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国际班学生必读:十本书训练你的成长型思维

新浪教育

关注

不久前,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联合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比起一味灌输光鲜的成功故事,了解成功背后的挫折与挣扎,能使学生更愿意相信努力是能造就更好的自己的(成长型思维的核心理念)。实验将402名九年级和十年级的高中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阅读教科书中的常规文章,关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及法拉第的成功故事。

第二组:阅读关于科学家所面临的人生挫折,比如作为犹太人,爱因斯坦是如何在二战中与纳粹德国斗争的。

第三组:阅读关于科学家所面临的学术挫折,比如居里夫人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仍然坚持实验的。

六周后,实验发现:那些阅读人生挫折或学术挫折的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成绩及表现都要优于只读成功故事的第一组。经过采访了解到,第一组的学生认为“科学家都是天才,而自己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才能,所以根本不可能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取得成功”;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学生则发现“这些科学家像自己一样,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取得成功”。很明显,第一组学生的想法就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而后两组则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10本能够培养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的传记作品,里面展现出来的并非一个天生英才如何一帆风顺地成就伟业,而是一路披荆斩棘的平民英雄如何克服艰难困苦并最终改变世界。这些真人真事拉近了普通人与成功的距离,孩子读了之后会感到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也能变得更优秀、更美好,同时也更有决心、勇气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挫折和失败。

小学组

1。 The Tree Lady: The True Story of How One Tree-Loving Woman Changed a City Forever  by H。 Joseph Hopkins

适合年级:K-2年级

Katherine Olivia Sessions是在树木成荫的北加州长大的,所以当她毕业后来到南加州的圣地亚哥时,深深地为眼前沙漠一样的景象所震惊。于是Katherine决定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她都要将这个城市变为绿洲。而如今圣地亚哥美丽的花园和树林正是Katherine在100年前不懈努力的结果。

2。Who Says Women Can’t Be Doctors? The Story of Elizabeth Blackwell  by Tanya Lee Stone

适合年级:K-3年级

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女性还被认为只需要做好妻子和母亲,即使有少数女性出去工作,从事的也是老师或者裁缝师这样的职业。然而Elizabeth Balckwell并不认可这样的性别偏见,她觉得自己与男子一样,足够聪明也足够努力,完全可以胜任医生的职位。无论前进路上有多少阻挠,Elizabeth都没有放弃。作为第一位女医生,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成功。

3。Sonia Sotomayor: A Judge Grows in the Bronxby Jonah Winter

适合年级:K-3年级

Sonia Sotomayor在布朗克斯区长大,是纽约有名的贫民区,犯罪率在全国数一数二。然而Sonia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凭借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改变命运的决心、百折不挠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拉丁裔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注:目前为止,尚没有亚裔大法官被任命。)

4。 Malala Yousafzai: Warrior with Words by Karen Leggett Abouraya

适合年级:K-3年级

马拉拉,一个年轻的巴基斯坦女孩,敢于挑战塔利班的武力威胁,只为争取本应该属于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尽管生命一度危在旦夕,在被塔利班枪击后的9个月,同时也是她16岁生日的时候,马拉拉仍然坚定地选择在联合国发表演说。2014年,马拉拉因其为女性争取教育权的勇敢行为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5。Marvelous Mattie: How Margaret E。 Knight Became an Inventor by Emily Arnold McCully

适合年龄:K-3年级

Mattie从小就是个发明家。12岁时,她设计了一款金属防护装置,能防止梭子从纺织机中弹出来伤到工人。后来她发明的制作纸袋子的机器,我们沿用至今。可是,有人将Mattie告上法庭,声称这些发明都是他的,因为“女的根本搞不懂机械这么复杂的东西”。Mattie用事实证明这个男人的歧视大错特错,并且终生投身于发明创造,获得了“女版爱迪生”的美誉。

6。I am Martin Luther King, Jr。 by Brad Meltzer

适合年级:K-3年级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这是这本《纽约时报》畅销童书要传达的信息。马丁Ÿ路德Ÿ金还是个小孩子时,就发现非裔美国人遭受了可怕的不平等待遇。因此当长大后,金决定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做点儿什么:他把人们召集起来,发起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和游行;他发表演说讨论人们应该互相尊重爱护,无论皮肤是什么颜色;他畅想了一个种族平等的美好未来。尽管在抗争的路上遇到种种挫折,乃至生命威胁,金也没有退缩,他终其一生为一个更平等更自由的美国而战。

7。 Nelson Mandela by Kadir Nelson

适合年级:1-5年级

在充满偏见、种族隔离的南非长大,曼德拉从小立志要改变这样的不平等。尽管遭受了种种磨难,哪怕身陷囹圄长达27年,他依然不改初衷。最终,曼德拉成为了南非总统,并为种族平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 Solving the Puzzle Under the Sea: Marie Tharp Maps the Ocean Floor by Robert Burleigh

适合年级:2-4年级

受制图师爸爸的影响,Marie Tharp从小就对海洋十分着迷。她想做些没人能做到过的事情:为海底制图。纵观历史,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丈量海洋的深度,然而却屡屡受挫。尽管在为海底制图这一领域充满了无尽的失败与挑战,Marie依然矢志不渝。在她的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幅科学性的全球海底地形图绘制成功,并彻底改变了大众对大陆漂移学说的认知。

9。Odd Boy Out:Young Albert Einstein by Don Brown

适合年级:2-5年级

刚出生时,小Albert是个胖胖的小孩,脑袋大得离谱,形状还不太规则。稍微长大一点儿,他表现得依然古怪:打妹妹,让老师们头疼,没什么朋友。跟其他小孩不一样的是,Albert还经常沉浸在解谜和研究科学问题的世界中,无暇他顾。这个怪怪的小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过小时候的他可不是那么光芒万丈。

10。 Dorothea’s Eyes: Dorothea Lange Photographs the Truth by Barb Rosenstock

适合年级:2-7年级

七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十二岁时父亲抛弃了整个家庭,Dorothea Lange的成长充满了伤痛,有时她真希望自己就此从世界上消失。然而当接触到摄影,她发现了自己的力量:透过敏锐的视角捕捉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影像,尤其是大萧条时期被遗忘的人群。她也因此成为了传记摄影的创始人之一。

本文转自《旺旺》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教育家长课堂开课啦!!

家长课堂课程: 

8月2日《申请美国名校,需要给孩子定制这4大方案》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4日《本国本科留学的准备》许轶[干货文章]

8月9日《申请美国名校新SAT、ACT考试如何选择与备考?》许轶[干货文章]

8月10日 《揭秘被世界三大顶级艺术院校看重的作品集啥样》字文莉[干货文章]

8月11日《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托福自学态度》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16日 《中国小留学生与美国寄宿家庭的“火花”》卢巍[干货文章]

8月17日 《美国留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趋势与美国绿卡办理》李凯[干货文章]

8月18日《如何从申请角度选择国际课程/国际学校》老查[干货文章]

8月23日《申请美国名校如何策划课外活动》老查[干货文章]

8月24日 《美国与加拿大移民的福利、风险、生活对比》宁嘉晨[干货文章]

9月5日《看不懂大学排名怎么申请美国名校》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6日《留美:为何中国学生扎堆选工科商科计算机?》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7日《美本申请要求多:GPA托福SAT哪个更重要?》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13日 《SAT和ACT选择终极秘诀: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祁连山[干货文章]

9月14日《富三代蓝图:如何在美国聪明投资买房赚学费》Luc Bin Wang[干货文章]

9月19日《加拿大新总理上台:投资移民7大利好政策》丁巍[干货文章]

9月26日《美本申请:被哈佛招生官青睐的文书究竟什么样》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7日《想申哈佛耶鲁斯坦福:课外活动只需要做这6项?》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9日《独家揭秘:史上最全高中生出国备考规划策略》钱甜[干货文章]

10月8日《美高申请面试中招生官必问问题大曝光》李素荣[干货文章]

10月10日《EB5移民投资者:不懂这些门道怎么能申请到绿卡》刘宇[干货文章]

10月12日《不当海清那样的妈妈 你不得不知这些留学误区》宋璟[干货文章]

10月13日《孩子是不是优等生?四份报告看懂加国高中全貌》朱凡[干货文章]

10月18日《全球移民收紧 澳大利亚投资政策依然稳健》王欲弘[干货文章]

10月27日《打开美本申请黑匣子 神秘的网申六大板块都是啥》黄德容[干货文章]

11月3日《申请加州大学本科 揭秘网申各大板块里都有啥》黄德容[干货文章]

11月10日《解决网申和面试 突破美本申请最后一道防线》黄德容[干货文章]

如何听课:扫描二维码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回复“入群”,查看

责任编辑:尹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