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美国留学今年考虑间隔年 哪些学生适合延迟一年入学

新浪教育

关注

周日应某美国就业实习指导机构邀请,就今年美国留学生到底要不要 GAP year (延迟一年入学 或 休学来实习见习)?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选择 GAP year,做了个人观点分享。

今天听主办方说,有几位他们服务的家庭,活动后已正式与大学进行沟通尝试选择 GAP Year,并有美国大学给出了积极的回复。

为此把分享内容整理了一下,供更多留美学生家庭参考。

首先,主办方希望我分析一下川普的政策趋势影响。我的观点是 川普的政策趋势,真的需要分析吗?自 “川建国”同志当选以来,各项针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政策出台,背后逻辑应该还是基于“美国利益至上”,我不是政策分析专业人士,面对纷繁的,不同角度的解读信息,加之疫情的影响,我和大家一样,也有些茫然。我只好选择看这个领域的客观数据和事实。因为无论如何解读政策,预测趋势,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这里有几个我了解到的数据和事实,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是中国国际学校驻校升学指导协会,ChinaICAC发起,针对在读高中生和海外留学生的调查有了结果;

36%被调学生中更改去美国留学的计划…. 被调查人群应该是国际学校/国际部,国际班的高中生。如果这个“更改”的内容只考虑近年来出现的国际学校原计划只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改为“英美同申”,“美加同申”等申请国家方向的比例,则会远远高过36%,可能会达到50%以上,有些学校可能会高达70%以上。

第二个数据是 今年6月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的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中,显示,15年来,英国首超美国,成为中国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国。这说明在过去几年,赴美留学的政策变动和调整,其累积效应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心理预期影响不容忽视。

第三个信息,则是来自于华尔街日报 2020年7月9日的报道,美国高校为留学生数量锐减做准备,尤其是中国留学生。这次疫情的影响,加之川普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影响,今年赴美留学生的人数将锐减已经是各高校的预判。前两天得到的消息:上海纽约大学配合纽约大学的Go Local项目,今年秋季将迎来在纽约大学和阿布扎比校区的3100名中国籍留学生,其中本科生为2300人。

纽约大学目前是美国招生国际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这3100人,实际上占纽约大学的中国籍学生的一半都不到。据香港媒体的报道,2016年纽约大学的中国籍学生就已经达到了6500人。如此数量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如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做出留学调整,确实会令部分美国大学经受不小压力。

那么以上的这些数据到底说明什么呢?和 GAP year 的规划有什么关系?在这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关于 GAP year 的定义:来自 GAP Year Association.

对于学生选择GAP Year的真正原因,GAP Year Association 认为是:

而我个人认为,是否拿一学期或一年来 GAP Year,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其背后是:

目前中国留学生考虑是否 GAP year,或当下主要的留学担忧,无非是以下几点:

那到底要不要 GAP Year 呢?

我想先借用一位业内专家的一段话:

我过去一直强调,留学不是光为了上课和拿一纸文凭,更重要是了解和体验留学国的人文、地理、经济、政治…

如果大家觉得你们现在留学不能满足以上,而且还有风雨飘摇的危险,建议大家休学一学期或一整年。在此期间,随心所欲地专注一下自己的爱好,特别是学术爱好。说不定,这个追求就成了你辉煌人生的起点!

….

大学对待学生申请GAP Year 的政策到底如何呢?

相当一部分的美国大学对 GAP Year 持支持态度,各家政策也有不同,GAP Year Association 组织的网站上有收集各大学对此的政策和态度。 但有意思的是,有些大学的网站上已经找不到这些信息,例如在 Yale 大学 2011年 关于GAP year的表述原文目前已找不到,而 GAP Year Association 组织则声称这些信息和网页链接是自2014年开始收集并于2018和2019年重新更新,所有信息来自招办 (“starting in 2014 and is being refreshed throughout 2018 & 2019. All responses are quoted from the Admissions source directly.”)个中原因,也许只有大学清楚。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考虑 GAP Year 呢?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具备以下两点就可以考虑GAP Year。

当然,确定要实施了,接下的半年获一年应该怎样安排?我只能给一个大致的框架建议,如图:

最后祝大家能顺利平安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留学和生活中。

作者:拔哥

“拔哥看国际教育” 专栏由 私家探校、思阅荟 School Mentor 、新浪教育联合推出,逢周三发布。

文章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思阅荟 School Mentor

声明:新浪教育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李璇 责任编辑:朱紫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