去过N场同学的生日会了,有在五星级酒店泳池畔举行的,有在会员制的高级亲子俱乐部举行的,有在自家别墅花园里举行的,无一不是现场布置精美,自带精致buffet,外加小丑表演,公主助兴,现场魔术秀。有一次,他们甚至看到了4人专业合唱团。

M姐本来只打算是用相对最省事的方法包下一个儿童乐园的生日房,小朋友们可以在里面做游戏吃蛋糕,还可以去外面的儿童乐园疯。即便如此,在没有任何附加节目的情况下,一个生日会也要花去一两万。遥想双胞胎未来还有十几二十几个生日要过,她不由得双脚一软,差点崩溃。当然,后来听说双胞胎的第一个生日会还是顺利举行了,宾主尽欢。只是M姐后来跟我透露,为了省钱,在双胞胎生日会之前,她淘宝了气球和气罐,和家里的菲佣偷摸地潜入儿童乐园给气球充气(乐园应该是不允许客人自己充气)。说起来也是real心酸。

故事二

我另一位朋友灿妈,儿子在某双语幼儿园读书。她也跟我吐槽过:有一次儿子学校组织外出春游,因为是允许家长同行的,这次让她大开眼界。比如到了中午午餐时间,本来每家都已经有自己的安排,突然有一个家长跳出来说,他请全班吃饭,因为全班也有二十几个小朋友,加上家长,一起吃饭不是很方便,大家都在推辞,这位家长还非常坚持,一定要他来买单。“我不知道别的家长怎么想,反正我会觉得有点怪。你说你是想让你家孩子跟大家搞好关系吗?小孩子本来都会自己选朋友的,哪用你大人插一脚?你说你是想表示你的善意,跟家长搞好关系吗?谁差你那一顿饭?”灿妈说。

故事三

这里要借用一下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的李锰老师在一次演讲里分享的故事:

我接待过一位家长,孩子现在公立小学四年级,打算转到国际学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一天他发现他的朋友圈,他的合伙人,他的朋友,他的客户,居然都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了,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甚至都已经去国外读中学了。他是做投资的,自认为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在突然发现周围的人的孩子都在接受国际教育的时候,而他给孩子选择的道路和别人不一样,这让他很焦虑。所以他要让孩子也去国际学校,他要跟别人一样。

是孩子在攀比?还是家长在较劲?

家长较劲更多

看了以上几个故事,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在“攀比”中挣扎得最深的,还是父母们。

M姐本是云淡风轻文艺女青年一枚,完全可以不参与这种“生日会攀比”游戏,但是一方面是一双儿女在幼儿园的“受欢迎指数”,一方面又是中国人的“礼尚往来”,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参与进来;

灿妈看不上的那位硬要请客的家长,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就是做法值得商榷。这种过度热情或者是强刷存在感的慷慨,难免要让人觉得你有“炫富”而且还没炫到点子上的嫌疑;

至于最后那位投资大佬家长,我觉得是完全掉进了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的坑。不能说他的选择不对,但是他选择国际教育的理由完全是错误的——你可以比较任何东西,只有一个东西不能比,就是孩子的成长道路。你不能拿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别人比较,来标榜自己是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如果家长不是从内心认同国际教育的教育价值观,比如尊重个体前提下的因材施教,而不是传统教育的以班级为核心,强调学生管理,那迟早还会后悔,纠结。

在这里,我无意去指责以上故事里的各位家长。说实话,我自己作为家长,也不能保证我就不受这些暗的明的家庭“实力”较量大战的影响。我也深深理解,这个社会对人的评判标准本身就如此残酷而直接,怨不得家长们要做出一些揣测和衡量。

只不过,越跟大家讨论“攀比”这个话题我就越发现,家长们较的劲反而比孩子们还要多。

“攀比”这个锅,谁来背?

评价体系很重要

之前博主提过,大家对国际学校的一个最普遍的误解就是“贵族学校”,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很好理解,学费贵嘛。所以学费贵的学校攀比之风一定盛行,是这样吗?

首先,如果真要深究“贵族学校”,不是没有,比如传说中北京的某某胡同小学,第几十中学,我国的真。贵族是谁?你懂的。反正国际学校在这里面不太可能是主角,大家这么聪明,一听就明白啦。

其次,国际学校,尤其是外资国际学校的生源构成里,使馆、外企高管、驻华人员子女居多,这部分学生的学费都是父母的工作机构支付的,家庭未必是大富大贵,孩子也都很普通。还有一大部分是中外混合家庭、海归家庭,港澳台家庭,这些学生家庭条件倒是都不错,但跟你想象中的挥金如土肯定有天差地别。至于民办双语和公立国际学校里,除了个别几所学校,大部分生源都是小康——中产家庭,差距不是很大。

另外,国际学校里一般都有一整套校园文化体系来约束攀比的风气。要求学生穿校服大家都知道了,穿校服的一大原因就是不鼓励大家在着装上比较,当然,也有人说即便这样,学生攀比不了衣服,就开始攀比鞋子,但毕竟攀比的机会少了啊。再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某个学生过生日,家长会买蛋糕或礼物送全班,学校会建议家长把买礼物的钱用来买书,放到学校的图书馆。另外还有就是国际学校的老师风格一般比较民主,特别是外籍老师,很少会去关注学生的家境啊背景啊,对待学生都是一视同仁,我觉得这点尤为难能可贵。

不过我觉得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越是把国际教育理念贯彻得好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越多元。(这句话我很想重复三遍)不是说分数不重要,而是分数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比如国际学校里是不会有成绩的排名的,这点请各位在传统学校中被一月一次全年级成绩排名洗礼中长大的父母们要开始习惯。不排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位置,心慌慌啊。心慌就对了,这会倒逼你看到你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是个写作天才,看上去坐不住的孩子可能是个很棒的舞蹈家(有真实案例),什么都不突出的孩子可能情商特别高,朋友特别多。如果你不换一个脑子,不抱定一个信念,难免还是要被环境拖着走。

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却是大忌。

比如在美式学校里,如果哪位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我的数学比你棒!”会被认为是非常不友好的语言,老师是要出来干预的。你可以赞美别人“你的数学好棒哦”,但不可以靠比较别人来赞美自己。比如全球闻名的芬兰教育体系,学校不但尽量不给学生评比,也不会给老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考核。这是一种对人性基本的尊重和解放。

芬兰教育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所以下面我就要顺带说一下反面例子了:我最近听说,“攀比”之风最严重的反而是一些所谓豪宅区的公立学校。据说有小学5年级的男孩聚在一起比家里有几个马桶的(这个攀比的点也是让人不明觉厉啊),有女孩子比家里有几支万宝龙笔的,还有的女生“竞争”心仪的男生,生日礼物一出手就是好几千的……

是不是突破了你的认知常规?博主也是听了高人分析才明白过来:豪宅区公立学校里,生源多来自周边高房价小区家庭,家里肯定也都不差钱。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基本上只有成绩和分数。所以公立学校只有学霸吃得开。那么剩下的,整天在分数排名里被淹没的大多数普通孩子呢,只好比物质条件了。

最后,大多数家长怕的“攀比”其实是炫富。

在中国这个已经默默开始阶级分层的时代,确实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是老实说,依然还是那句话,把心态放平去看待这些问题更好。不可否认,国际学校里确实会有一些家庭环境超级优越的家庭,我认识一位在美式国际学校的妈妈,微信头像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堡般的房子,我一直以为是她去欧洲旅游时拍的。直到某一天我受邀去她家做客,才发现,那座房子是她家……她家有管家、阿姨、园丁。你坐在客厅里饮茶的时候,完全就像坐在唐顿庄园里,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在上海。这位妈妈的爱好是插花,以及做慈善活动。但你能说她在炫富吗?这就是她的生活常态。

如果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家长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家庭,看待这些家境里出来的孩子,那也一定会传染到你自己的孩子。孩子心里都是明镜一样的,时间一久,家长和孩子都会累。

攀比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而是心理问题

说完了家长,再来说说孩子。

最近看了苏州第一中学老师王开东的一篇文章《破译孩子的攀比密码》,大受启发,因为他从校园一线工作的角度观察到的所得,远比我们用第三者的视角要准确丰富得多,故以下的内容大部分摘自上文:

校园攀比是世界性的难题,因为攀比现象非常复杂,老师需要具有相当好的心理学背景,多年的实践积累,才有可能辨析出攀比产生的复杂成因。

其实,攀比问题根本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每个人内心都有攀比动机,都可能会因攀比而产生嫉妒,就算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把人性观分为六个方面,前三方面是: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虚构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追求优越感”。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一个伟大和优越的希望图景。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攀比的本质就是这种心理补偿,其心理动机却是虚荣。所以攀比者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到自身的优越感。(也就是说,内心自足丰满的孩子不容易攀比,有缺失或有自卑情节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攀比)

王老师还讲到这么一个故事:

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要买“科比8代”的鞋子和家长大吵大闹。家长招架不了,最终把这个问题交给了老师。那个下午,他和孩子坦诚交流,孩子受老师感染,在涕泪滂沱中,坦露了他的内心。他之所以攀比,根本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害怕被朋友抛弃,他努力挣扎,只是要进去一个朋友圈。因为只有穿“科比8代”的人,才能聚在一起打球。这是他要买“科比8代”的唯一理由。

王老师这才恍然明白,有一类爱吹牛的学生,到哪都不受欢迎。因为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国家都去过……事实上,他之所以信口开河,并不是虚伪,更不是“装”和夸大,而只是害怕被抛弃,他需要朋友,希望融入到一个集体中获得安全,如此而已。

这个案例使王老师认识到攀比的复杂性,从此不再对攀比现象一棍子打死。

从这位身处教育一线的教育者的思考中,我也找到一种感动。原来真的俯下身去,仔细体会,好好观察这群孩子们心理微妙的发展和变化,真能看到我们的过去,想到我们的童年。

和别人比那叫攀比,和自己比那叫超越

说了这么多,其实“攀比”这件事,我“拷问”了好多身边在国际教育圈的朋友、家长,得到的答案基本也跟上文提到的研究相符。一个普遍规律是:对自足富裕(这个定义偏精神层面)的家庭来说,攀比对他们几乎是一个伪概念。他们都说,什么攀比?没觉得啊。

确实,人的成长不是和他人攀比,而是对自我的提升,只有孩子们加强纵向比较,拿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较,逐步建立起希望体系,才会树立坚定的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更倾向于国际化教育的尊重个体的教育理念——尊重个体的优势,孩子们可能会获得一个独立的思考能力,他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他不一样的地方也会被视作优点。

最后再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对家长来说,择校的时候,找准自己的人群,舒服就好。

不管你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学校,请丰富家庭的评价体系。包括对自己的,包括对孩子的,不要唯成绩是论,不要太结果导向。

引导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知。这个世界上有很强的自我认知的人不多。只有向内看,知道你自己是谁,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是如何定义生活和幸福的,才能冲破世俗观念给你的束缚,才能坚定而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当然这对家长的定力要求是很高的。

所以我最后还是安慰了我那位朋友:经打探,那所幼儿园门口豪车确实不少。但是,即便是真的壕家庭不少,如果考察下来教育理念和执行确实不错,也不必影响你的选择嘛。退一万步说,你还可以争取进入家委会,扭转一下不良风气嘛。也不知他听了是喜是悲。哈哈。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公众号:爸爸真棒(babazhenbang)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商务合作请联系尹老师:010-58983664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培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