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不同学校出身进入美国大学的孩子会有何不同

新浪博客

关注

(原标题:孩子多大适合出国?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和美高进入美国大学,孩子会有何不同?)

孩子多大适合出国留学?

这个问题经常被问到,同时也是这两年产生了热烈的讨论,但是它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个人建议,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这些年呈现去美国读高中的趋势,但把孩子送出国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国内读不好,这是个不完全对的思路,而且出去可能学得更差。看看这两年,即使有了很多国际班国际学校,或者出国读初中高中,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美国顶尖学校录取的学生,也还是传统公立学校出来的。他们不一定是学术上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但基本是能吃苦,有想法,并且他们也经过了小升初,初升高。想想我当时写的最长的英文文章才150字,当时也没有那么国际化,社交能力也不太行,看看现在的孩子,和老外聊天一套一套的。

对于大学来说,本质是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去到什么学校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没有具备出国读初高中的条件。家长总是把留学作为对中国教育不满的逃避,或者是一种方式。想着总归要出去的,只是何时出去的问题。

其实,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奥巴马鼓励K12,觉得孩子没有经历过考试没有经历过挫折,所以他们在关注考试和学术。我们印象里西方教育是快乐的,不用吃太多苦,就能学得非常好。但实际上当你到了美国顶尖高中,你要在学术上与当地学生达到一致水平,要考十几门AP,每门学科上参加各种竞赛,还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下午花两个小时跑步、游泳或其他运动,以及做一些课外项目,去支教或去养老院。所以,真正的美国顶尖学校完全不比中国轻松。

那么,思考了这些方方面面之后,我们孩子什么时候要出国,还是看孩子自己,也许可以等孩子做好准备再出去。高中没有做好准备可以等大学,大学还没有做好准备可以不出去,现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都有不少好学校,再说中国大批人才还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准备,不知道为什么出国,家长千万不要帮孩子做这个决定。这两年美国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学生作弊、逃学或被开除,因为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国,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当时只是一味帮孩子通过各种方式送出国,从来不问。孩子说自己想要出国,国内教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当孩子有这方面的想法时,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才是一个好的契机。经常还有家长问我:“我想让孩子出国,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出国怎么办?”如果孩子说我就是喜欢留在国内,喜欢现在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那就让他留在国内吧,因为他会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公立学校、国际学校或从美高进入美国本科读书,孩子有何差异?

这三类学校出来的最顶尖的学生其实差别不大,因为是三种不同的土壤。美国顶尖高中的学生考试也是很厉害的,SAT考了2400,AP考了十几门,奥林匹克竞赛拿金牌。

国际学校现在比较鱼龙混杂。有些是依托公立学校做国际班,崭新的国际学校,BASIS还好一点,但大多数是有些问题。

公立中学会埋没孩子的一些才能,考试相对更加厉害。我毕业于复旦附中,学生考试都很厉害,15:30放学,然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 所以,个人觉得公立顶尖高中出来的学生,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创造力很强。

综合来看,无论去哪里读书,关键是孩子在环境里是否舒服,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如果他发现自己在应试环境里得心应手,可以先留在公立学校,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拓展课外活动。如果孩子对课外活动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也可以尝试去美高,但是需要平衡学习。

低龄孩子的国内国外择校考量

这个问题其实牵扯的东西比较多,相对复杂。我还是从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来说吧。

1. 从学术性的角度:每个地方都有好的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好的点。无论孩子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家长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要让孩子进入他能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学校,或者说让孩子在他就读的学校里面尽量多的得到他所能得得东西。每个学校都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不是说孩子小学去了美国就会怎样,小学在国内就会是另一个样。

这个不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就像很多家长会问,我的孩子以后要进美国最好的大学,要去美国读大学,那孩子高中是在美国读好还是中国读好,其实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你是要在这两个地方,无论哪个学校,这个里面最好的学生都是有机会的,但是如果你在这两个地方,即使去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不能成为最好的学生,就是没有机会;或者说即使你去了美国,一所不太好的高中,也很可能是没有机会的。其实,归根结底,这个问题不是说你去了哪里读高中就能进什么样的大学,也不是说哪里的学校就一定比另外一个地方的学校要好。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他能适应的、他能进的最好的学校,只要他喜欢,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学校。

2. 关于在哪个地方读书,我希望家长思考的不是说我的孩子以后将来要进名校,我现在应该做哪些选择,我现在应该进哪些学校。其实人生是非常长的,家长也经历了读书求学的阶段、也可能有过管理层的工作经验,当你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你们当时大学读了什么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其实对于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的眼界仅仅停留于:将来怎样能够帮助孩子进入一个名校的话,这种眼界是非常狭隘的,它会影响你的很多选择,甚至很有可能让你做出不那么正确的选择,我觉得重要的是家长要想清楚,我想要给孩子一段什么样的经历,我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会让你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复杂一些,比如说你考虑让你的孩子在英国读小学、在美国读初中,这个孩子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跟一个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但从客观上来说这就是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很多家长会问我,是不是孩子越小去美国越好。现在甚至很多孩子在美国就开始读幼儿园、读小学了,有些家长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进入美国顶尖名校的一种方式,但很少有家长会去想:从小让孩子在美国长大,其实它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你跟他的交流会有隔阂,其实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高中可能会好一些,小学的话一定是这样,因为他不像一个中国人,他更像一个美国长大的华裔(ABC),这个孩子不会有成长经历的好坏之分,可能更容易申请美国名校,可能也不一定。但是你要做好准备,他跟你会不一样,你需要做好准备,知道你的孩子将来会更像一个ABC,而不是一个中国人。我觉得这个才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孩子从小在国外长大,他接触的不是中国人,说的不是中文,这个并不能帮助他进入更好的美国大学,这个只会让他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包括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他会经历到美国很多好的东西,例如学着思考一些政治的问题或者一些经历的问题,同时他也会面临一些美国适应的问题,当然这个本质上都没有好坏,但他会是一个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会是一个不一样的人,这一点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只想让孩子进入一所美国名校,他在每一种环境下都是可以的,在中国读也可以,在美国读也可以,每一条道路都是有可能性的,如果学生的能力可以达到,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这些路径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我需要再次强调,家长要做好准备,这些道路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人,这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思考。

国际学校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官方微信公众号(Id:ischoolQZ)。了解各类国内各种国际学校、国际班的招生政策及师资配备;了解国内外教育;获得择校经验分享和建议。

本文转载自《亲子你我他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生:折辰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