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学生申请美国名校 这些秘诀你需要知道

新浪博客

关注

(原标题:中国学生能征服美国顶尖大学的秘诀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软实力”这个词,那么什么是软实力呢?

所谓“软实力”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美国大学招生官希望通过学生在申请材料中展现的一些经历看到学生的个性、品质和闪光点。综合而言,除了课业成绩,美国大学更看重学生的个性和社会责任心。

个性

千篇一律并不能万无一失,做自己才能收获青睐。

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招生部副主任凯文·霍斯特勒在接受“美国之音”(VOA)电台网站采访时,对中国学生给出了建议:“个人陈述文章是关于你个人的,应该坦率和直接地表达自我和感受。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不必遵循既定的写作套路。”

曾任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高级招生官的罗伯托·诺亚对《新西兰先驱报》表达了相似观点。“不要看他要什么,而要看你有什么。忘掉招生官想让你怎么做、想让你说什么,他们几乎看重每一种积极的品质,只要这种品质属于你。”

诺亚建议,与其盲目迷信“招生官最想要的”,不如认真思考自己到底有怎样的品质。一篇个人陈述中,最有效的内容往往是那些传达“个人最重要品质”的部分,这些部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招生官是否欣赏你。

诺亚说,招生官更期待看到“特别的故事”,而非千篇一律的“我喜欢这个专业,我有技能和背景,所以我申请”。哪怕只是小小的亮点和新意,也足以让招生官在成千上万份个人陈述中选择你。

卡内基·梅隆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格雷格·埃德尔曼对VOA举了一个例子。“我最喜欢的一篇文书是,有个学生决定和朋友试试更具冒险性的事,所以走到外面,在嘴里放了一个高尔夫球,想让朋友把球从他嘴里打出来。结局是惨不忍睹的:朋友用高尔夫球棒打到了他的鼻子,他进了急诊室。”

埃德尔曼说:“故事写得很好,我们也了解到这个学生的性格,他无聊到了这个地步,以至于愿意让朋友击打他含在嘴里的高尔夫球!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如果这个年轻人被一万名学生围绕着,有机会参加学校200多个俱乐部和社团,我们相信他会是校园的活跃分子……这正是我们寻找的,我们看到了他的个性。”

社会责任感

美国学校从小就培养孩子“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鼓励学生去做社区服务,让孩子们意识到看似有些事离我们很远,但其实自己与这个世界已经存在的紧密的关系,而这也正是美国大学看重的。

有一些大学的文书题目就是在衡量你的责任感。比如:“请阐述你对于他人最有益的贡献是什么?期间所遇到的挑战和回报?”等等。

由此看出,名校欣赏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一枝独秀,而是更加在乎学生是否应用出色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去推动一个团队群体的进步。

领导力

名校真正想要招收和培养的,是具有领袖潜质的学生,在未来发挥领袖才能,造福社会和周围的人群。

耶鲁大学说;“We are looking for students we can help to become the leaders of their generation in whatever they wish to pursue。” (我们寻找的是我们可以帮助其,在某个领域成为这一代人的先锋和领袖)。

美国文化崇尚团队合作,一个人要么当队长,要么当队员,总之要在一个群体当中;而离群索居、只顾独自积累知识的人则会被人认为非常自私。

美国大学认为,即使是在一个学术机构当中,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光会学习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便是领导力的具体体现及结果。

心理健康

除成绩外,名校更看重学生的抗挫折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从最近频频曝出的中国高材生自杀的新闻,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弱,普遍导致心理失衡,焦虑。学校最注重的是安全第一!学校最怕的当然是学生在校期间非正常死亡,非正常受伤。

所以说,抗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经常能在文书中看到这样的题目:

阐述你曾经的失败经历,你是如何应对的?

你是如何从失败中学到经验教训以帮助未来可能的成功?

作为一个青少年,你觉得最好的一部分是什么?最艰难的一部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名校对于申请者抗挫折能力,心态甚至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

名校眼中的中国孩子,事实上已经默默地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数理好,聪明,有才,内向,矛盾……如何能够颠覆名校招生人员的心理定势,那就要从所有的申请材料文章中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从他们的经历中看到他们强大的独立的内心。

最后提醒大家,软实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过程的积累,因此我们想申请美国大学需要提前规划。

想了解更多国际教育动态?新浪2019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不容错过!3月-5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成都六地联动!国内百所国际学校的盛宴,众多顶尖海外名校鼎力加盟!一对一现场咨询、面试!还等什么?快来扫码报名吧!

本文转载自《西奈山国际教育EDU》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生:刘晓娅

加载中...