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北京中加学校:中西融通育英才,创新特色铸未来

新浪教育

关注

北京目前集团化办学进展迅速,从知名学校集团收编公办中小学,到如今将民办国际化学校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这不仅提示着北京优质教育辐射带动的大趋势,也意味着优质的民办国际教育正在越来越受到官方认可。

在北京这片国际化教育资源丰富多元的土地上,究竟哪一所学校能够成为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梦中情校”?对此,有过深入了解的家庭最有发言权。4月19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教育盛会——由新浪、微博、择校行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盛大启幕,千余组北京家庭纷纷奔赴现场,共同探寻国际教育为孩子未来升学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择校巡展北京站的现场,北京中加学校副校长杜妍参与本次展会并接受了采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贵校有哪些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 

嘉宾:作为国内基础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探路者,北京中加学校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兼具中华根基与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为使命。我们的教育理念扎根于“中西融通、知行合一”,既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吸纳国际前沿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为具有跨文化理解力的世界公民。 在办学特色上,我们始终以“五个率先”引领创新:率先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率先实现中加高中课程学分互认,率先实践国家新课程标准,率先引入AP国际课程群,率先获得圆方、Cognia等国际权威认证。这些创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术路径,更让他们在国际教育舞台上拥有先发优势。 同时,我们的“三优势”体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通过构建国际教育资源本土化模型,将5C素养(沟通、协作、创新、跨文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融入课程;依托“双语双轨、小班分层”模式,以3I优势(国际化、个性化、内驱发展)激发学生潜能;建立“学业成就+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三维质量模型,通过“优势课程+优质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主持人:在个性化课程设计中,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嘉宾:我们坚信,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以“中西融合、AI赋能”为核心,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国课程夯实学术基础,加拿大课程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引入AI教育平台,通过动态知识图谱和智能测评系统,让抽象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选择上,我们提供艺术、科技、人文等多元选修课程,其中AI编程、机器人开发等前沿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AP、OSSD、ACT等国际课程不仅拓宽学术视野,更通过项目式学习和跨文化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双语双轨、小班分层”教学模式下,20人左右的小班配合AI学情分析系统,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真正实现“一生一规划”。

主持人:您认为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确保与孩子的教育目标一致? 

嘉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建议家长从四个维度审慎考量。第一,看课程与理念适配度:国际学校的课程是否能支撑孩子的学术理想与职业规划?我校融合中西方课程优势,既有严谨的学术体系,又注重实践创新,同时以“内驱力培养”为核心,这需要家长深度了解并认同。 第二,看师资的专业与稳定性: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的中外教师团队均具备丰富的国际教育经验,中方双语教师深谙基础教育学情,外方教师带来国际化视野,双方协作确保教学质量的延续性。家长可以关注教师资质、师生比及教师团队的稳定性。 第三,看升学成果与长期发展:升学率是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毕业生的发展轨迹。建校28年来,我校万余名毕业生100%升入国内外名校,87%获得奖学金,许多校友在全球顶尖学府和行业领域崭露头角。家长不妨通过校友案例,了解学校是否能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奠基。 最后,看家校协同的深度:国际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我校建立了“定期沟通+个性化反馈”机制,通过家长会、学业报告和成长档案,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发展计划。选择重视家校共育的学校,才能让孩子在支持性环境中稳步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