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畔,看仁泽学校的融合教育实践与个性化探索

新浪教育
在北京这片国际化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土地上,究竟哪一所学校能够成为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梦中情校”?对此,有过深入了解的家庭最有发言权。4月19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教育盛会——由新浪、微博、择校行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盛大启幕,千余组北京家庭纷纷奔赴现场,共同探寻国际教育为孩子未来升学带来的无限可能。采访中,北京市仁泽高中副校长张影分享了她在国际升学规划和留学申请方面的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

北京市仁泽高中副校长 张影
仁泽学校的教育理念定位为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校运营模式来看,仁泽学校是由金融街教育投资兴建的高中,秉承政府支持、国企运作、教育家办学的模式。这一模式确保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同时获得了金融界强大的资源支持,并保障了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的专业化。
其次,从成长环境来看,仁泽学校位于北京核心地段的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校园内既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四合院,也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空间。这种环境的融合,展现了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
第三,从育人目标来看,仁泽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期望学生不仅拥有深厚的国家情怀,而且具备全球视野,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北京市仁泽高级中学的核心教育理念确立为融合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当前家长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鲜明特色。学校规模适中,普高部与国际项目合计仅提供600个学额,每级不超过200个学额,目前六个班级中最大班级为22名学生,最大班额不超过25名学生。小班化教学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师资配备比例高达1:4,加上学校自建校之初就强调个性化教学,形成了浓厚的个性化教学文化氛围。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包括设置个性化课程、教学实施、辅导以及一对一的生涯规划指导。家长对学校的这一优势给予了高度认可。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能得到关注、支持和看见。因此,学校将继续坚持并发挥其办学优势,确保个性化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实施。
选择学校时,首先应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因为这反映了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否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其次,课程设置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仁泽学校,课程分为三个板块:核心课程涵盖9大高考学科,分为基础、高阶和卓越三个层次。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学校提供定制化培养,包括竞赛课程、强基课程以及体育艺术特长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专门的指导。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多种拓展课程,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尽管学校规模不大,但开设了14个模块的体育艺术选修课程,确保了学生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融通课程,分为仁爱课程和泽远课程。仁爱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立、自强,追求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相应的课程如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幸福课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以及生涯规划课程均已实施。
在当今时代,我们期望培养的孩子不仅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使命感。因此,学校设计了择远课程,包括研学课程和职业体验课程等,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拓宽视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