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分数不是孩子的命根 别让它成为禁锢孩子的枷锁

新浪教育

关注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正在上一堂语文期末复习课。她强调:小朋友要注意课文中“劳动”这个词语,人人都要会写,会默,会用。如果试卷上要你用“劳动”造句,我们全班小朋友都造“我们爱劳动”这一句。因为这一句字最少,只五个,不会写错,就不会扣分。有的小朋友别想逞能,把句子写得很长,就容易带来句子不通、错别字多的问题,这样是要扣分或不给分的。你知道吗?

造句是培养学生用词组句、表达思想的能力。按理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写出思想内容丰富的句子才对。可是,为了争分数,教师却要以硬性规定,全班造统一的、最简单的句子。为了保证学生不出错,宁可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试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危害,于此可见一斑。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多指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只晓得死记硬背、纸上谈兵,不懂得实际运用的书生。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应有的忧患意识。当然,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应试教育体制的错。当“考试”“分数”充斥于学生的整个大脑,禁锢学生的思想。

“考试”与“分数”:应试教育的一对怪胎

按理说,考试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无非是一种学生学业的评价手段。

然而如果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于考试与分数,往往就容易陷入单纯追求分数,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的误区。于是为了得分而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品德培育、情感陶冶,总是乐于以太多的牺牲、太多的伤害来换取考分。

因此片面的分数为上者,就难免造成一些不健康的现象:高分的孩子一旦脱离约束,真正步入大学or社会,要么成为脱缰的野马,放浪不羁,沉迷娱乐;或是成为呆板沉闷的书呆子,生活技能缺乏;亦或是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孤僻内向,不善沟通。

因此除了关注孩子的分数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哪些呢?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民主,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孩子们的思路更开阔。

■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心理与发展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自信,并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添砖加瓦。

■教学内容更丰富,除了知识方面的教育,孩子的情商,品德,性格,习惯都纳入其中。

■注重能力和实践,在探索自然、体验生活中增长知识,而不是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

寄语:

一个人才的造成,单靠知识是不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脑海中的程度,单靠考试是不够的。在这一连串大小轻重的关系上,不但会考的一件事,只等于一个不足轻重的陪臣;就是读书的本身,也不过等于一个爵爷罢了。在它的上面,还有那一位至高无上的君主,叫做‘人生’呢!

本文选自《美擎国际学科教育》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博客,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zfx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