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国际学校课程之困惑与发展趋势

新浪博客
(原标题:国际教育移植,这条赛道是火坑吗)
1.国际高中的困惑
就目前的国际课程而言,国际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采取综合的办法,即完全放弃基础教育内容,采用一切国外的教育制度,使所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国际化。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父母接受国际教育的需要,但实际上它切断了学生接受本土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语言条件的限制、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学习评价形式的改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创造最大的个人价值。国际化教育的初衷不是完全脱离地方教育,把学生变成一棵无根树,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在选择国际教育时,他们更倾向于考虑如何留住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另一种方式是引进部分国际课程,占用部分学时,还教授部分国内基础教育内容,如数学是国内课程,或大多数基础科学使用国内课程,用部分AP课程或标准化。D考试课程。
这种方法看似兼顾了国内外课程的优点,但实际上,这两门课程在内部是完全独立和不相关的。学生同时以思维和逻辑两种方式学习,不能真正把国际教学的本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语文教育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承、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西方教育注重人格的塑造、兴趣的培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批判性和质疑精神的培养,这两种教学理念的结合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思维方式。
2.教育部加强了国际课程的控制。
针对全国民办学校开设国际课程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各种来规范国际课程的管理。
2016年10月19日,上海市教育会基础教育办公室在上海市科学院召开了有关涉外民办学校解读会议。会议对上海市政府和上海教育会关于实施涉外中小学国际课程的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指示。上海市教育会认为有必要整顿。私立学校的国际课程。
具体措施如下:
暂停涉外私立学校的审批。
完善私立中小学审批程序,特别要加强对中外合资、外资、内资(有外商投资背景)的审批;禁止引进国际课程资源。构建体系;在私立学校中,课程设置是在扩充课程、研究型课程和基础课程三个块中,无法触及基础课程。
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教学过程的监督:在教材管理上,学校、区教育局、教育会、区教育局要加强对所有教材的主要责任、监督和审计。
有外资或中外合资办学背景的民办中小学必须制定撤资计划,严格审查和监督外国课程与中小学的融合,牢牢把握主权。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以外国人命名的学校名称出现,也不应全是综合性或延伸性课程,也不应将外国课程纳入改革体系。
随后,上海市教育会于2016年11月24日在上海召开了国际高中课程海外教材审评会议。上海市教育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国际教材审评的通知上海高中课程在会上公布。
通知中明确指出,上海市21所国际高中使用的进口教材,即中外综合课程国际课程试点教材和扩充研究课程国际课程教材,今后将予以审查。中试学校必须填写高际课程海外教材复习表考试表格除填写教材、学科、出版单位等基本资料外,主要要求考查教材是否含有与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内容,以及因此,要真实、细致地填写表格,具体页码和主要内容和观点。
深圳市于2016年11月17日颁布了《2016年深圳私立高际课程实验评价实施计划(试行)》培训质量评价、专题研究和满意度评价。
2017年3月2日,深圳市教育局召开了民办学校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五项规范和五项强化措施,要求学校规范宣传名称、规范招生行为、规范课程、规范操作。规范和管理,规范教材的引进和使用。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国际化有限,初中补充课程的引进有限,纯西方式的国际教育。非外籍儿童学校将很快消失,国际课程将更加明确,监管将得到加强。
3.公共基础教育的存在为国际课程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国际课程作为地方公共体系基础教育的补充,一直以来都是以学生素质教育、兴趣和个性培养为重点的优势课程。同时,它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本科教学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在申请国外优秀大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利。今天的公共教育体系,虽然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但与12年前相比,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2016年9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考试录取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重点在于改变高中录取仅以部分科目成绩相加为唯一依据的方式。对于入院,并克服评分理论。
明确意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简单记忆,机械训练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联系。注重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的呈现,可以利用分数、成绩等呈现形式,鼓励有资质的领域实施成绩呈现,克服评分,提高考试成绩。相比之下,避免过度竞争,顺应新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综合素质评价应该真正在高考中发挥作用。
意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要求从思想品德、学术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进行细化和提高;学生和个性特征,注意检查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形成和突出表现;评价程序强调要记录事实,选择典型事实材料,宣传、检查和核实事实材料。用于招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试点于2017年后开始初一新生入学考试。2020年前后,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初步形成初中入学考试。高中入学考试模式的质量评价。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将在未来的高考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
作为应试教育的标志,高考改革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展开。上海始于2014,2017正式实施。北京和其他地区开始于2017, 2018, 2020和2021。
这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明确规定,高中不再分文科,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的考试结果。150分的成绩没有变化。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了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可以算作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水平测试的结果,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14门课程。每门课都已经立竿见影了,一目了然考生只需要根据提前发布的要求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六门课中独立选择三门课。同时,本轮考试录取制度改革对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了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历考试的多元化录取机制。成果和综合质量评价。
高考作为我国公共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势必影响千家万户。虽然以知识记忆为主要模式的现行教学体系还不能完全摆脱,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索在两种课程之间选择会起到或多或少的刺激作用。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开始承认的高考成绩,考生可以直接申请外国大学,这无疑是对国际课程的严重打击。
当然,国外高校在接受我国学生申请的同时,虽然承认高考成绩,但仅以高考成绩为指标,与其他指标一起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来说,除了高考成绩外,还需要雅思或托福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很多大学也会进行面试。
公共基础教育最大的优势是学费。
根据新学说数据库的统计,国际学校的平均学费约为109854元/年,北京和上海最高,达到16万元/年。辽族自治区每年2.9万元。公立学校在初中以下是义务教育,北京高中平均学费几千万,私立学校教公共课程每年收费10000到30000元。因此,选择国际课程需要更多的家庭投资。
国际课程发展趋势
1,多元化经营
目前,我国的国际登陆与开花课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IB和ALEVEL课程覆盖全球,而且许多民族课程也逐渐进入市场,如我们之前总结的加拿大课程,8月。拉利安课程,甚至德语课程,我们没有包括的法语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P课程在覆盖面很广,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课程。
由于美国基础教育管理的特点,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目前美国引进的课程大多是合作教育形式的学分制课程,即引进美国高中课程。双方根据各自的教学标准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最终从中美学校获得文凭,如北京国际学校、北京优雅国际高中等,都属于这种办学模式。
2、标准化
随着国际私立学校的发展,的监管也在加强。从目前颁布的一系列法规来看,地方政府正在不断细化民办化学学校的课程设置,从国际课程准入标准、教材评审机制、课程教育管理等方面入手。规范方面不断完善,未来国际学校监管将越来越多地以法律为基础。
3、本土化
如何积极响应政府关于民办学校课程管理的新,如何迎合国际学校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使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角,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e开发,同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我国国际课程开发的方向。
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应充分利用本土课程的优势,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做出适当的选择,在教师培训、教材编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在掌握国际课程本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学生指导等活动,融入交流,统一文化内容,处理好国际课程学习要求与公民基本素质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未来国际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
本文转载自《用户6082597862》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编辑:折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