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中产阶层人数不断扩大 国际学校将走向何方?

中国经营报

关注

6000元的报名费、2000多个名额,几分钟网报一抢而空;现场收现金不开发票,家长为捡漏翻遍垃圾桶……2019年底,不少北京的国际学校学生家长对于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冬令营的火爆报名场面记忆犹新。火热之余,作为政策敏感型行业,国际学校相关政策的出台成为影响行业内部洗牌、升级的重要因素。2018年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发布,规定公办学校“不得以品牌输出的方式获得收益”,同时加强民办学校关联交易监管、合理安排现有学校平稳过渡,但该政策迟迟没有落地。由此,国际学校的投资市场也冷却下来,资本普遍持观望态度。国际教育相关上市公司在财报中纷纷表示,主要经营风险包括民促法政策的不确定性。

同时,中产阶层人数不断扩大,其对于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也在驱动国际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国内对于国际学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民办教育蓝皮书:中国民办教育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我国国际学校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际学校在校学生远低于潜在需求量,未来5年,国际学校或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政策趋严

在上述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冬令营的火爆报名场面中,虽有工作人员正襟危坐,声称冬令营与招生无关,但家长们心照不宣,“这个冬令营不普通,实际上就是考试筛孩子,择优录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通气会上表态,必须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随后,该学校给家长发短信称,“为了避免社会的误解和没有报上名的家长的焦虑,原定于2月3日和2月10日的延庆冬令营取消。”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而教育部的表态也表明了对于此类行为严监管的态度。

不过家长对于“培优”、冬夏令营提前招生依然热衷。“我们孩子六年级的时候,就有培训机构老师指点,报哪个学校就去参加哪个学校的冬令营,可以增加录取概率。”Diane妈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最后孩子如愿进入了北京君诚学校。

Kevin爸爸称,临近升学期,学校里的老师也会挑选出一些孩子,做适应性的学习和测试,作为重点培训的对象,进行升学辅导。而且老师都有指标,和工资、升职挂钩,老师也会有意放弃一些孩子。家长、老师已经适应了“择优”“提前准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焦虑是一样的,家长希望让孩子通过夏令营了解学校出题方向,能被提前录取更好。”

“民办学校比公立学校更有掐尖的动力。”一名民办国际学校的老师称,“谁都知道公立学校对于生源筛选的严格程度是其他类型的国际学校不可比拟的,民办学校也想要好的录取结果,所以也对提前招生很热衷,想把较为优秀的生源抢来,以后的胜算才大一些。”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核心是民办教育机构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在经过《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两轮征求意见后,发布在即。

“《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以后,国际教育相关上市公司在港股的股价大幅下挫,一直都没有回暖。”北京市京师(大连)律师事务所教育法律事务部主任范桂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分类管理实施后,新设的国际学校小学和初中部,直接登记为非营利性的,而且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课程上,按照法律要求,小学和初中要开设中国的课程,高中可以开设国外课程,民促法修订版通过后,受影响较小的就是那些一直开设中国课程的学校。“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根本区别在于利润能否向股东、投资人或学校的举办者分配。对于国际学校的收费标准,与办学成本相关联。比如学校设施和师资条件都特别好的学校,可能一年收20万元,但营利能力并不高。”

“非营利性学校不意味着免费或学费降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政策实施之后,接下来会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国际学校的监管,要求课程必须采用国家的义务教育课程,不能使用国外的教材,如果要开设一些其他校本课程,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活动课,但是主要的课程体系必须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在登记营利性质时,学校对两种营利性质都会有所顾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很多民办学校是投资办学,不是捐资办学,会担心登记成非营利性质后,是否需要放弃积累了多年的产权,如果登记为营利的,会担心税负过重。

众多政策之中,2019年6月2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是今年对民办国际化教育影响最深的政策。该政策“公民同招”“摇号招生”等一系列内容让不少国际学校行业投资方和办学者产生迷茫情绪,各方都在期待政策细则的进一步指导。地方上,各项规定也纷纷出台,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办学,导致“办学审批难”成为国际学校行业的一大现象。

国际学校新趋势

在刚刚结束的美本早申中,北京地区的公办学校在录取结果上仍具有压倒性优势,在北京“藤校&TOP10”录取十强高中的14所学校里,有10所是公立学校。而上海地区“藤校&TOP10”录取十强高中的12所学校里,有7所民办学校,其中早申“黑马”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获得9枚藤校offer,数量冠绝上海。

此外,记者从多位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集团化办学以及国企办学将是未来国际教育的两大趋势。

细心经营的单体国际学校可以做得非常好,可以做成精品学校,但是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很有可能会处于劣势。因为连锁国际学校拼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能够升维打击单体国际学校,和君资本合伙人林子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际学校当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要考虑扩张的问题。“不过教育行业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规律,因为靠人管理,所以在扩张的时候,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所以在做大的情况下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储朝晖表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地方政府也会运用行政力量组织集团化办学,但是存在管理层级增加、日常工作效率受影响等问题,如果违背了办学“规模适度”的规律,规模扩大还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下降等问题。而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外资、以资本为基础的集团化办学采取戒备的态度。

此外,以金融街教育、国开教育、华发教育为代表,国企办学已经成为国际学校行业的新型办学业态。据了解,截至目前,金茂教育、厦门国贸等多个国企均有办学计划,这意味着国有企业作为重要角色,正在进军国际教育市场。

“和普通的民间资本不同的是,国企办教育的逐利性弱一些。而且国企大多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很强的财力,所以国企办教育对行业的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范桂杰认为,此外,大多数国企进入教育行业也是产业布局的需要,涉足教育也能拉动其地产行业的发展。“国企办教育将会是一个新型的业态,但是无论是国企还是普通的民间投资者做教育,受的规范是一样的,在法律适用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但国企与其他投资机构不同的是,需要考虑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营利和非营利的选择,要做出提前的预设和安排,然后测算好发展和成本的覆盖性。”

原标题:外冷内热 国际学校将走向何方?

本报记者/魏婕/蒋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