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关于双语启蒙的误解 家长们看看中了几条?

新浪博客

关注

看点:本文作者高思畅(知乎ID青格乐)为二语习得方向在读博士,也曾在美国公立高中从事中文教学,她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关于双语启蒙的三种误解。

文 | 高思畅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希望能抓住自己孩子的语言习得关键期,让小孩赢在起点,哦不,是不输在起点。关于双语启蒙、多语启蒙,市面上有很多语言培训机构众说纷纭,也有很多年轻父母忧心忡忡,生怕错过了时机,又不知该如何选择。也有一些文章,站出来抨击现在如火如荼的儿童双语启蒙,认为双语教育有害无利。

每一个处于不同立场的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学界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从澄清几点对双语教育的误解开始,谈谈这个问题。

误解一

同时学两门或者多门语言会造成孩子的思维混乱

有一些父母分享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由于自己工作性质,带着小孩从中国到日本又到英国生活,最后出现了小孩的言语混乱甚至思维混乱的状况,于是,一顶罪恶的帽子扣在了双语教育上。从语言与思维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得出:同时学两门或者多门语言会造成孩子的思维混乱,因为小孩儿没有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主导他们的思维。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千丝万缕,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二者内部的细节是无法得出结论的。并没有“强思维、浅思维”的说法,什么是强?什么是浅?很多赴美的大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是读英文、用英文沟通学术、用英文发论文得了诺奖,英文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你能说他们用英文是用了浅思维?

孩子无法表达自己、思维混乱,是言语障碍的表现,而言语障碍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语言输入量不够导致语言水平不够,也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心理问题等。频繁地更换居住地、接触新环境都是可能导致孩子语言发展受阻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双语教育。

我特别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多读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自然会对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角色有更深刻的了解。成长过程中频繁地变换语言环境,始终没有接受良好的“语文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小孩思维混乱、表达不清的原因,更有可能是跨文化环境、身份认同危机导致了社交障碍和心理问题。

我们现在都能见到说话说半天不知道想表达啥的中国人,逻辑一塌糊涂,你能说他中文思维不好吗?经历一次转学都可能对大孩子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更何况3岁的小孩?

很多人觉得儿童在双语环境中语言能力会发育混乱,现实中我们看到的现象也似乎的确如此。但是也有研究者明确指出,这样的混乱仅仅持续一段时间。我对这种现象的推测是: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伴随着认知能力在自身与外界不断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通过参与生活中的活动,确定他们做事情的方式。但是他们最初确定的方式并不总是奏效,会出现矛盾,所以儿童必须想出新的方式去解决矛盾,所以,儿童的行为是源源不断的、辩证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是儿童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

同理,语言认知能力也经过相同的过程。在单语环境中,他们的语言伴随普遍认知能力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而在双语环境中,他们需要同时建立两种语言认知方式,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会使他们认知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变多,所以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但是他们仍然能够通过源源不断的实验、problem-solving将两种语言区分使用,并正确使用。

比如,他们学会用中文“苹果”指称那个红红圆圆的水果,可是又有人叫那玩意儿“apple”,他们很纠结,可能会出现混用的情形,有时候行得通有时候行不通,试验的次数多了,发现跟爸妈说可以,跟老师说不可以,再大一点儿建立了中文和英文的概念,他们就知道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什么了。针对使用对象的混乱是一种简单的混乱,有时候会因为两种语言语序、语法功能不同的混用可能会更加混乱一些。

但就算成为双语者,他们code switching(语言切换,也有人翻译为转码)的现象也很多,这跟语言使用习惯和习得环境有关。比如,英文口语使用中经常使用somehow这个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中文中找到一个简洁、贴切的替换词。而对于方言和普通话,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调、语音和词汇上,而在主要体现逻辑的语法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两种语言认识世界的逻辑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对儿童不会造成太大的混乱,但也不是说没有。我从小说方言,后来上学以后经常用普通话语调套用方言词汇,自己都觉得别扭,而普通话中前后鼻音、ie和ian都花了我不少功夫区分和练习发音。

误解二

既然小孩有自然获得语言的能力,那我趁Ta小的时候多去几个国家居住,帮助Ta获得多门语言!

这也是一条根深蒂固的误解,短暂的居住或许并无大害,但是频繁地更换居住环境、带着小孩进入新文化的确可能出现很大的问题。

Cummins(1976)针对双语现象提出两个概念,叠加性双语者(additive bilingualism),即当第一语言(L1)达到熟练程度后添加了第二语言(L2)。也就是说,两种语言能力依然并列进行着,只是有个叠加的效果,例如大部分学英文的中国人。替换双语者(subtractive bilingualism),先获得的L1a完全被另一个L1b替换了,而之前的L1a完全不用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小孩中文刚刚起步就因为换了环境而完全不用,换成了英语,而母语中文始终是一个L2的角色,那么很有可能出现认知混乱。赵元任先生在1968年的一个会议上也提出“如果一个小孩必须从一种语言‘改变’到另一种语言,那就难免智力发展迟钝,不过要是加上第二语言,则无甚坏处,而第一语言同时起作用。”

那么为什么替换性双语现象会带来问题呢?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因为之前中文作为母语所建立的符号和概念的对应突然消失了,又出现了一个英语符号和生活中的概念做对应,小朋友不得不重新开始用一种语言符号(英语)进入生活。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他的认知水平似乎比同龄人要低。这样的差距使得他在语言交流、身份认同、认知水平和社交层面上面临极大的挑战,对于最后到底是哪一个因素导致他“认知混乱”、“不会说话”很难确定,应该是所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父母太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结果,放过孩子们吧!让他们健康、乐观的成长,难道不应该是父母最重要的心愿吗?

所以我也认为,小孩先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语言体系后,再增加其他语言,或者同时建立两门语言体系,而不要出现一种语言完全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情况。大部分人的母语最终可能成功地担当第一语言的角色,成为我们的主要语言(dominant language),成为我们进入社会、认识世界、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有可能游学海外或去海外工作的父母,在孩子双语启蒙过程中也应有所警醒,不要出现第一语言替换的情况。

而除去以上所说的特殊情况,双语或多语教育并无害处。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接受多语教育和处于多语环境中的儿童并不会出现认知缺陷、发音迟缓或者语音混乱的情况,而单语教育下的儿童和双语教育下的儿童出现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概率是一样的。

因此,有条件的父母还是可以帮助孩子把握语言关键期,因为关键期是一个可以事半功倍的捷径。当然,长到十几岁再学,甚至到了成人期学二语,也是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很高的二语水平的,不用太过执着于把握二语习得关键期。但是,孩子有自己为自己努力的执着,但把握关键期是父母作为父母的选择和努力。

误解三

父母的英文不太好,那就让小孩从小看英文动画片、听英文磁带,让小孩浸泡在英文环境中就够了!

前文提到过西雅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有具有远超于成人的语音分辨能力。如,成年日本人分不清英文中的r和l音,而日本婴儿却可以分辨。但是这个分辨能力在婴儿过了8个月的时候开始丧失。

但是,如果在婴儿8-10个月的时候对他们加以对某种语言的训练,他们也可以保持对该语言的语音分辨能力。于是,有的父母就觉得,那好,我在孩子8-10月的时候开始给他们听英文儿歌、故事等等,不就好了吗?

但是,Kulh教授的研究清楚地指出,该语言的训练需要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交沟通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有一个保姆、奶奶等等大活人和小孩用该语言沟通,而看电视、听磁带是不起作用的。

利用8-12个月这一段关键期,建立儿童的语音能力。虽然关键期效应体现在青春期以后,但是其他实验研究表明婴儿8-12月有显著的语音能力的丧失。所以,这一段时期或许值得关注。如果想建立双母语,这段时间两种语言的暴露程度可能需要同等的量,或者同等大量。而且这个暴露需要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不是说买个英文歌谣磁带听就可以的。

此外,不管是希望建立双母语还是顺序双语,不管哪个语言为主,从小到大,都可以在小孩认知能力成长的过程中添加第二语言训练的成分,我觉得在小孩儿1-2岁的时候不妨一试,爸爸用中文,妈妈用英语,这样不致于导致小孩儿有太多的身份认知困难。再大一点,举个例子,比如,每天爸爸用中文讲绘本故事一个小时,妈妈用英语一起玩游戏两个小时。

不过,我最担心的是,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坚持学一门外语的恒心,他们有没有恒心帮助孩子日复一日的进行双语教育呢?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博客,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李一凡 责任编辑:张粉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