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孩子故意“不听话” 家长该如何做?

新浪博客

关注

(原标题:孩子故意“不听话”,背后可能藏着这些秘密)

说实话前一段时间我挺头疼的,图图进入了说什么都故意不听的阶段。明明他也知道这些规则是对的,比如吃饭中途不要跑去玩、每次看iPad不超过15分钟、故意欺负弟弟是不对的。

我试图温柔地和他讲道理,他会嬉皮笑脸的不认真对待;我吼了几次,发现可控制的时间很有限,很快就卷土重来了;我也让他自己去承受结果,比如早晨起晚迟到,我就任由他迟到,结果几次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自己不好意思了,主动要求定闹钟。

一味地用吼或者权威的压力让孩子折服,显然是不长久的,而且会让孩子以后不敢挑战任何权威。

挑衅的背后说明什么

图图已经5岁多了,这五年多来,和很多孩子一样,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拒绝、挑战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概在1岁半-2岁开始,特别喜欢说“ 不”,表达的方式就是直接的“不”,但是行动上很快会听话。

第二个阶段大概在3-4岁,会很直接地拒绝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表达方式很直接,但是讲道理是可以愉快采纳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5岁多,他不会直接拒绝,而是行动上不配合,而且有自己的逻辑和理由来挑战你。

其实图图的这些表现是大部分孩子都会遇到的,儿童心理学家也都有研究。美国心理学教授Susanne Ayers Denham说,“挑衅是为了找到一种表明自己的方式。”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找寻自己的过程,所以和孩子交流我们得先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发现自己、表达自己、证明自己是好事,我们不能打压,而是引导他正确的表达自己,遵守规则。

这些方法是我从一些育儿理论和国外网站学习使用后有心得体会的部分,也许对大家有帮助,不妨试试。

表示出你的理解

有一天图图正在玩他的手工,晚饭做好了大家都在等他一起用餐,第一次叫他的时候他说他想做完。

我表示理解,我说那就再做5分钟,把一部分完工,他答应了。(这么做,是想告诉他事情可以商量,但是妥协是有限度的,在美国的一个教育学网站上我看过这种方法,叫做:积极的延时法。)

5分钟过去后,我去叫他,他还是依依不舍,我抱着他和手工作品说,真的抱歉晚餐时间到了,图图饿了,我们吃完晚饭再见吧。

图图乖乖的和我去吃饭了。(这么做,是要表现出我对他依依不舍沉浸其中的理解,也示范了表达方式。)

强调正确的做法

5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对错,也知道害怕了,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已经表示出拒绝或者不情愿的情绪中,继续对他吼,这样只会让他的情绪更糟糕,在更糟糕的情绪中谈什么道理规则,孩子都听不进去。

最好的做法,是留意孩子处理情绪得当的机会,鼓励他这种做法,强调这种做法的好处,但是要注意只是鼓励和分享父母的赏识,而不是控制孩子一定要这么做。

有二胎的家庭都知道,每天抢玩具是天天上演的,图图嘴上总是说不喜欢弟弟,其实我和他聊过,主要是弟弟太小了,他觉得没法一起玩,弟弟什么都不懂。

5岁多的他其实是敏感而叛逆的,家人总会有声音说让他让着弟弟,多陪弟弟玩。越是这么说,他越是叛逆,所以他的玩具是绝对不让小树弟弟碰一下的。每次小树刚要走过来,他就会狠狠护住,赶走小树。

有一次,他一反常态地把一个玩具给了小树,说可以让他玩10分钟。抓住了难得一次机会,我好好把他表扬了一顿:“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玩具,你这种有时间限制的分享,是种很不错的方法,不仅弟弟可以体验一把,你还可以过段时间就收回,真棒!”

后来我就发现,他特别喜欢用这种方法和弟弟分享,而不是从前那种抗拒了。

适当地让孩子承担错误的后果

5岁多的孩子,其实无论从责任感和承受力的培养上,都应该让他去负责自己可以应对的后果了。

在开头的故事里我说了,图图很长一段时间早上总是起床晚,上学就会迟到,全家轮流去劝他都不放在心里。

后来我就不催他,让他自己决定几点到,过了几天他自己觉得这样不好,小朋友会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自己也错过了早上晨练。于是主动地要求定闹钟准时到校,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比我们嘴上说一百遍道理都有效。

设定合理的限制

孩子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些规则我们看似合理,是从全局出发,但是从孩子的认知来说他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挑战我们是合理的。

就比如电子产品,我规定图图不能长时间看iPad,他就会反问我,为什么我可以一次看很久呢?

虽然我解释了孩子视力发育和成人视力保护的不同需求,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规则能不能一视同仁的简单问题,于是我给我们俩在晚上7点-9点设置了合理的限制。

因为妈妈要回邮件、回微信、要工作,所以每晚我可以使用手机45分钟。而图图可以玩有道数学、看动画片,每次15分钟,每晚不超过两次。他觉得很公平很合理,我们就愉快地执行了起来。

赋予孩子选择权

无论大人孩子,都需要决定权,需要选择权,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动力。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把孩子说的“我不想这么做”变成了“也许我可以那么做”。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停滞在僵局。

一开始我要求图图回家吃晚饭半个小时就练琴,他总会找很多理由来搪塞我,一会是上厕所,一会是口渴。我就和他商量,你来决定吧,8点之前抽出半个小时认真练琴就行,你可以自己安排玩玩具的时间,但是要说到做到哦。

有了决定权的图图,反而会很好执行他的承诺。

事事定规则,等于没规则

这个方法,是我在国外网站学到的,叫做“choose your battles”。比如孩子今天想穿什么颜色衣服,带什么玩具,这些事情要尊重孩子,事事定规则,等于没规则。

自己想明白,也让孩子清楚,哪些是原则,哪些是自由。

尊重孩子的发展阶段

分享了这些方法,其实我更想分享一个理念,就是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的不好,是我们不了解孩子,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他们年龄的范围。

为什么非要要求一个5岁的孩子每次练琴1个小时?这根本不符合他的年龄行为。为什么非要一个2岁的孩子理解分享的乐趣,对他来说正在体会拥有才是这个年龄的真实阶段。

理解比方法更重要。

本文转自《番薯307》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想了解更多国际教育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不容错过!3月-5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成都六地联动!国内百所国际学校的盛宴,众多顶尖海外名校鼎力加盟!一对一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来扫码报名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编辑:张珮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