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海嘉学校:爱与成长的教育之旅

新浪教育

关注

北京目前集团化办学进展迅速,从知名学校集团收编公办中小学,到如今将民办国际化学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这不仅提示着北京优质教育辐射带动的大趋势,也意味着优质的民办国际教育正在越来越受到官方认可。

在北京这片国际化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土地上,究竟哪一所学校能够成为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梦中情校”?对此,有过深入了解的家庭最有发言权。4月19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教育盛会——由新浪、微博、择校行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盛大启幕,千余组北京家庭纷纷奔赴现场,共同探寻国际教育为孩子未来升学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新浪微博 2025 国际教育择校巡展北京站的现场,北京市海嘉学校总校长彭敬慈博士和校长助理兼入学办公室主任马小未,分享了海嘉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对国际化教育的深刻见解。

海嘉学校始终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秉持 “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 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充满爱与幸福的校园环境。彭敬慈博士表示,这种爱不仅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上,还包括同学之间的友好互助以及家长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关注孩子本身而非仅仅是成绩。

在教育方法上,海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构建思维。彭敬慈博士介绍道,构建思维强调学生主动创造知识,而非被动记忆。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及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相关知识时,老师不再局限于课堂讲解,而是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学校选择 IB 课程体系,正是因为其与构建思维理念高度契合,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且具备强大思维能力的学生。

马小未主任补充说,爱与幸福的校园文化涵盖多个层面与维度,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支持与托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能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课程设置方面,海嘉学校充分考虑时代发展需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彭敬慈博士指出,在AI、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采用国际化与中方课程相融合的模式。国家课程融入国际元素,既注重中华文化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课程设置充分考虑 AI 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 AI。学生不应被动依赖 AI,而应将其作为辅助学习工具,主动利用 AI 获取基础资料,然后以自己的知识与见解去丰富与提升,培养自主学习和判断能力。

此外,全球化趋势使国际议题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海嘉学校引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内容,如消除饥饿、贫穷,保护海洋和生物等,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马小未主任还介绍,学校除了中文 IB 课程,还开设了A-Level课程以及结合AP的双优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兴趣所在。

对于择校家庭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和全家教育规划的学校,彭敬慈博士认为,“最佳匹配” 至关重要。一所好学校应从三个方面助力学生成长,即课程选择、兴趣培养与领导才能发展、社会服务。学生不仅要在学科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还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发现兴趣爱好,提升领导能力,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社会、国家、甚至全球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马小未主任进一步解释,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虽然在学生漫长的人生中占比有限,但却是关键阶段。在择校时,家长不仅要关注课程、师资、校园环境,还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全面收获,包括学术成绩之外的综合素质培养。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径,海嘉学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申请藤校还是文理学院,无论选择生物还是酒店管理专业,学校都全力支持,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坚定信心,培养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海嘉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积极心态的未来人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