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专家解读:孩子不能输的起跑线到底在哪里

北青网

关注

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圆满结束,嘉宾私藏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或[点击这里]查看。

近日,“起跑线”话题被热议。

一部正在热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引起了很多中国家长的共鸣。中产阶级的父母为女儿上幼儿园用尽办法。先在富人区买学区房,却因他们未受过良好教育在面试时被拒,之后托关系找熟人,甚至搬到穷人区,来骗取贫困户的入园名额。无所不用,只因为他们认为好的幼儿园教育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另一方面,网传来自魔都上海某校的一批幼升小简历,也引发围观。一岁能和美国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五岁已经能够看一点微积分、六岁的孩子已会编写代码……这些孩子被戏谑为“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简历带有某种“夸大宣传”的成分,但也昭示了这些家长的理念——从孩子出生就要抢跑,超前学习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与此相对的,是一位班主任在网上发声“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更是孩子的天花板”。这位老师觉得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而且父母的格局和视野,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上好幼儿园、超前学习、父母自我提升,究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真正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最终赢在未来,父母应该怎么做?

专家解析

安全感是起跑线的重要指标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

“家长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起跑线”,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人生而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不是家庭出生论,而是说孩子在母体之中大脑已经受到了不同的刺激。妈妈在怀孕时,婚姻状态和情绪状态,通过身体变化已经给胎儿大脑注入了一种信息。孩子的大脑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应激方式。当然这是无意识的。

其次,我认同“人的命,是家注定的”。孩子的早期的教育,什么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长都以为是早期智力开发,这是极其错误的。

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和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尤其是0~3岁,安全感决定了孩子的自尊感,决定了孩子未来社会功能的正常发展。

比如,他相信别人,愿意融入社会,自我价值感良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的话,孩子也许很优秀,但内心不幸福,要通过别人的判断和评价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安全感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的。

从脑科学上来说,为什么在早期大脑会迅速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状态是自由、快乐的。当我们有良好情绪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神经递质,它会把分散的脑细胞联合在一起,使孩子非常聪明。

如果孩子是压抑和恐惧的,就很少分泌这样的神经递质,脑细胞相对来说会大量坏死,用进废退。而孩子的情绪情感的激发,又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自尊感,孩子觉得“我是有价值的”。

归根到底,孩子聪明与否,未来是否活得有价值、快乐、幸福,取决于早期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刺激是否良好、是否安全。

这个安全感,在于父母是否能有效地陪伴,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给予支持和认同。再有就是父母能否给孩子充分的乐趣和自由,让孩子在早期愿意去探索,完善大脑发育所需要的外在刺激,为他今后成人,进入社会和学习奠定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这才是起跑线的重要的指标。

摒弃焦虑 成为孩子最好的学习模板

夏翠翠(北京 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

养育孩子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

明确这个目的,再来看家长都在做些什么。他们焦虑地将所有的关注点都在成绩和上好学校上,也非常容易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等问题发生冲突。忽略了让人幸福的一些要素,比如有好奇心、自我接纳,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等。

家长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最大的原因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让人不断地适应变化而产生焦虑。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追求的目标或价值体系太单一,通常认为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就是成功,成功等于幸福。并且家长关注的这种成功更多是外在的,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在的体验。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模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学习到的是对学习的焦虑,对未来的焦虑,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孩子成长路上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就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活成那个样子,成为孩子最好的学习模板。

校长支招

守护好孩子成长的“自然起跑线”

陈凤伟(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

路过校园一角的三棵玉兰树,发现它们在同一地点共享着同样阳光雨露,开花的时间却错落有致。由此联系到像树、像花儿一样的孩子们,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其成长的规律,有他们自己的花期。

因为孩子的成长不是百米赛,是人生“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在生长的过程中,接受丰富的自然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需要通过自身和外在的相辅相成,产生主动成长的“后劲”。

孩子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孩子是自然人,那么起跑线就是他们的“生理线”;孩子是社会人,所以起跑线还是“心理线”。终究起跑线是每个孩子的人生底线,我们需要做的是守护好底线,帮助他们开启人生的航线。

既然人生是马拉松就需要在沿途设置饮水站、导航员、治疗处,这就需要教育的作用,需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帮助,但是奔跑者始终是他们自己。因此教育是30%的开启,70%的等待,开启的依据是孩子的成长规律,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对接;等待不是旁观,是在尊重的基础上提供的有意义的协助。

目前充斥最多的“起跑线”就是五花八门的“早教”,是过多知识的堆砌。没有地基的堆砌是危险的。

把用在孩子身上过重、过早、过多、过高的要求,用在成人社会、用在每一个儿童成长的守护者身上吧,更多地要求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建尊重、科学、有序、优质的资源环境,共同为孩子守护好他们“自然的起跑线”。

良好习惯才能决胜未来学习

陈钱林(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

孩子的成人与成才,早期教育的确重要。但是,早期教育的重心并不是学知识、学技能,更不是这儿那儿的比赛、表演。

古人造“聪”字,意为多用耳朵听,多用眼睛看,多讲,多用心。遵循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孩子也会变得聪明。许多知识、技能,根本没必要那么早就要掌握,也并不是越早学得出色就好。

而习惯教育则不同,存在关键期。幼儿阶段是黄金期,小学低段是白银期,错过了这两个时期再抓习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如果习惯不好,不管怎么超前都将可能是昙花一现;如果习惯良好,从长远看,学习就更有后劲。孩子刚上学时成绩都不错,可是到了小学高段、初中时,会逐步两极分化。实际上,许多落后的孩子,并不是智力原因,更多的根源是习惯问题。

习惯教育,靠学校是不够的,主阵地在家庭。如果习惯没抓好,不管到什么名校,可能都无济于事。当前是信息社会,社会就是大课堂,孩子学习的渠道不断地拓展,只要习惯良好,实际上是不是入读名校,也并不是那么纠结。

我家龙凤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我总结为“自律、自学、自立”。所谓的“自律”,抓的就是健身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从小抓好了这些习惯,小学高段开始尝试自学,青春期更多地培育自立人格,后来成绩出色也就水到渠成。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王小艾

本文来源:北青网

责任编辑:张粉霞-YJ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