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不等于快乐教育 国际学校实则一点也不轻松

新浪博客
(原标题:国际学校是另一种教育抢跑)
国际学校成为家长们的热门选择,而这背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却并没有因为接受国际教育而淡化,在中国传统的学校,家长们嫌弃老师管的太严,如今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家长们又纷纷吐槽国际学校管的太松,于是在孩子“加课”成为常态,只是所加的课程从原来的数理化变成看今天的钢琴、舞蹈和棒球。只要全球中产集体无意识的焦虑不减,国际学校的“负担”也很难减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国际学校越来越抢手,国际学校的要求比国内中学更高。王菲和杨千嬅甚至为了让孩子都国际学校而走后门,赵薇为女儿小四月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在香港买豪宅。国际学校能力上的要求更具体、更细化,造成“严进严出”的教育形态。国际学校的孩子被一再神化,王诗龄用英语解说数学题,黄多多参加巴黎走秀、为电影配音,威廉弟弟英语专八水平……这一串的优秀案例让很多家长坚信:国际学校就是最好的!
大家普遍认为的最好的教育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国际学校的学习绝对不轻松,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量都不小,还有大量的课外公益活动。而且,国际学校的课程难度在初三以后会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
IB的语文课要求学生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某一篇小说通读后做深入的小说赏析的研究;历史课让学生对苏联十月革命谈谈自己的看法;双语教学的物理、化学太难学,于是去国内的培训学校按照体制内的方式补习是常事……
身处国际学校,“负担”是多方面的。
升学的压力与日俱增。IB、A-Level、AP等课程最终的落脚点是英美大学的录取,“英国高考”、“美国高考”也是国际学校课程最重要的节点。不做好准备,“刷分”也最困难。
国外大学录取标准相对多元化,更看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个人发展意识。丰富的课外活动、有计划的公益活动,对学生进入大学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都要体现在申请大学所需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上,学生们为了理想的大学不得不努力学习和参加活动,活动参加的不够多的学生自然要挖空心思做起了“表面文章”,不过这种表面文章也是很花时间和金钱的。
国外的学习对英语英语写作的要求非常高,在国内英语口语、听力比较熟练的中国学生,还要经历英语学术写作的考验,这是比高中“上台阶”更困难的另一个“台阶”。
你说国际学校的孩子更优秀,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在进行教育的另一种抢跑?让小学生学习多门语言,英语要说的很溜,琴棋书画信手拈来,以前的学生迎合高考,现在的学生迎合国外学校招生官,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多少孩子读的是表面轻松的“国际学校”实则竞争激烈的“应试教育”。在抢跑的路上,光有钱已经无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孩子自己努力才能赢在终点。你家的孩子具备这些因素吗?
想了解更多国际教育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不容错过!3月-5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成都六地联动!国内百所国际学校的盛宴,众多顶尖海外名校鼎力加盟!一对一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来扫码报名吧!

本文转载自《教育咖》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生:刘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