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2025世界大学展:优质全球教育资源,触手可及

新浪教育

关注

在国际化教育的浪潮下,当学子们渴望踏出国门、探索学术新境,一场高质量的大学展,已超越信息交换的范畴,成为连接全球教育资源、点亮未来航向的关键纽带。

10月22日,北京熙诚学校的海外大学展,正是这场探索的启航点。它凝聚期待与梦想,吸引着无数留学家庭,共同踏上了通往国际化未来的探索之旅。

打破信息壁垒,搭建直面交流桥梁

留学申请路上,信息不对称是学子最大的难题。网络信息繁杂难辨,官网介绍个性化不足,而与招生官面对面,才是洞悉海外高校招生偏好、专业特色的最佳途径。

本次大学展汇聚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五大主流留学国家的26所优质高校。其中既有全球顶尖的知名学府,也有在特定领域独树一帜、培育行业精英的特色院校。它们的到来,让遥不可及的海外高校变得触手可及。

碰撞教育思想,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如果说高校咨询为学子提供了具体的留学解决方案,那么展中的对话论坛则是一场国际化教育的思想盛宴。

熙诚学校高二德语教师刘莹主持的论坛,围绕“新兴技术如何重塑未来教育”“中德教育如何共同培养国际化领袖”展开。

德国科隆大学代表邱岚提出的“高校对学生领导潜力的评估标准”,引发热烈讨论。她结合招生经验,强调申请德国大学需注重专业匹配度、德语能力与GPA,并指出德语水平和实习经历对留德工作的重要性。两位科隆大学在华交换生Judith和Lennox,则分享了适应德国大学生活的建议:通过社团活动结交本地朋友、练习德语,融入当地文化。

德语外教Medya从跨文化沟通角度,分享了与德国同学合作的技巧。她以“直接表达并非无礼,委婉建议也需清晰”的生动案例,让学子直观理解中德文化差异,为未来适应校园生活提供实用指导。

熙诚学校高三德国班学生蔡子墨、马知行,则以亲身经历讲述:在熙诚的课程学习中,哪些活动锻炼了领导力,又如何借助学校课程体系准备大学申请。他们的真实故事,让学弟学妹看到了通过自身努力与学校支持,迈向国际化舞台的可能。

细节之处,打造沉浸式海外名校对话体验

学术副校长蔡静波的致辞,串联起活动价值、高校资源与学校教育主张——从双轨制培养模式到对国际化的深耕,层层递进;熙诚学子的精彩演出,为这场国际化盛会增添了艺术氛围。

两小时的活动中,大厅始终交流热烈。学子们穿梭于各高校展位,认真咨询提问;家长们与嘉宾深入交流,为孩子未来谋划;高校代表耐心解答,倾囊相授。所有人都为同一个目标——探索学生未来航向而努力。

以展为媒,开启国际化成长新征程

本场海外大学展为学子构建了与全球高校直接对话的通道,高效解答留学申请中的核心困惑,打造了一个汇聚教育思想、促进跨文化深度交流的平台。

于熙诚学校而言,此次活动是其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深度落地,集中展现了学校为学子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赋能其成长发展的责任与远见。于参与学子而言,这场大学展或许只是其留学规划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它所传递的前沿信息、引发的深度思考及创造的潜在机遇,将沉淀为其未来学术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可以预见,这场活动所注入的国际化视野与思维,将持续影响学子的成长轨迹,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全球竞争格局中找准定位、实现突破。而熙诚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全球教育资源的链接与整合,致力于成为推动学子国际化发展、引领区域国际化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