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生谈留学生活:寄宿家庭 学校守则盘点

新浪博客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留学生卫某,目前就读于美国愉快谷高中。文中谈了她在美国留学的点点滴滴,涉及寄宿家庭、学校日常以及其他小贴士。

图文无关
学生感想—关于寄宿家庭
来到美国读高三,为了更好地适应美国这个跟我们截然不同的国家,我和很多高三同学们一样,选择了host family。在这样一个完全的英语环境中,可以更快了解美国文化。
非常幸运,我的host family是一个非常幸福快乐的五口之家。美爸是牧师,在当地是心善出了名的;美妈是全职家庭主妇,但是每周末会去教堂义务帮助别人管孩子;三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温顺懂事,二女儿漂亮聪明,三女儿调皮可爱。对于寄宿家庭,同学们要记住以下几点:
1.经常和家人交流是增加感情的关键方法
很多学生住进host family之后,每天除了吃饭上学,剩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玩手机刷微信,其实这对于练习英语和增加感情都是不利的。正因为语言有障碍,才需要多训练;正因为文化不同,才需要让你的host family更充分地了解你。本人刚到美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而且美妈对于中国文化完全是一无所知。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帮助美妈做饭,在做饭时,我便用英语和美妈聊一聊中国的文化;放学回家后,会和家庭聊一聊学校的趣事;在回家途中,会和美爸聊一聊家中的情况。正是这份主动和直率,让我在短短一星期内就成为了家中的一份子。
美国人的家庭中,有些时候家人会互相取笑来表达对家人的爱。比起美国人来,中国人相对保守和严肃。所以美妈有些时候为了逗我,故意在我眼前和美爸超大音量地kiss,下一秒全家人就大笑着看着我红着脸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还有些时候,全家逛商场的时候,大女儿会故意把我往卖性感内衣的地方拉,还故意只给我看那些少儿不宜的海报……
比起中国人来,美国人更像大孩子。美妈明明都是42岁的人了,为了表示自己还很年轻,美妈到处宣称自己只有36岁,甚至在自己42岁的生日蛋糕上只插了36根蜡烛,所以我和二女儿经常在旁边充当“真相帝”,每当美妈炫耀自己只有36岁的时候,我和二女儿就会撇着嘴说:“maybe older”。
2.诚实和有主见很重要
美国人是很“实在”的。中国人的谦逊在他们那里只被当作是令人厌恶的虚伪,中国人的好面子对他们而言更是不可理解。最重要的一点,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人不喜欢强迫别人,更不喜欢被别人强迫;他们认为如果那是你的事情,只有你有权利去选择,而父母的义务不过是告诉你选项和提供建议而已。
举个例子,在晚餐的时候,如果食物很好吃,美爸美妈会很热情地告诉你:“如果还想吃的话,锅里还有很多。”最后绝对会加一句:“这不是强迫的(you don’t have to.)”事实上,吃还是不吃全由你选择,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故作客气说虚伪的话。如果你明明还想吃,却因为面子而谎称不想吃的话,美爸美妈就会以为你吃饱了。到最后你饿了肚子,而美爸美妈也会觉得你爱撒谎,真的是“身心俱创”。
在中国,父母经常会为我做主,但是到了美国之后,美爸美妈从来都不会为我做主。他们只是告诉我选择,最多提供建议,但是生杀大权还是在我自己手上的,所以我经常要面临众多选择:“今天发大水,学校去还是不去?”“今天下午全家要去打保龄球,但是明天要考试,是和家人去玩还是留在房屋里学习?”“明天早上可以去教堂,是早起去教堂还是美美地睡个养颜觉?”但是记住,一定要在仔细考虑后作出最妥当和最不后悔的选择。
美国是个诚实的国家,从版权就能看出来。在美国盗版的东西几乎是没有的,如果你在YouTube上想看连续剧的话,必须要花钱。另外,千万不要在学校抄作业,在中国抄作业可能只是被老师教训,在美国公立学校随随便便地抄作业的话后果可能就是被开除。所以各位看官们,在美国一定要入乡随俗哦。记住,你是在美利坚,不是在别的地方。
3.不要随便浪费食物
美国是个相当富裕的国家,食物极为丰富,超市甚至有为狗狗特制的冰激凌。在我的host family中,通常情况下冰箱中的食物都是共享的,随时都可以去厨房取,拥有夜猫子体质的我经常会晚上去厨房拿牛奶和果汁喝;甚至还有一次美爸凌晨两点因为太过饥饿跑到厨房里去煮面条。
美国的食物并不算特别昂贵,尤其是自助餐的价格多是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美国人崇尚节俭,对于浪费更是厌恶,吃饭时,你吃得再多都没有关系(本人曾经创下过一顿吃掉三大盘意大利面的记录),但是如果你剩下了大量的残羹剩饭,那就会很毁形象。
本人就经历过一件事情。家里的小女儿特别爱吃水果,基本上每天一个苹果。一次,小女儿在晚饭前拿了一个苹果吃,啃了两口后就把它丢到了垃圾桶中。结果在饭桌上,美爸当众非常严厉地批评了5岁的小女儿。一番批评后,小女儿被罚面壁思过。
从这件事情,各位晚辈们就能看出美国人对于食物是有多么珍惜了吧?所以以后住进host family,一定要记住不要踩到食物的雷区。
美国是很宽容的国家,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大熔炉,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于食物特别的偏好还是相当宽容的,记住,到达寄宿家庭之后,一定要告诉他们你不爱吃什么,或者是你对什么食物特别喜欢。寄宿家长们通常是很宽容的。举个例子,本人特别爱吃番茄酱,经常把番茄酱当冰激凌吃,结果美爸美妈经常会看见过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抱着一大瓶番茄酱坐在沙发上当零食吃。“惊讶+吐槽”后,家中的冰箱中永远有一瓶番茄酱专为小女子准备,甚至我的美爸开玩笑说圣诞节应该送我一大瓶番茄酱做礼物。
4.友好地对待宠物
美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养宠物(多数为大型犬),而美国人都会把动物当做家庭的一份子来看待。所以各位晚辈们切记:绝对、绝对、绝对不能虐待家里的动物。虐待是比浪费食物还要可怕的罪过。
我的host family中有两只狗,大狗已经11岁了,小狗只有8个月。小狗非常淘气,也非常爱闯祸,在我的房间里上大号,偷吃我放在房间里的食物,扯烂家里的地毯(结果害得美爸花了好大一笔钱重装地毯),咬坏美妈和大女儿最喜欢的鞋子,甚至还去挑衅邻居家的大狗。即便如此,host family对它最重的惩罚也不过是把它关到院子里,不允许它进屋而已。有几次我忍无可忍地建议家人教训教训它,却被告知,在美国的当地法律中,打狗是可以进监狱的。美国人爱动物的天性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还是那句话,绝对不要虐待家中的动物。不知从哪里听说过,一个交换生来到美国的host family后,家中的小狗对他一直就不是很友好。他放学回家后,那只小狗就会跑到他面前汪汪叫甚至不让他进家门。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地踢了那狗一脚,正好被host family看见了,结果寄宿家庭当天就要求他离开,意见相当大。为此,有了这个前科之后,好多寄宿家庭拒绝接受这个交换生。
所以说,一定要友好对待家中的动物,如果跟家中的动物相处不好,可以向host family汇报或者是告诉老师,如果实在无法处理的话,可以申请更换家庭。
5.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对于留美学子来说,美国地理人文环境不同于中国,寄宿家庭的父母也不是亲生父母,所以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初到美国语言不通,有些时候host family不明白你的想法甚至会误解你。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毕竟你是住在别人家中,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尽最大的努力跟他解释,尽量避免吵架。
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在寄宿家庭中一定要遵守家规,而且尽量在事情演变成难以弥补的吵架之前尽快解决。记住,不懂就要问,一定不要害羞,更不能不懂装懂。比如很多在中国需要手工的活儿在美国几乎都演变成机器操作,而在使用这些机器前如果不懂的话,一定要请家人来解释和演示,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可能会给家庭带来损失。
我的host family非常宠爱我,从未要求我在家中承担家务。但是我有时会帮助三个女儿收拾盘子,美爸美妈去超市买食物时,我经常会跑去帮忙搬运食物。我告诉他们我是家中的一份子,所以我必须承担家务。他们评价我是非常善良、有礼貌、坚强的好女孩,但是有些时候比较笨拙,比如经常弄丢东西或者摔跤。
毕竟,你不再是家中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所以一定要学会独立和为别人着想。在家中要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把房屋最好收拾干净,进别人的房间前必须敲门征求别人的同意,深夜时最好保持安静,如果有误会一定要去解释。规矩我不一一列举,总之就是一点:你要长大,要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学会相处。
学生感想—关于学校
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同学老师们的金发碧眼、相互交流时说出口的英语、午饭时送入口中的三明治, 无一不提醒着你不是他们的一员。尤其是我,身边没有一个中国闺蜜。尽管美国同学老师们都很友好,但是难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虽然美国人对你都很友好,但是因为文化差异,你会很难真正地融入他们。美国学校的体制跟中国学校完全不一样,有些时候也会让中国学生难以适应。
我在愉快谷上高三,美国的课堂是走班制的,你需要记住每个时间段该上什么课、在哪里上,这是需要颇费一番功夫的。那么在学校在课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且听我细细道来:
1.主动和同学和老师交流
放心,美国人是很友好大方的。他们孩子气、幽默而直爽,但有些时候也会做些让我们毁三观的事情。比如在我的美国文学课上,因为老师允许我们上课吃东西,结果第一节课上,一位仁兄在课上毫无形象的大嚼炸鸡,把离他不远的我熏得七荤八素。不过正因如此,我对这位仁兄印象深刻,以后还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不过这是后话了。
身在异国他乡,初到美国课堂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听不懂老师讲课,也看不懂老师的笔记,甚至不会做作业。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向同学们求助的绝好机会,下课后,向同学们要笔记和寻求帮助,或者是在office hour的时候请教老师,这些都是增进友谊和搞好关系的好方法。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和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的。在美国,教师的权力是相当大的,可以说你所修的课是否能pass,生杀大权还是在老师手中。
说起搞好关系,本人就占了个相当大的便宜。在美国文学课上,我只是在课前无意之中和老师闲聊了几句,聊的话题无非是美国与中国的不同,老师夸赞我的英语相当流利,还特意在课上给了我时间让我分享了我的录像,和同学们做了文化交流。到现在我还相当感谢这位老师,因为那次交流,我几乎认识了全班同学,从此,几乎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友好地向我打招呼和微笑,我也从刚开始的僵硬变得自然。美国人喜欢见面微笑,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微笑让双方感觉都非常nice,仅此而已。
所以记住,到美国之后不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中国小圈子中,也要主动和外界交流。因为文化差异,误解是难免的,但是应该平和地去解释。我的一位中国同学初到世界历史课堂,因为整个世界历史课堂上只有他一个中国人,他也不爱和别人交流,结果导致了他刚开始就是单纯地“上课”而已。几节课后,有一个美国同学尝试着跟他说了话。可能开的玩笑有些误解,或者是因为文化原因让中国人不爽,我的同学跟他大吵了起来,到最后还是老师拉开的,结果整个课上没有人再敢跟他说话了。这位同学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要冲动。产生误会可能不是你的错,但是这么自我就是不对了。
2.保证出勤率和作业上交
在美国,老师是相当重视出勤的。因为美国评分制度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一个课堂的总分数是作业上交情况、随堂测验和单元测试总分、期末考试总分、出勤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换句话说,如果你不上课的话,即使你最后的考试拿了100分,你依旧有可能得F。
但是因为独身一人到了美国,远在中国的家长没有办法再管我们;并且美国的寄宿家庭也因为文化原因,不会对我们自己的事情随意干涉。所以很多学生开始“放羊”,但是要记住,“羊”可以放一小段时间,但是放够了之后一定要收回心。
关于作业,额外提醒一下,有些美国教师更喜欢把作业留在网上,并不像中国传统那样写在黑板上。所以以防万一,下课后最好询问一下老师作业是什么。关于作业方面,“血的教训”不是一般的多的。曾有一位同学,他一直认为在一门课上没有作业,结果学期末成绩得了F,原因就是没有交过一次作业。
在美国,学习并不比在中国轻松,除了期末考试和平日的作业之外,还有很多quiz和test,如果你想得到A或者B的成绩,最好在放学后多看看书。美国学校通常放学很早,剩余的时间全由你自己支配。但是怎么支配,就是各位同学自己的选择了。
3.选课要量力而行
这点相当相当重要,因为在上课之前,每个人都会有特定的顾问帮助你选课,因为高三除了美国政府、历史(由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可以选择)、文学(有世界文学和美国文学可以选择)、数学(有微积分和三角学可以选择)之外,其余的课完全是兴趣课。我的建议是,怎么容易过怎么选,因为毕竟你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必修课上,所以不要给自己下太大的套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到了美国后,为了继续发挥学霸精神,本人给自己选了两门特别难的课:大学生物和日语。尤其是大学生物,因为语言问题,每次考试都得不到好成绩,总成绩总是在及格边缘徘徊,弄得心情非常不好不说,还导致了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生物上来,即便这样也只能保证它刚及格而已。
另外,即使是相同的科目,不同的老师也有着不同的讲课风格和评分标准。有的老师虽然名声不错,但是只适合给本地学生讲课,对于我们这些语言能力还有所欠缺的国际生而言并不适合。
原先的政府课上,我的那位老师言语幽默,而且经常给同学们放录像(无字幕版,看起来很累),为此还颇受同学欢迎。但是在他的课上我听不懂他讲课,看不懂他的录像,考试总是成绩很差。而且最让我无语的是,他从来不在网上更新我们的成绩,所以在网上查找,根本不知道哪个作业没有交,哪次没有考好。最后我忍无可忍换了课,新的老师虽然作业很多,人气没有原先的老师高,但是我的日子还是好过了不少。
选完课后,通常有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用来适应。记住,如果实在无法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或者是课程难度,别犹豫赶紧换课!
4.敏感的话题不要随便谈论
美国是个移民大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所以说在校园里看到什么样的人都不奇怪。因为民族多样化,所以美国远比其他国家要来得宽容。在美国宪法中,第一修正案就是演讲自由、宗教自由和新闻自由,但是这份自由也是有限制的。在美国,种族和宗教都是相当敏感的话题,所以千万不要表露出对某个种族或者是对某个宗教的偏见,否则下场会相当惨!还有就是性取向问题,美国是同性恋大国,在很多州同性恋婚姻是合法的,所以即使你不是gay或者les,也千万不要表露出对他们的厌恶。
在美国校园中,恋爱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公立学校,随处可见亲吻的男女,甚至有的女生还会大着肚子来学校上课。而有些公立学校,到了夏天,很多女生都会穿低胸的的衣服和超短裤,男生一般还是穿短袖和肥腿大短裤。我所处的地区因为是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少雨,所以在学校即便是冬天,很多男生照样每天穿大短裤,“美丽冻人”的情景也是不少。但是提醒大家:那个时候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还是多添置些衣服比较好,毕竟你不是抗冻的美国人。
最后,最重要的,千万千万不要问别人的隐私。比如体重、年龄、宗教、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等,随意打探会引起美国人的反感。对待美国人不要巴结讨好,要友好礼貌,但更要不卑不亢。
5.入乡随俗,耐得住寂寞
这是美国,不是中国。即使美国人对你很友好,但是因为文化差异,所以与他们的友谊远没有中国人来得长远和可靠,所以你难免会寂寞。寂寞的时候,要找些方法来排解一下小小的负面情绪,比如看看书、玩玩电脑游戏这一类的,或者是在晚上微信一个中国好友吐槽一下美国人,都是很简单有效的排解方法。
总之就是,寂寞的时候,可以找些事情转移注意力。不要积攒,到最后很有可能火山爆发。
到了美国后,各位一定要每天都满满的正能量哦,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要淡定,神马都是浮云哦~~
学生感想——一些小贴士
接下来就是一些注意事项了,在此奉上独一无二的温馨小贴士:
1.同学们如果牙齿有问题的话,最好在国内就治好,因为在美国牙医贵得让人咂舌。在我家中,一次检查都要800美元,这对我而言,这800美元乘以六,都不知道能买多少书了。
2.带上转换器。美国的供给电压只有110V,而且插孔都是两孔的,所以一定要带转换器,如果不想在那里额外花钱买电脑的话。
3.最好带一个保温瓶。美国食物基本上什么都是凉的,牛奶是凉的,鸡蛋是凉的,面包是凉的,只有咖啡是热的。如果亲们不想喝坏肚子的话一定要带保温瓶啊。不得不承认,来到美国后食物一直是很让我困扰的问题,亲们最好学几门中国菜,要不然就得委屈我们自己的胃了
4.多带文具!美国的文具相当昂贵,六支笔就将近10美元。而且在美国校园中,最好准备一个大号活页夹和活页纸若干,这是美国人学生通常的“笔记本”,不过确实是实用。
5.到了美国之后,最好不要生病。在美利坚,除了你被抬进去,其他的基本上都需要预约,而且私人医生非常昂贵,药品也非常昂贵。
6.到美国后,最好在本地买一个手机,以便和家人同学沟通。美国的手机非常便宜,但是话费偏贵。举个例子,我在美国买的苹果4s本身并不昂贵,但是最便宜的话费套餐也需要45美元一个月。因为在美国流量很昂贵,但是发短信和通话却是非常便宜的。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套餐,不一样的只是流量的供给,而发短信和通话都是不限制的。
7.去美国的时候,不要带过多的衣服,最好在当地买。美国的衣服非常便宜而且材质非常好,一般是十几美元一件,而且退货也很方便。
8.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不要受到诱惑。在美国很多州枪支和大麻是合法的,而且美国是世界上凶杀案最多的国家,尤其是女孩子,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出去的话也最好找几个男孩结伴而行。身上最好带20美元,如果碰到别人抢劫,马上给钱,因为自己的性命是最重要的。还有不要随便抽别人递给你的烟卷,因为里面可能含有大麻。
9.在感恩节前后,有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五”,那天商场里的商品都会大促销,对于我们而言是购物的好机会。我在科罗拉多州的时候,正好赶上黑色星期五,香水都便宜到买三赠三的地步,我买了一个coach的手提包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只花了166美元。有圣诞节的时候,所有的商店也会大减价,购物发烧友们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10.回国机票最好几个月前就订好,这样更加便宜。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实习生大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