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为何家长热衷外教?原来他们有这样的特点

新浪博客

关注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原标题:我所知道的国际学校的种种:那些洋人们

真正的国际学校,洋人老师占绝大多数。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中,“崇洋媚外”是被唾弃的一种人生态度。以前没有怎么接触老外的时候,反正对于“崇洋媚外”也没什么概念。从小到大,看到的外国人也就是英语课本上的Lucy、Lily之类的,而跟这些Lucy、Lily对话的,也不过是Li Lei,Han Meimei,总之不是我;大学接触过的也就是韩国人日本人居多,毕业之后接触的新加坡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和我们心目中的洋人好像都不是一个概念。金头发、蓝眼睛、高鼻梁,是我们这些从小没见过世面的人心目中的洋人概念。

上个礼拜教学生一个词语“老外”。我告诉学生,中国人称呼foreigner为“外国人”“洋人”或者“老外”。学生说,为什么是“老”old?我当时也是愣了一下,对啊,为什么是“老外”而不是“新外”?我想了想告诉学生,中国人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喜欢给一些称呼起一些Nickname,比如,“爸爸”“妈妈“叫”老爸“”老妈“,”姐姐“”哥哥“叫”老姐“”老哥“,”老公“”妻子“叫做”老公“”老婆“……这可能是一种称呼的亲昵化的表现吧。纯粹个人见解。

因为没有见过洋人的真面目,所以才会有所谓”崇洋媚外“;见过了,基本上也就见怪不怪了。

”崇洋媚外“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也是亚洲其他国家很多人的想法。因为我们的国家不发达,难免羡慕新闻和课本上那些看似生活在”天堂“中的欧洲人美国人大洋洲人。我们学校的大部分菲律宾老师和印尼老师,都对欧美人存有幻想;巴厘岛又是一个洋人冲浪的天堂,难免造就数量庞大的洋男人和印尼女人搭配的情侣夫妻,当然,老夫少妻居多;也造就了数量不小的洋女人和印尼男人搭配的情侣夫妻,当然,看上去也是老妻少夫居多。

不知道为什么,这三年看了三拨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来来去去,总觉得这些洋人老师没那么靠谱。我们学校有菲律宾老师只喜欢跟这些洋人打交道,于是洋人爱把这些菲律宾老师当办公室的女佣。

到了这个时候,我很感激亲爱的祖国给予我的教育——”崇洋媚外“要不得,于是,这种心态至少让我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洋人们。

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绝对分开,这种状态其实应该是积极的,所以,我们学校的洋人们很少有愿意在下班之后还贡献自己的时间给学校和学生的,他们也不喜欢在下班或者周末接到学校的电话,他们会在上班的时候处理完所有事情(当然,处理得好不好,那是另一码事),绝对不要影响到他们的私人生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也是好事。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洋人们在亚洲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他们来自发达国家,他们是English native Speaker,而亚洲的国际学校数量越来越庞大,于是他们有和雇主谈判的筹码。这是他们的优势,我无话可说。

另外,洋人们的侃侃而谈和随性,对于他们的教学有时候也是有助益的,他们比较容易和学生们玩到一起,和学生们谈到一起,比较容易和学生成为朋友。这些,是我们很多亚洲老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洋人们也和传说中的有一点很像,他们非常直接,不喜欢委婉,所以,他们有任何的抱怨和意见,都会脱口而出,这种“直截了当”,便于沟通,也容易惹麻烦;洋人们有时候会因为直白和同事吵架,有时候结下梁子,有时候也很容易和好如初。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大部分童心未泯。

洋人老师们比较擅长做两种事情,“说话”——比如说做个主持人调动气氛,这一点对好多洋人来说好适合;“组织”——这一点因人而异,有人擅长,有人做不好。

洋人们最不擅长的事情,“说完之后做事”,这对很多洋人是件难事儿。大部分洋人喜欢当老板指挥,指手画脚,不过,千万别指望他们真的干活。

基本上,对于洋人们,我持保留态度。绝大部分我接触过的洋人们,侃侃而谈,但是能够做到他们谈论事情的人,占很小很小一部分。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做比说重要“,所以,我对于那些”光说不练“的洋人们,并不感冒。也可能,巴厘岛又是一个冲浪度假的胜地,来这边的洋人们整体素质并不高。

本文转载自《米米胖》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艳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